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真实罪案录 > 第312章 天才死刑犯靠发明逆天改命-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章 天才死刑犯靠发明逆天改命-2

李红涛想开个公司,但他一个人能力有限,于是他找到了他大学的一个同学,说服他一起干。

同学是同意了,但开公司需要启动资金,同学没多少钱。

李红涛更不用说了,他都好久不工作了,压根就没钱。

不过,对于天才来说,这是事吗?

要想知道如何在一夜之间弄到巨款,就问李红涛。

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和出神入化的动手能力,估计制作假钞都不在话下。

不过,做这玩意毕竟还需要找材料。

不是高端的玩不起,只是因为还有一个方式更具性价比。

银行里有那么多现成的钞票,何必需要自己动手?

他选择了更快捷简单的方式。

当时银行的系统还没有如今那么严密,李红涛本来就是学电子的,他很清楚这个系统里存在哪些漏洞。

其中一个就是,当时的银行还没有鉴定公章真伪的技术。

所以他只需要伪造公章就行。

做公章的材料,可比制作假钞的好找多了。

很快,他就选定了一家大公司作为目标,1:1精准复刻了这个公司的公章。

这货对李红涛来说,简直跟捏泥巴一样简单。

就一个晚上,他就准备就绪了。

他带着公章来到银行,顺利提到了8万元巨款。

当时的8万,真的算巨款,因为这是在1990年。

这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每个月是多少?

说个数据:这一年北京一个工人的年收入是2500左右。

是年收入,不是月收入哦。

所以当时绝大部分人一个月的收入300块不到。

块钱,是一个工人30多年的收入!

一辈子不吃不喝,才能攒到这笔钱。

换算到现在,假设一个人工资是5000一个月,30年就是180万。

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他这一票就挣了别人一辈子的钱,说实话,有这些钱,还开公司干嘛呀。

因为他是李红涛啊。

其实他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就是他大学的时候做过的一项研究。

那个项目一直都没成功,天才怎么能允许自己的人生有遗憾?

他开公司的目的,也是为了继续完成那个研究。

有了这笔钱,公司很快就开了起来。

租了场地,招兵买马。

虽然8万并没有一下子花光,但李红涛看着账户上的钱一天天流出去,他开始担心钱会不够。

既然搞钱那么简单,那就乘热打铁再去打劫一票。

他觉得,再弄10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他故技重施,第二次带着公章去了银行。

这次,他要提10万。

无数经验证明,意外总是发生在黎明前。

李红涛顺利取到了10万,但却被埋伏在现场的警察当场抓获。

原来,虽然银行的系统有漏洞,但他们每天下班后都会对账。

李红涛第一次作案后,银行就发现了有笔8万的款项对不上,当即就报了警。

当时银行虽然有监控,但却无法回放。

准确的说,那时候叫闭路电视,只能现场查看。

所以就算知道是哪笔款项出了问题,但却没法得知是谁干的。

不过因为是巨款,警方异常重视,他们推断,这个人很可能会再次作案,于是一直派人在银行盯着。

李红涛第二次就被瓮中捉鳖。

但被抓的他一点都没有惊慌,甚至还觉得挺刺激。

果然天才的脑回路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

到了派出所,他非常配合的交代了自己干的所有事情,为什么要骗钱,干了什么,钱派了什么用场。

一五一十,无一遗漏。

警方对他这么配合的态度还有些意外。

审问完他之后,警察把他留在审问室,他们去办手续。

李红涛看了看手上的手铐。

这玩意对他来说,就跟玩具一样。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一根铅丝,三两下就把手铐打开了,然后走出了审讯室。

当时他戴着一顶鸭舌帽,走出去的时候,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

走到派出所门口的时候,门卫倒是问了一声:“你是干什么的?”

“哦,我是来配合一个案子的调查的,已经问完了,没我事了,就先回去了。”

听说他是来配合调查的,门卫也没多想,冲他点点头,就放他出去了。

李红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警局。

顺利逃脱之后,他哪儿也没去,直接回了家。

回家干嘛?

销毁罪证呗。

他把所有自己伪造公章的证据全都清理干净。

那警方那边就没有察觉吗?当然察觉了。

他走了没多久,警察就发现他跑了,赶紧追到了他家里。

李红涛刚把所有东西处理完,就听到了外面警笛声大作。

他赶紧爬到了自家屋顶,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

警察到他家里搜了一阵,没发现他人,想着他应该不敢回家,就马上离开了,准备从别的途径去追踪他的下落。

李红涛看到人都走了,从屋顶上下来。

他没有劫后余生的恐慌,反而沾沾自喜,觉得非常好玩。

不过家里是不能待了,公司自然也不能要了,他决定出去躲一阵。

他马上跑去火车站,买了一张去贵阳的火车票。

到了贵阳,一开始他也很低调,能不出门就绝对不出门。

不过躲了一阵之后,他就觉得无聊了。

每天他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得找点什么好玩的事情干干。

那会他刚学会开车,手正痒着,本来还想着这一次得手之后先买辆车玩玩,不过眼下是没有可能了。

不过他自己没车,大街上有啊。

这货又开始琢磨借别人的车来玩了。

于是他起床跑到大街上溜达,主要目的是看车。

当时车子不多,但大街上也停了几辆。

他看来看去,觉得那些车都不够高级。

他居然还挑上了。

走了大半条街,突然他眼前一亮。

前方停了一辆崭新的奥迪车。

要知道,当时奥迪刚进入中国市场,这辆奥迪车,可是中国最早的一批。

别说高级不高级了,简直就是稀有。

他看到的那辆,应该是全贵阳唯一的一辆。

这么难得的机会,李红涛怎么愿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