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高志云此话,王寿立即向前一步,大声说道:“鄙人求之不得。”
一旁的统领连忙上前,在高志云身旁说道:“国公,王寿武功极高,在军中几无对手,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算了吧。”
统领心中慌乱,万一云国公在军中有个闪失的话,自己脖子上的脑袋恐怕就得搬家了。
刘策深知主子的功夫,此时已经双手将佩剑奉上。
眼见无法阻止,统领只好让士兵后退,给两人留出一大片空地。
“吭”的一声,王寿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横在身前。
“你觉得几招能打败我?”
高志云此刻竟然还有心情问这个问题。
“十招之内。”
“很好,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说完这句,高志云浑身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势,双目锁定了眼前的王寿。
王寿心中一凛,顿时认真了起来。
高志云仍是习惯的起手姿势,右手的宝剑指向地面。
看到高志云的起手姿势,王寿顿时一喜,心中说了一句全是漏洞,接着便挥剑砍了上去。
高志云架剑横挡,仅靠臂力就将来剑弹了回去,接着又回到了起手的姿势。
只此一招,自恃年轻力壮的王寿便知道力量要比眼前之人还要弱上两分。
王寿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这一次用剑直刺高志云的胸口。
高志云右手抡起宝剑,在身前画了一个半圆,精准地命中了刺来的剑尖。
王寿手中的宝剑差点脱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围观的士兵看到高志云如此精妙的剑招,忍不住欢呼起来。
王寿握紧手中的宝剑,再也不敢贸然进攻了。
“该换我了。”
说完,高志云便挥动着手中的宝剑朝王寿砍去。
自知臂力不如对方的王寿,此刻双手握剑横在身前。
“吭”的一声,两把剑瞬间碰撞出了火花。
王寿虎口剧震,身体瞬间往后飞了出去,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脸不可置信。
高志云没有趁虚而入,静静等待着王寿从地上爬起来。
这一次,高志云拔剑向王寿刺去。
想起刚刚高志云的防御方法,王寿找准时机挥剑抵挡。
看着即将撞上的剑尖,王寿心中大喜过望。
下一秒,王寿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佩剑从眼前划过,高志云手中的宝剑已经抵到了自己的喉咙。
王寿这才惊觉,原来高志云手上做了一个节奏的变化。
一模一样的两招,高下立见。
“云国公,鄙人甘拜下风。”
王寿服了,不想服,但是不得不服。
毕竟两人的武功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之上。
高志云微微一笑,宝剑入鞘。
“承让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走,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可以教你。”
王寿愣了一下,连忙答应下来。
王寿显然知道高志云的权势,今日更是知道了高志云的武功,找一个让自己服气的人做主子总比在军中浪费时间强得多。
“刘策,此人交给你了,好好调教,他日武功不会在你之下。”
刘策欣然应允,毕竟高志云识人的能力早就见识过不下几十次了。
经此一战,高志云在军中的威望更盛。
大明的士兵们都知道云国公不仅仅是一个擅长谋略的元帅,还是一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高手。
对于招揽王寿,高志云自然是有自己的用处的。
高志云回到府中之时,看到祝灵珊、郭婉莹、汪玥儿和吴亚馨那痴迷的眼神,高志云知道甜蜜的烦恼又要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不来之,亲自去安之,这可是高志云宠爱夫人们的一贯原则。
整整一个下午,此起彼伏的低喊声不断从吴亚馨房间内传出来。
路过的侍女们都欣然一笑,早已习惯了这位国公大人的日常操作。
晚膳时,高志云亲自下厨给赵敏嫂嫂和宝儿做了几道拿手的菜品,二十几天来她们给赵敏带来了久违的亲情和关爱。
高志云郑重地给赵敏的嫂嫂敬了一杯酒,感谢她肯带着宝儿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看望赵敏。
赵敏则是一脸不舍地拉着嫂嫂的手,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了。
高志云轻轻拍着赵敏的后背安慰,说道:“夫人,还有机会的。大明与北元的局面还要僵持很长一段时间,他日有机会的话再请嫂嫂和宝儿来做客。”
赵敏深知相公对于局势的判断,心中总算燃起了一丝希望。
晚膳后,众人自觉地回到各自的房间,把宝贵的时间留给赵敏和嫂嫂。
赵敏嫂嫂离去的时间是高志云精心计算好的,如果再晚的话,漠北大雪封山冰封千里,路途上的风险将会非常大。
第二天一早,高志云和赵敏亲自将嫂嫂和宝儿送出金陵城。
高志云早就安排好护送二人的周密部署,送至边境后王保保便会派亲信来接。
赵敏三人依依不舍,抱头痛哭,看到如此场景的高志云也黯然神伤起来。
相逢,是开心的。
离别,自然是伤心的。
相逢已是上上签,何须相思煮余年。
或许,人终有一别,或早,或晚。
望着马车远去的影子,扑在高志云怀中的赵敏哭得更加伤心了。
高志云别无他法,只能温柔地出言安慰着。
将赵敏送回府中,高志云急急忙忙地赶去上朝。
为了杜绝后患,胡惟庸不停地指使亲信攻击御史台的言官,整得朱元璋头痛不已。
毕竟御史台的很多言官可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如今刘伯温回家养老,御史台一下子没了主心骨。
面对胡惟庸等人的指责,御史台众人只有忍气吞声。
御书房中,看着一脸无奈的朱元璋,高志云开口说道:“皇上,有一句古话,你可知道?”
朱元璋一脸疑惑,古话那可太多了。
“你指的是哪一句?”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高志云微笑着说出了人人都熟悉的这一句。
朱元璋微微一愣,开口道:“这一句,朕自然是知道的,只是......”
知道归知道,朱元璋却并不明白高志云提出这一古句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