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6章 幽州之变(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幽州是一定要去的,这没什么好纠结。

问题是怎么去。

郑守义给小屠子递个眼色,让他去把外面等候的人都叫进来。

目光在大侄子身上转了几转,郑大帅狠狠心道:“你先去外头等着。”又给次子把个眼神,让把人请出去。

不片刻,堂中坐满了一圈人。

张顺举、刘栋、郭靖、张全四个老弟兄撮了一堆。年纪都不小了,也都是振武军节度使这一亩三分地里的要员。

大舅哥张顺举是节度副大使,事实上的镇中第二人,老黑不在就是他看家。

刘栋刘老板是节度府司马,负责搞钱搞粮搞生产,兼管各种参谋长工作。

郭靖郭屠子交卸了毅勇都,如今主要忙活振武军的教练军。对的,振武军也要搞个教练军,操练新兵与基层军官,郭大侠就是都教练使。

张家老伙计张全现任踏山都指挥使,也就是接手了张顺举的老队伍。舅哥的儿子如今也在军中,正跟着张全学习。张全之后,踏山都就要传承到他手里。

武大郎、卢八哥、郑守信、史十三这又是一堆。

武大郎武植,这是侄女婿,与郑守信郑老五一正一副,管着老郑的亲军万胜营,构成了郑大帅的安全底裤。

不,是安全兜裆。

卢八哥的忠武都,十三郎的银鞍都,也都是毅勇军的骨干。

陪末还坐着别都鲁、速合这两个胡儿。忠勇都的一千二百骑同样是军中重要战力,各种脏活累活离了他们可是很受影响。

除开这些武夫,狗头军师张泽端端正正坐在堂上,等着郑大帅开讲。当然,张书记懂事,寻了个空档待着,没凑在老黑身边招人眼。

郑守义的俩儿子在门口窗沿转来转去,防止有人偷听。

还有几个心腹因为种种原因不在,待众人坐稳,郑守义开腔道:“年初,李帅在柏乡受伤,此事军中尽知。原以为伤情不重,却不料近日有所反复。

幽州遣使来,令我尽快返回,料想不容乐观。

我意已决,明日动身,邀诸位过来是安顿一下镇中事务。”

说话的同时,郑大帅就在仔细观察堂中诸人反应。话题过于敏感,这是郑守义首次跟心腹们讨论,但是显然人人都不意外,表情都很平静。

只是,在平静的目光下,也都似乎隐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采。

都是修炼成精的老武夫老妖怪,都知道现在这个局面是有机有危。究竟是水涨船高更进一步,还是被大浪拍死在沙滩上,全看弟兄们的表现了。

人人都有计较,但唯有两个草原兄弟最虎。别都鲁和速合都是草原里做头人出身,十分明白这种机遇的意义。

在草原,每每到了换大哥的环节,兄弟们的机会就来了。

两条丧家狗,混到如今能在卢龙的大事里有一席之地,神情都比较兴奋。感觉老郑一声令下,这哥俩就准备提刀子杀进幽州去了。

嘿嘿,在草原,这时候没啥好说,全凭刀子讲话。

张书记等郑大帅开了头,便道:“郑帅带多少人去?”

郑守义道:“万胜营随我过去即可。”李老三没说让他带兵不带兵,但是完全不带肯定不行,带多了也不行。这个安排,是郑守义认真分析后的结论。

卢八哥忙道:“人少。”经过了李匡威翻车、郑守仁身死,卢将军可不想亲家老郑有个意外。他年纪不小,赶不及三次创业了。

郑二眼皮一翻,道:“干嘛,攻城么?”

卢八道:“那,那也要多带些人,好歹让忠武都跟着。”

郑守义态度却很坚决,道:“你懂个屁。”起身转了两转,双手叉腰,俯瞰着堂中众人,道,“在座诸位皆我干将。明人不说暗话,此去幽州如何,不在郑某身边有几多人,全看你等在朔州是否稳当。”

这个安排,不是郑守义临时起意,也不是他自傲自大,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论。除非自己扯旗造反,否则带一千人和带一万人都是一样。因为幽州城肯定进不去,进城,他只有一百卫队可以跟着。

虽然有种种蹊跷,但现在毕竟不能确定幽州现状。

万一是大李子试探爷爷呢?

众将闻言,也都能明白此中关键。遂叉手道:“全凭大帅吩咐。”

郑守义起手将小屠子拉到身边坐下,心中满是挣扎,最后下了决心指着儿子道:“我离镇后,诸事皆由张副使决断,诸位各司其职,务使镇中稳妥。

若某遇不测,则由郑礼袭位,诸位以为如何?”

尽管郑守义感觉不至于真要送命,也希望不至于,但事到临头,有些安排必须得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了准备,未必有事。不做准备,则是多半有事。为长子接位做好准备,就是必须做的一项安排。

回来路上,郑老二也想得明白,别光顾着看老李家的事,他老郑家也得搞妥当,可别自己前脚去,后脚朔州就乱起,那可丢人丢大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可是,这么做也就意味着,假如有人故意要害他郑某人,嘶……

郑大帅悄悄晃晃脑袋,知子莫如父,应该不至于。

张某人也不至于为了外甥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吧?

卢八是小屠子的老丈杆子,明白老郑这是正式安排女婿接位,立刻就把陪老黑去幽州的想法丢到了九霄云外,准备出声支持一下。话要出口,又想自己这个身份不该跳得太高,生生忍住。

还是张铁匠率先向老郑行礼道:“大帅只管放心。”说着向小屠子拱拱手。

由他带头,卢八总算不用装了,紧忙跟进。

其余众人也都在郑二的注视下拜了小屠子。

至少看起来,事情就算妥了。

回想当初到山北不久,小屠子就来军中历练。这些年来,为了给儿子铺路,郑大帅也算是费尽心机。

如今,这该是说自己干得好呢,还是干得不好?

还行吧?

看今天这个局面,应该不会出事。

听酸丁讲古,说大唐历代传承总是一地鸡毛,郑守义还曾笑话老李家拎不清,总要闹得稀里哗啦。这些年他自以为做得不错,可是今天遇到事,眼看这帮老货都很支持小屠子的模样,老屠子心里又有点泛酸。

老子这是做得好呢?还是做得对呢?

还是爷爷给自己在挖坑呢?

花了好大的力气,郑某人才在心里压下这异样的感觉。

这一瞬间,郑守义顿时就悟了,感觉特别能够理解老李家的那些破事,能够理解了那些曾被他嘲笑的人。

有些事,不身临其境,真的很难体会。

耐着性子,郑守义强压着心中的异样感觉,又将自己走后镇中的安排与众人一一确认。无非是刘三管钱粮,张舅哥抓总,卢八等人稳定军心。

振武军继续在东城看好西大门,等老马匪回来,也在朔州蹲好。

别都鲁等几个则要管好部众,不要在这段时间生事。

总之,在郑大帅离镇的日子里,一切以稳为主。

但是,若有敢闹事的,则应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至于这个分寸嘛,就全靠老铁匠的经验了。

他是小屠子的亲舅舅,应该靠得住。

他妈的,这大舅哥能靠得住吧?

郑守义忍不住悄悄瞅了瞅这位老战友……

从他郑重其事的容色中,郑守义是啥也没看出来。

真是比打仗还让人心揪。

难,做大帅难呐!

……

不论愿意不愿意,事情就这样定下。

不论欢喜不欢喜,事情就只能如此。

但是到临行前,赶赴幽州的随从郑守义稍做了调整。除亲军万胜营陪行,他决定将毅勇都也一并带上,这就是二千余人,比原先的计划多了一倍。

你说多这三瓜俩枣有用没用?呵呵,反正好像这样一弄,郑守义忐忑的心就能够舒坦一点,踏实一点。

待天明,郑守义率军启程。

小屠子与老铁匠等陪出城近十里才回转,二千余骑就在秋风中东行。

九月二十六日中午前后。

郑守义的队伍抵达幽州城下。

此次陪行,武植武大郎仍是万胜营指挥,毅勇都主将则已经换了郑老三。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本来郭屠子年纪大了,该在朔州捣鼓振武军的教练军,但是这次老郭自告奋勇跟着过来,让郑守义心中感觉非常温暖。

除此之外,狗头军师张泽当然随行。

还有就是郑大帅的情报头子郑安。只不过安娃子最近面上没光,幽州出这么大事,他居然后知后觉没反应,被便宜爸爸狠踹了两脚。

真不是郑安不努力,实是年前做掉李小喜这把动作太大,他跟师空师父不得不低调做人,免得招祸。

负责带路的大侄子先行一步进城通报,郑大帅就慢慢悠悠往城下晃。

约摸还有个三五里,便已经有人迎出城来。打头一个也是老相识,不是别个,正是有日不见的秦光弼。

打眼观瞧,秦哥明显富态不少,面色看着十分红润。

郑二在秦光弼面前不敢拿班儿,率先下马行礼道:“岂敢有劳秦郎。”

秦光弼一把扯住老伙计,道:“跟我你装什么?”看看老黑身后乌泱泱的大军,打趣道,“带这些人马作甚?”

其实,郑守义已经让郑老三领着毅勇都留在北边几十里外的昌平城了,跟来的仅有亲兵千骑。只不过因为畜牲太多,一千骑的气势确实不小。

郑守义搔搔头,打岔道:“怎么是你?”

这一路,对于幽州的局面郑大帅有些猜测。

其实,也不难猜。

如果大李子没事,那就是试探自己。转一圈,表个忠心就打道回府了。

如果大李真有事,无非也就是叔侄相争。

这是老戏码,不稀奇。

作为辽王的姻亲,按郑守义揣测秦光弼显然应站李洵一边,与李老三就不该是一国的。现在秦光弼来见自己,说明什么?

大李没事,还是李老三已经完蛋了?

不是没有可能。据说淮南杨行密死前担心舅哥闹事,趁着还没咽气把舅哥诓进城弄死了。为保儿子上位,李大郎对李老三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他老李家兄弟阋墙的事干得少了?

可是,看看幽州如此平静,秦光弼也如此淡定,又不像呀。

据他所知,李老三的辅军可有不少就在城里。而且,以郑某人对李老三的了解,嘿嘿,别看他是个小白脸,但绝不是逆来顺受、坐以待毙的性子。

尤其最近细思这厮的作为,郑二都暗暗惊心,这老小子藏得好深。

总之,有人敢对他下手,李老三肯定要拼命。

闹起来,不可能这样平静!

秦光弼笑曰:“郑大帅驾到,我来迎一下,有何不妥么?”

郑守义反手捉了他的手腕,道:“哎,老秦,你我二十几年老兄弟了。你给我透个底,究竟怎么回事?”

本来老郑琢磨着,只要朔州大军稳当当,他在幽州就安如磐石。可是真的要进城也不免心里犯嘀咕,这是刀尖上跳舞,刀口上舔血啊。

说话间,眼神就往城头狠瞄,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看老秦耍花枪,郑二默默打定主意,老小子敢耍花样就拉他挡刀。

秦将军被扯着膀子,神情略顿了一瞬,也不知是否感受到了郑守义的紧张,也不知是否回想起当年老郑拿下单无敌、李存信的伟绩,展颜笑道:“你这老粗,瞎想什么?

照规矩办,让队伍往城南军营驻扎,你随我进城,侍卫至多百人。”说着,秦光弼轻轻握了老黑一把,表示让他放心。

郑守义看看前面巍峨的雄城,第一次感觉这城是如此难进。

但来也来了,不论龙潭虎穴都只能走一走看。

不好就这么扯着老秦,便松开手,只是郑守义的一手始终距离刀柄不远,随时准备拼命。

心里再将朔州的局面盘算,郑守义感觉应该出不了岔子。除非李大、李三疯了,否则不应该对他郑某人不利。终于把心一横,让大队去军营驻扎,自领了几个干将进城。

秦光弼陪着郑守义直接进入子城。

这里郑守义来过多次,那年新春,还在此看了李家兄弟放孔明灯。

印象中,那个孔明灯很大呐。

夜里喝大了酒,在城头上蹦蹦跳跳,李三郎没少跟他说胡话。

此时此刻,郑大帅只觉着这条路特别漫长。

心绪非常不宁,脖颈子发冷。

甭管他做了什么准备,进了子城,这就是进了人家的地盘,揉圆搓扁全在他人一念之间。他郑某人已经是那案板上的一条肉,这感觉极其糟糕。

极其糟糕。

兜兜转转,直接就被领进了一间偏殿。

午后的日光温暖和煦,映得屋内明亮柔顺。

李崇武在坐榻上,面前放着矮几,一手端着册子,一手拨弄着一盘珠子噼里啪啦。那是个黑色的“日”字形木框子,中间穿着许多排木珠子。李老三的手指有节奏地拨弄珠子,偶尔停下来看一看手里的册子,似乎在核对什么。

几个侍从立在周围,均双目看地,安安静静。

看秦光弼领着郑守义进来,李三郎放下手里的物件,下榻迎出来,牵着二人的手,将秦、郑两人引在左右坐下。

李老三身着素色麻布圆领便袍,裹着黑色幞头。

李老三在这里,那么,李大郎呢?

郑守义与李老三也有日不见,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又依稀有些不同。

落了座,场面有些冰冷。

郑守义很想问一问李大何在,可是又说不出口。

少片刻,李老三直入主题道:“郑兄,想必,你也知道为何请你回来。”

来前郑守义设想了种种可能,也想象了许多应对之策。其中,他最害怕的就是李大为了传子,也弄出一个杀大将杀兄弟的事情来。

这不是完全不可能。

因为,这种事他郑守义就思考过。

在看到李老三的那一瞬,郑守义知道这种可能恐怕不存在了。

再听李三这样开场,老屠子敏锐地意识到,李大郎恐怕是不在了。

而一旦意识到大李子可能已经归西,郑守义先是一股轻松,那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仿佛瞬间就不翼而飞了。紧接着,郑二想起这些年与大李子的情谊,就不免有些伤感。

自家大哥早早去了,如今大李子也要去了,或者已经去了。

郑守义感觉眼前有些迷茫。

而且,更大的谜团开始在郑守义的心中徘徊。

李洵呢?

李老三想怎么样?

下意识地,郑守义就想去摸腰间的障刀。可是他强压下了这个冲动。

李老三这个酸丁坏得很,他敢与自己这样说话,恐怕已有安排。

很想看看屋子里有没有藏着甲兵,但是强忍着没乱动。好半晌,郑守义道:“李兄怎样了?”

李三郎轻呼了一口气,看看秦光弼,道:“秦兄,你来说吧。”

郑守义双眼看向秦光弼,眼角的余光则时刻锁住李老三。

只见秦光弼目光有些闪烁,道:“四日前,李兄没了。”

“啊!”郑守义“噌”地一蹦三尺高,满脸惊讶。

不不不,现场并非如此。

郑守义闻言迟迟没有开口,只是深吸两口气,扭头来看李三郎,手脚却不敢有一点动作。他很清楚,大李子死了,这次谈话将决定着自己的生死与命运。李老三既然肯叫他来,应该是想跟他合作,而不是要弄死他。

不论怎么说,卢龙乱了总是亲者痛仇者快,让外人看笑话。

不能轻举妄动。

同时,郑守义的眼角已经将堂内审视一圈,在心里做好准备,一旦事有不谐,就先拿下李三再说。

李三迎着郑二的眼眸,缓缓说道:“在柏乡,大兄挨了一枪,这事你晓得。当时处理及时,恢复也不错,回幽州时已大好了……

他的语调缓慢,有些悲戚,最后竟有些哽咽不能出声。

秦光弼接话道:“上月,李兄来教练军,与军士聊得投契,一时兴起便下场切磋。岂料,岂料牵动了旧疮……

说到一半,秦将军也哽咽着说不下去。

李三郎似乎缓过了情绪,长出几口气,努力平复着心情,轻轻摁了秦光弼手臂,将话题又接回来道:“阿兄伤情便一直反复,时好时坏。

近日,病情忽然恶化,大兄自感,自感……时日无多,便请郑兄尽快回镇。

可惜,四日前……

从这断断续续的描述中,郑守义在脑海里拼凑了一个过程。

在来路上张泽就提过“秘不发丧”这个可能,只是谁也不能肯定。而且,郑守义做贼心虚,总是担心大李子要拿他开刀,所以并没当真。

如今成了现实,郑大帅的脑筋飞速旋转。

第一个念头,老秦是李洵的表舅舅,跟李老三坐在这里跟他郑某人讲故事,一定是他们谈妥了什么。

郑守义在脑海里反复思考,最后一咬牙,作势起身。

秦光弼见状,身体微倾,却看郑守义只是站起身,也就没动。

李老三却始终如老僧入定,毫无动静。

郑守义更加确认老秦与李三穿了一条裤子,便负手转两转,完成了规定动作就一屁股坐回榻上,摆出一脸真诚,道:“那,那李头儿现在何处?”

李三郎道:“在……在冰窖里。也熬不得几日,好在二郎到了。”

郑守义左右瞧看,斟酌着说:“那,那李头儿走时,有何说法么?”

这次轮到李老三起立。

李崇武在两人面前来回踱着步子,也是好半晌,才转过脸看着郑守义的双眼,道:“大兄临行前,将这副担子交给了我。

但事发突然,郑帅,你当知道,我镇并非稳如磐石,若无所准备,难免会有动荡。哪怕,哪怕扛得过去,也要蒙受巨大损失。

所以,我做主暂不发丧,想等郑帅过来……

听到这里,郑守义揣测李老三是询问自己的立场。这就该轮到郑某人表演了,遂定定看着李三,道出四个字:“国赖长君。”

一种欣喜立刻爬上了李三郎的眉角。

尽管很隐蔽,但是郑守义敏锐地捕捉到了。心曰,哼哼,来回来去也就这点道道,这都玩不明白,老子还做个锤子大帅。

李三郎坐回座位,想了片刻,道:“秦郎,郑郎,你我兄弟,许多话也不必讳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走到今天,卢龙没有退路,你我,也没有退路。

进,则化家为国。

退,是万丈深渊。

若再晚个五年,不论大兄怎么安排,我也不想操这份心。”李老三半仰在扶手上,幽幽道,“若天命在我,我愿为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