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贪崇祯 > 第203章 最近,管内帑的侯恂有点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最近,管内帑的侯恂有点忙…

崇祯四年七月,三法司为了彰显司法正义,结袁崇焕案。袁崇焕在建奴入寇京畿之时,其在辽东所行诸项罪名均被坐实。

看着三法司呈报上来的结案卷宗,朱由检饶有兴趣的说道:

“宋卿…这事有意思啊,拖了那么久,这三法司终于舍得结案了?”

宋献策笑着说道:

“陛下,这死道友不死贫道嘛…现在三法司正被架在火上烤呢,自顾不暇了都,这时候要是再背上一个庇护袁崇焕的罪名,这三法司不得来一把血水洗地?”

袁枢这些年跟着这帮老六混久了,也成长了很多,只见他哼哼唧唧道:

“呵…推出来一个袁崇焕挡枪,转移百姓的视线,好一招偷梁换柱的把戏啊。”

朱由检和宋献策对视一眼,都惊奇的看着袁枢这个憨憨。朱由检如老父亲一般笑眯眯的说道:

“哎呀,不错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这个偷梁换柱用的好…”

袁枢被闹了个大脸红,宋献策接着说道:

“陛下,这袁崇焕…”

朱由检一手指轻敲桌面,一手摸着下巴说道:

“无妨,顺水推舟,斩了吧…朕关心的是,这空出来的十九个官缺,你给我盯着点,怎么着也得卖个好价钱才行啊…”

两人:“…”

七月流火,袁崇焕被定罪,家人流徙辽东并抄没家产,其本人被凌迟于菜市口,百姓争相食…

然而袁崇焕的死并没有平息舆论,民间反而又出现了为袁崇焕鸣冤的声音,他们认为袁崇焕有功于国,数次于辽东击退建奴,还炸死了奴酋努尔哈赤,攻击三法司审案过程中的诸多疑点,宣扬其草菅人命,徇私枉法,并再度把周登道死亡一案给搬了出来,并列出证据,指证三法司之中的一些官员通过买官上位的丑闻,这下三法司更加难做了…

很快朝堂之中也出现了攻击三法司的声音,这让内廷诸人包括朱由检在内都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不过最终姜还是老的辣,袁可立很快就看出了端倪。

面对朱由检的闻询,在其他人都莫名其妙的时候,袁可立出言道:

“陛下,这事儿以老臣看来,无非是趁火打劫罢了。无论幕后的推手是谁,必定是冲着那十几个中枢官缺去的。这次的舆论之中,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点出了买官这个事,似是意有所指啊…

再看看,东林党这次在朝中一下子失去了十多位高官,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若老臣所料不错,东林党人一定会趁机将这些缺额拿下的。至于怎么去操作,那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朱由检一听,这是有人要断自己财路啊,立马皱着眉头说道:

“老师的意思,这回又是东林党那群人搞得鬼?”

袁可立不置可否的说道:

“是不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肯定盯上这些个位置了。这个时候把卖官的事拿出来说事,这幕后之人就是要牵引舆论,将买官的人从这次出缺的机会中挤出去,现在春闱又作废了,那朝廷官员的缺额就只能从翰林院中选,或者从地方上提拔,这对东林党的优势太大了…

陛下您就看着吧,不出几日,三法司肯定扛不住,要跳出来一批人辞职…”

朱由检听完,心中暗骂这帮子朝臣,一天天的脑子动的嘎嘣脆,三十六计全用在争权夺利上了啊。旋即说道:

“凭什么咱们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行,闹是吧,那就玩点大的!传令暗卫,给朕速速收集三法司中众官员的罪证,朕等着他们,辞一个朕就逮一个,逮一个朕就抄一个。嘿嘿嘿…想要朕点头,总要付出点代价吧…”

众人听完头上一阵乌鸦飞过,陛下您是不是抓错重点了…咋什么事都能和银子联系上呢?

果然,没过几天,三法司的人扛不住了,为了平息党争攻讦,三法司各部主官纷纷上表提出辞呈,随后朱由检便对号入座,安排内卫出动,抓人,审讯,罪名坐实,抄家,流放辽东,一条龙给他们包圆了…

朱由检这一顿操作,直接把三法司的人给整哭了,他们太难了。不辞官吧,整天被人喷,还要遭受同僚的攻讦,那名声早晚得臭,辞官吧,特么的辞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抄一个,名声直接就臭了…

朱由检这招把幕后推手也给整懵逼了,特么的,老子在背地里搞风搞雨,辛辛苦苦大半天,好处全被你朱由检拿去了,那官位还不一定是自己人的,这合理吗?这科学吗?这公平吗?肏…

然而这一切朱由检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最近管内帑的侯恂有点忙,整天都泡在钱堆里面…

梁廷栋:那个,侯大爷,我那点事儿你有没有放在心上啊?

崇祯四年八月,各地皇庄迎来了一次大丰收,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产量在徐光启的堆肥理论之下再创新高,之前因为山东大水导致的空仓终于被补满。

另一边,由于此次丰收,终于让各处皇庄田地的粮种被补齐,预计下一季可以实现皇庄全部土地种植高产作物。

陕民东迁进入到崇祯四年八月,终于大部分完工,据三遍总督洪承畴奏报,预计年底之前,陕甘处的百姓将会全部迁徙完成。

大沽口因为这次的迁民行动的主要港口,趁机发展了起来。同时,新的海军在反复运送民众的过程中,航海技术大大得到了加强。

随着陕西人口的急剧减少,起义军的规模大大的受到了限制,破坏力也急剧下降,但奇怪的是,十八路闯王的势力一直莫名奇妙的涨涨跌跌。

后来洪承畴一查,差点没被气死,原来是成国公朱纯臣那里出的问题。自打这小子带了五万京营入陕,一直就和匪军打打停停。后来由于战力实在太渣,就像某国足球一样,大家也就没太关注了。

结果就是,打着打着,双方就乱了,后来收兵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那种局面,现在,估计就连朱纯臣和那些个闯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队伍里有多少是匪军,有多少是官军…

朱由检得到消息之后,满头黑线,经过宋献策,袁可立,李信等人研究之后,做出决定,让洪承畴指挥延绥军向边墙靠拢,死守延绥,宁夏,甘州三镇,同时命令张晓移师山西与陕西边界驻防,谨防乱民流传入山西,河南等地作乱即可,至于陕西省,就留给朱纯臣和高迎祥他们吧。爱咋滴咋滴,不管了…

至此,朱由检终于将祸乱大明的建奴,、陕西民乱这两大难题初步解决,他准备开启他的下一个大计划了。

正在这时,内卫持信匆匆来报:

“报…启奏陛下,奴酋皇太极称帝,定国号为大…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