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继后 > 第454章 番外:秋千架上春衫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4章 番外:秋千架上春衫薄

临水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分成三个部分的。

第一部分,就是小时候跟姑娘在侯府时候的日子。侯府的衰败对于后院生活的小姑娘们来说,其实并不明显。

姑娘是夫人生的,从小的待遇就算是好的。她们不大出门,因侯府的败落,赴宴少。

少也有少的好处,便也就看不见别人家是如何奢华,反倒不觉得自家日子难过。

姑娘性子不算特别好,但是对伺候的奴婢和府中的奴仆都是好的。

临水跟姑娘是一起长大的,一向受厚待,在府里时候被罚的最严重的一次,也就是顶着水碗靠墙站了半个时辰。

本来罚的是两个时辰来着,半个时辰的时候,姑娘就板着脸说今日就这样,下回再罚你。

具体为什么罚的,临水都不大记得了,反正不是大事。

平时姑娘屋里的事,张嬷嬷做主的多,临水跟姑娘一样听话就好了。

但是张嬷嬷也不磋磨人,对小丫头们都不错。

临水一开始,是不知道怎么用一句话形容她们小时候的生活的。直到后来,听娘娘说过一句:秋千架上春衫薄。

她就觉得那便是最合适的形容。

那时候,姑娘爱玩。

哥哥弟弟也都纵容她,给她做风筝,做秋千,做灯笼。

大公子不善言辞,年岁也比她们都要大,但是也会记得给妹妹买些零嘴,或者买点玩的东西。

三公子与姑娘不是一个娘生的,但是也疼爱这个妹子,点心是时常都会给她买的。

下面四公子五公子都是弟弟,可也会让着姐姐。

至于大姑娘二姑娘,对自家姑娘也不错,小龃龉是少不了的,谁家姐妹不闹气?

但是总的来说,大家都相处的不错。

也没有太特别的,就是想起小时候,一点也不觉得不好。

花园里没有什么奇花异草,但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一群小姑娘玩的开心。

临水踢毽子能一口气踢九十几个。

只要是比赛,姑娘就骄傲道:“叫我们临水来!你们谁也不行!”

然后伺候主子的丫头们就聚在一起踢毽子。

玩绳戏的时候,姑娘每次都害怕,但是又叫唤着冲上去,然后有时候跟得上就跳起来了,跟不上的话,也会被牛皮绳子打到,就吓得嗷嗷叫。

十分的没有规矩,十分的没有仪态。

但是府里从来没有人骂她不守规矩。

甚至就是老侯爷或者是大爷看见了,也能笑着看一会子。

家里最活泼的就是三姑娘和四公子,最爱玩,最爱说笑,也最能斗嘴打架。

春天桃花开,她就跟临水几个赏花。可这个赏花也与别人家不一样,人家是坐下来,吟诗作曲,喝茶赏花。

她们赏花就是祸害桃树,花瓣一天就能被她们抖落下来九成,导致府上的桃树没有一年收成好的。

偶尔抖下来毛毛虫,吓得主仆几个尖叫不已。

然后哥哥弟弟们就跑来帮她们抓虫子,四公子抓到了,还要捏着再吓唬她们,几个小姑娘嗷嗷嗷的跑着躲虫子。

夏天的时候,府里花园仅有的那个池子里的荷花开了,姑娘很爱护那池子,每年都盯着人好好打理。

所以这荷花开的也很像样子,姑娘要作画的心思就来了。

很像样子的摆上桌子,放好笔墨纸砚,甚至将颜料都预备好。

然后就要作画了!

可是这个活儿她从八岁到十三岁,都没做成,她就没有画画的本事。

学都没好好学过,起笔就能为难死。所以最后都是把自己画暴躁了!

要是二公子没事的时候就被她抓来替她画,画好了必须署她的名。

要是二公子有事了,那就要气闷一天,然后发誓要学丹青!

然后说明天就学,但是到了明天,她早就不记得了。

府里二公子画的荷花大概没有十幅也有八九幅,姑娘是没学会,二公子的画技倒是日益精进了。

秋天的时候,花园就没得看了,红叶是没有的,菊花是普通的,桂花姑娘是不稀罕的。

但是她又念叨着秋日进补,然后就跑去厨房给厨子出谋划策去了。

说一大堆怎么进补,厨子大娘都说好,只是膳食上桌,没有一道菜是姑娘说的。

没法子嘛,姑娘说的真做不了。

姑娘气鼓鼓,明日再去找厨子,厨子还笑呵呵的说是我的错,那我再研究研究?

研究研究,秋天都过完了,反正姑娘要的菜还是没有。

不过有别的,一个秋天过完,姑娘胖了不少。

临水她们几个伺候姑娘的大丫头待遇跟姑娘也就差在衣裳首饰上了,吃喝基本都差不多。

所以她们也跟着胖了不少。

到了冬天,府里的孩子都高兴,小孩子不怕冷,谁家姑娘还不附庸风雅赏雪呢?

外头的人不请她们出去赏雪,自家就不能赏雪了?

只不过人家赏雪是雅致的,是要作诗喝酒的。她们府上赏雪,就是……烤肉吃吧。

大爷一边说烤肉吃上火不许吃了,一边又叫人去买鹿肉羊肉回来。

侯夫人一边骂她们天天祸害木炭,可又自掏腰包,去外头买了更好的木炭叫她们烤肉的时候用,说没有烟气。

夫人就叫膳房做下火的梨汤,保证每个人每天都喝到,别真上火了,冬天上火要流鼻血的。卖梨子的都知道侯府冬天必须买很多。

渐渐的,可爱漂亮的姑娘长大了。十四岁,姑娘来了癸水。

还不懂这个的姑娘哭的起不来身,说自己要死了。

临水也就跟着哭,都见血了,这是多大的事啊!张嬷嬷问清楚前因后果后,好笑的一人给一个脑瓜崩。

夫人赶来的时候知道怎么一回事,也笑了,抱着姑娘拍后背:“娘的小丫头长大了。 ”

懵懂的姑娘看着夫人,可好像也明白了什么。

家里开始担心她的婚事。

其实姑娘十三岁的时候,家里就已经费心给她打听了。

侯府没落也没事,嫁的低一点,日后娘家也好给她做主。

毕竟兄弟这么多个呢,二房还有两个弟弟呢,怎么也不能护不住一个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