“再则,现在派人回去报信,一来一回,至少要耽搁半个时辰。就算是这么大的雾,但我们这几百人的动静,也不敢保证一点动静都不发出。”
“万一被突厥斥候察觉,以定襄城已经驻扎在城外的数万突厥大军,顷刻间就能将我们这五百人围得水泄不通!\"
“到时候,别说我们插翅难飞,就连殿下他们也会被拖入险境!\"
唐俊悟的声音陡然转冷,眼中寒光乍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这漫天风雪就是最好的掩护,突厥人大多数人都在美梦当中,绝对想不到我们敢发动袭击!\"
不得不说,唐俊悟跟在李恪后面,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最起码在阵前动员,鼓舞人心方面,已经得到了李恪的真传。
要知道,当年在勾注山上,李恪孤身一人,靠着一张嘴,可是足足忽悠了数千人,跟着他去打突厥......
其实,就在唐俊悟提及忽伦初入燕王麾下,问忽伦要不要跟着他去定襄城,博一个封侯拜相的前程时。
忽伦就被唐俊悟成功说服了。
呼吸急促的他,眼中燃起了熊熊地野心之火。
而一旁的唐俊悟还担心说服力不够,又将局势利弊细细剖析了一篇。
要不是,忽伦觉得贸然打断唐俊悟的发言太过失礼,他早就按捺不住要冲出去了。
见到唐俊悟好不容易停下,他猛地抽出弯刀,刀锋在风雪中铮鸣。
\"唐将军,我突厥儿郎从不知'怕'字怎么写!今日就让我用颉利可汗,作为向燕王献上的投名状!\"
唐俊悟没想到忽伦还知道投名状,闻言仰天长笑起来,笑声中透着一股决绝。
\"好!忽伦埃斤果然够胆,今日过后,若是不死,你这个朋友,我唐俊悟交定了。”
说话间,唐俊悟缓缓拔出横刀,刀锋在风雪中铮鸣,他信心十足地看了一眼忽伦。
\"放心吧!就算是五百精锐对十万大军又如何?当年霍去病八百骑就能横扫漠北!我们这些人,也定能再立奇功。”
“传令下去,卸下所有不必要的装备,所有的干粮也不要了,只带兵刃弓箭!大家只管杀,记住动静弄得越大越好!\"
唐俊悟说着,率先解下腰间的水壶和干粮,他用力扯下披风,任由寒风灌入铠甲。
\"记住,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颉利的金帐!沿途遇到任何突厥人,不必纠缠,直接冲过去!\"
忽伦眼中凶光更盛,他三两下就卸掉了所有累赘。
\"唐将军,我熟悉突厥营地,我来开路!让这群突厥崽子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好!”
唐俊悟也没有耗费时间与忽伦谦让,直接答应了忽伦的请求。
而听到唐俊悟的命令,五百铁骑无声地抽出兵刃,在浓雾中列成锋矢阵型。
下一刻,唐俊悟高举横刀,刀尖直指定襄城方向:\"弟兄们,随我杀入敌营,生擒颉利!让这漫天风雪,见证我们的不世之功!杀...\"
“杀!”
“杀!”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声从唐俊悟的嘴喊出,
唐俊悟一马当先冲入了风雪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今日,要么名垂青史,要么埋骨黄沙!
喊杀声骤然撕裂夜空,五百铁骑如猛虎下山般冲向突厥大营。
距离目标大约三十步时,终于也是有守卫发现了这支突袭部队。
他语气不善地用突厥语高声喝道:\"站住!什么人!\"
还不等他反应,只听见“嗖”的一声,就被燕王卫用弩箭精准射倒。
\"杀——!\"
唐俊悟一声令下,五百铁骑如猛虎下山,一边纵火,一边绕过那些营帐,朝着定襄城而去。
......
一时之间,箭矢破空声、战马嘶鸣声、喊杀声撕破沉静的夜空。
\"唐军来袭!唐军来袭!\"突厥营地顿时大乱。
饮下无数美酒,又与两位胡姬缠绵至深夜的颉利可汗,此刻正裹着貂裘在金帐内酣睡。
突然就被一阵推搡仓皇摇醒:\"可汗!唐军杀来了!\"
\"放屁!\"颉利大怒,\"这等天气唐军怎么可能杀来...\"
等到做起身子的他,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喊杀声,他才猛然惊醒,酒意瞬间化作冷汗浸透后背。
“大王怎么回事?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吗?”
这时候的颉利可汗哪还有心思理会胡姬娇弱的问询,他一脚踹开身侧美人,抓起榻边弯刀,靴底重重踩碎滚落的夜光杯。
一个箭步冲出帐外的他,却只见到整座王庭都陷入了一片火海,到处都是砍杀声和哀嚎声。
看到这样一副场景,颉利可汗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唐军真的杀来了,若不是倾国之力袭来,王庭外驻扎的数万大军,怎么可能会败的这么快?
在颉利这些草原人眼中,中原王朝一直都是窝囊懦弱的形象,从来没人敢深入草原腹地与他们正面交锋。
可今夜这支唐军,竟敢在风雪之夜直取王庭!
所以,虽然眼前营地内的这支唐军人数不多。
但在他看来,肯定还有大批主力部队就在,这支先锋军的身后。
\"快!备马!\"
颉利可汗声嘶力竭地吼道,声音都变了调。
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逃”,逃得越远越好!
......
若是要是没有一点担心,那显然是欺骗别人,也是骗自己。
在大雪迷雾中,李恪率领两千五百的主力部队,正在艰难前行。
风雪中,他们也在尽一切努力分辨着前方的路径。
李恪时不时勒住战马,侧耳细听风中是否有异样的声响。
此时的他,竟然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担忧。
即焦虑即便自己未卜先知,结果还是阴差阳错地没能找正确的进攻方向,白白浪费了这个从李靖手里 “偷” 来的突袭战机。
又担忧经此一役,不但没能打败铲除突厥,反而放跑了颉利可汗,让这个心腹大患继续为祸边疆。
到时,又有不知道多少大唐边疆百姓,会因为自己这一时的决策失误而家破人亡。
一时间,李恪也有些心绪难平。
\"殿下!\"小二来福突然指着前方,\"火光!\"
就在李恪陷入迷茫之际,小二来福的声音,突然划破风雪,将他拉回现实。
李恪猛地抬头,只见远处风雪迷雾中,突然闪现跳动的火光。
那火光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却伴随着李恪他们的靠近,越发地清晰刺目。
呼啸的北风卷来零星的喊杀声,李恪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李恪眼中精光暴涨。
因为那火光照亮的不仅是方向,更是他赌上身家性命的豪赌结局。
他嘴角上微扬,脸上的微笑越来越多,到最后演变成肆意的大笑。
\"哈哈哈...唐俊悟他成了!\"笑声混着风雪直冲云霄。
......
建功立业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凌云壮志,也是热血男儿心中的赤诚追求。
从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豪言,到岳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的壮怀。
无数仁人志士,将个人抱负融入时代的使命当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起耀眼的浪花。
当然,这些对一些大头兵来说,并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也没有青史留名的野心。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和赏赐。
盼望着多杀几个敌人,多攒些军功,便能将家里的生活过得宽裕些。
妻子和孩子身上破旧的棉衣,换成厚实的新袄。
生病的老母亲抓药也不必再赊账,隔三差五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不再眼巴巴望着地主家的灶台。
再加上对于军功的嘉奖,燕王卫比起大唐府兵的高出的可不是一点点。
曾有边军骑卒王二郎,在一次突袭中斩得三敌首,不仅替寡母赎了身契,还在幽州置下三间瓦房。
这在 “府兵三分田,七分自耕” 的大唐府兵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奢望。
这番简单直接的激励,也让燕军在苦寒之地屡破强敌。
比起青史留名的虚华,燕王治下 实实在在的许诺,才是他们在霜夜里握紧刀柄的全部理由。
所以,在远处跳动的火光出现的那一刻。
其实,最激动的不是李恪,而是那些攥紧马缰的燕军士卒。
就算寒风卷着雪粒打在冻裂的面颊上,也磨不平他们双眼中熊熊燃烧的战意!
就连跟李恪身边的辛撩儿,也是猛的一牵战马的缰绳,来到李恪的身边,兴奋地说道。
“殿下,唐将军已经发现颉利可汗的营地所在,我们快杀过去吧?”
很显然,眼见先登之功已经被唐俊悟抢了先机,就算是一向稳重的辛撩儿也有些着急了!
只是,尽管李恪见唐俊悟成功找到定襄城的位置,从而卸下了心里的重担。
但他也没有,被一时的情绪冲击到理智!
若是他没有记错,在历史中,在颉利发现李靖率领骑兵袭击了他的牙帐之后!
便抛下所有人,带着能够集结起来的少部分骑兵和亲兵朝着碛口奔逃。
唐俊悟所率领的骑兵,只有五百人。
支援的话,肯定是要支援的,如果不进一步将局势彻底搅乱的话。
万一这里的突厥人察觉到不对劲,缓过劲来,以他们这点兵力,怕不是要被反客为主,被生吞活剥。
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颉利可汗像历史上一样,逃跑了一路,最后被跟上来的其他征讨大军给捡了便宜。
李恪摩挲着腰间玉佩,冰凉触感让思绪愈发清晰。
突厥骑兵机动性极强,碛口地势狭小利于奔逃,同时利于设伏。
想到这里,他扬手止住辛撩儿催促。
“辛撩儿,你率八百轻骑绕过定襄城,在碛口设伏,颉利可汗此人生性多疑,这么多年的权利生涯导致他如今也胆小怕死,本王料定他,见到唐俊悟的突袭,定然以为是李靖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肯定会逃跑。”
听到在碛口可以活捉颉利可汗,辛撩儿脸上全是兴奋之色。
原本以为这次先登之功,已经被唐俊悟这好运气的夺走。
自己也只剩下弄点残羹剩饭,打打边鼓。
没想到殿下竟给自己指了这么一条,立下不世奇功的明路!
若是一般人,说出这种前面还在打仗,看情形,打的还非常激烈。
就算是突袭成功,有着数万突厥大军保护的颉利可汗,说逃跑的话。
辛撩儿肯定会觉得对方是在说梦话。
可眼前这位可是算无遗策的燕王李恪,他凭数次预言成功,一些明明是怎么看都打不赢的仗,却总能被他打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胜绩。
说动数千人共抗突厥,以一群就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山贼土匪,打得突厥丢盔卸甲。
辛撩儿眼中精光暴涨,手中长枪在雪夜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末将必生擒颉利老贼,献于殿下马前!\"
说完便欲转身去点兵,这时李恪却再次沉声叮嘱道。
\"记住,放他入谷再收网。颉利此獠狡猾如狐,切莫过早暴露打草惊蛇。\"
\"末将明白!\"
辛撩儿重重点头,一挥手,八百铁骑如幽灵般消失在风雪之中。
等到辛撩儿走后,李恪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神色冷峻而沉稳。
他驱动战马拖枪而行,枪刃上的寒光映照着跳动的火光。
随着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李恪手中的长枪渐渐扬起,枪尖直指定襄城。
他身后的两千铁骑如同出鞘的利剑,在风雪中列成攻击阵型。
\"全军出击!\"李恪的声音穿透风雪,\"记住,多放火,看到突厥人聚集起来就给我杀散他们,我们人少,千万不要给他们重整旗鼓的机会!”
“我们要让颉利以为面对的是十万大军!”
\"杀!杀!杀!\"
话音未落,两千铁骑轰然应诺,顿时马蹄声如雷,扬起的雪雾在月光下翻涌如浪。
李恪手中长枪猛然挥下,率先冲入突厥营地外围,枪尖划过营帐的刹那,砸到外面的火盆。
火星迸射而出,瞬间点燃毡布,火舌 “腾” 地窜起,将漆黑的夜幕撕开道道猩红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