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 > 第1233章 安稳着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经过县城没有停下,一路直奔目的地。

在下午四点钟才到地方,腊月时间点,天都快要黑了。

“这地方确实比县里要远不少,要是再远点,咱们估计就要在县里住下,明个才能来了。”

谢家良看着前面不大的同志说道:“也就是怕狗蛋着急,不然也不会现在才说。”

“我没有!”

狗蛋这岁数还是有些面薄,有些不好意思。

“可别说了,再说等会见面别说不出话。”谢一城帮忙说了一句,转头看向胡碧芸,“碧芸,他们住哪还记得吗?”

胡碧芸点头:“知道,我来过一次,他们屯子屯口大树右手第二户,他们家有屯子里最大的院子。”

听着话,谢一城打眼一瞧,瞬间就看到目标,随后对着身旁其他人道:“先进屯吧,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给安排,安排不了咱们往县城赶,到地方还不是特别晚,有的住。”

谢一城说完,胡碧芸领头,带人进屯子。

相比较山里的山屯,眼前的同志因为距离山林有一段距离,周围全是平地,并没有木桩防护,整个屯子是开放式的。

不过当谢一城走近才看清楚,实际上屯子的开放也是有限制的,整个屯子进出屯的路就一条,两边一堵进不来出不去。

“你们哪来的?找谁?”

这边才刚到大树下,那边就几个人带着警惕靠近。

“我们找魏王九。”

“你跟他啥关系?没见你们来过?”

胡碧芸主动招呼:“我之前来过。”

“你来过?”领头中年人打量一番胡碧芸摇头,“我没见过你。”

“我真来过,那时候我还小,跟我哥一块来的,当时魏叔家儿子在部队牺牲,我跟我哥来看他们家的。”

“在部队牺牲?”身边小子想到什么,对着中年人道,“是毛头哥。”

中年人想起来,看着一众人:“你们来看魏叔的?”

“对,来看看他。”

“那你们来错地点了,他们不在家的。”

“去哪了?”

“魏叔身子不好,一家人拉着板车带去县那边。”

“啥时候走的?”

“走了半个时辰吧。”

谢一城听着跟胡碧芸对视一眼,主动接话:“他家还有人在吗?”

“就他儿子媳妇在家带孩子没法过去。”

听到这,谢一城转头看向众人:“咱们直接去县里,瞧瞧啥事。”

“那带过来的东西咋整?”

“就放屯子里,带着东西耽搁咱们往那赶路。”

谢家良压低声音:“可是你刚刚也听见了,就只有人家儿媳妇在家带孩子,咱也不知道这一家子是啥情况。,

“要是给东西丢这家里,要是家里闹矛盾,回头这些东西还不知道能不能落他们老两口手里。

“要是他儿子再软点啥都听他媳妇的,到时候指不定整出啥事。”

谢家良一句话说出,直接让众人心里有了变化。

人心,是最难以观测的,要是真跟谢家良这么说的一样,带来的东西没被老两口看见,直接就没了,他们好不容易大老远送过来的。

主要要是为了看老两口,要是出问题,这趟不就白来了。

“听家良的吧,咱们带着去县里。”胡碧芸主动开口,“我也不知道他们家这是啥样,早先我来的时间太早,不知道啥情况,安稳着来。”

众人听胡碧芸都这么说,也是点头答应,跟屯口的人问清楚情况,赶着车扭头奔着县里走。

重回来时路。

屯子里人就这么看着谢一城一行人带着一车的东西来,又目送他们带着一车的行李离开。

其中一人突然一拍脑门:“忘了问他们是来干啥的。”

“这有啥问的,摆明了是来送东西的,那一车东西盖着也能知道。”

“魏叔家老三都没了那么久了,人家还找上门来看,还挺好的。”

“我家怎么没有认识这样的人呢?”

“人家老三都没了,你想咋认识?学老三?”

一群人在身后逗着乐。

谢一城一行人从到屯子再到离开屯子,中间没有耽搁时间,一路直奔县城。

因为县城不大,看病的地点也不多,谢一城众人到了县城,直奔县医院。

毕竟县里看病治疗最有名的自然是县医院,以西医为主治疗病症。

在建国前,县城还是以中医为主,主要是当时西医医生护士极其缺乏,人手不足,医药更是大问题。

县城内还有一些联合中医诊所也能治病,不过相比较之前的主要治疗各种病症,现在已经在县城里跟西医比在下降,更多的还是拿药、针灸、按摩、膏药等。

当然,中医也不是完全被压下去,西医是在县城不断提升,那也只是在县城,中医在广大的城乡农村地区还是非常受信任。

很多原本的中医医生就这么下了基层,加上政府安排的医生人员培训,要求在基层工作,这也导致基层的中医规模在不断变大。

赤脚医生政策虽然没有安排下,可实际上很多政策都是有提前性,很早以前就在进行。

包括上山下乡政策,实际在前年就已经开始有人前往。

只是这些是一些有志向有目标的年轻人主动申请,到的地方也多是最贫困最艰难的地区。

不管后续有多少人留不住,提出回来,那也是去亲自体验过的。

中医之所以能在广大基层地区的生存扎根,主要还是西医治疗太贵,基层老百姓又穷,中医更适合现在的情况。

等众人到了县城,天已经黑透,即使这样,他们也是先到县医院找人。

结果问了一圈,根本没有魏王九一家人的消息。

“这人去哪了?”

谢家良挠了挠头:“他们一家这么多人来县里,不可能看不着啊?会不会在哪个房里了?”

“全看过了,病房全都查一遍,没有在。”谢一城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刚刚我去问了医院的熟人,今个就压根没有咱们说的人来。”

“是不是人家那边没有来县里,直接拐弯去了其他县城看病?”

“想啥呢?咱们县离他们那最近,其他县最近的也有百十里地,脑子坏了跑其他地方去?”

“那省城呢?”

“我看你脑子坏了。”

谢一城瞧着谢家良几个人互相扯着,站在县医院门口看着对面中医药汤,脑海一转喝了声:“行了,我大概知道他们去哪了。”

几人扭头看向谢一城:“哪?”

“在县里的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

“他家条件碧芸知道,确实不好,给人送县城估计怕县医院太贵,直接送别的地方去。”

谢家良有些不解:“这时候还想着钱的事?人都要没了!”

谢一城扫了一眼谢家良没多说话,毕竟谢家良确实没经历过那种极度贫困的日子。

谢一城转过头对着几人道,“天晚了,我先安排你们找地方歇着。”

“那你呢?”

“我过去找找他们,这个时间应该还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