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683章 杨一笑的用心良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可准备在海州停留?”

崔寒山作为贴身大将,基本上不参与朝政方面,但他负责杨一笑的行程,所以一路上要时时请示。

而在之前的一段日子里,杨一笑总是立刻给出答复,唯独这次不同,杨一笑竟然陷入迟疑之中。

足足一上午时间过去,车辇已经进入海州境内二十余里,杨一笑才终于有所决断,他隔着车帘对老崔下达了口谕。

“不作停留,继续北上!”

“此后沿途也一样,任何州域都不停留,最迟半个月之内,朕必须回到燕京。”

崔寒山低声应诺,但却在应诺之后又小声问了一句,仿佛提醒道:“陛下,海州这里……”

杨一笑不等他说完,声音略显伤感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朕现在确实耽搁不起,朝廷里积攒的政务太多,两位丞相已经多次催促,故而,故而……”

他微微沉默一下,随即叹息一声,接着道:“所以,这海州只能过而不入了!”

说完又是沉默一下,掀开了车窗的帘子,眺望远处某个方向道:“等以后时间充裕了,朕再专门来看一看那两个娃。”

老崔再一次点头应诺。

……

小公主赵萤勾陪坐在车辇之中,对于杨一笑和老崔的对话十分好奇。

八卦之心从古至今都一样,没有哪个人能够忍受下来,所以这少女憋了半天最终没憋住,终于小心翼翼的开口问了出来。

“陛下,海州有什么特殊吗?”

“为什么崔大将军会连续两次提醒?”

“为什么陛下您脸色变得这般伤感?”

“陛下,那俩个娃娃是谁啊……”

小女孩的心思,一眼就被杨一笑洞穿,明显是在试探,以及浓浓八卦心思。

那种古怪的眼神,是个男人就能懂,同样的,每个女人也能懂。

杨一笑有些哭笑不得,伸手轻轻敲了她脑门一下,道:“小小脑瓜,胡思乱想,那俩娃娃不是私生子,朕怕皇后还没怕到要养外室的程度……”

然而赵萤勾小脸狐疑,眼睛扑闪扑闪盯着他,忽然嘻嘻一笑,鬼鬼祟祟说道:“陛下如果喜欢偷吃,臣妾可以帮你把风,男人嘛,偶尔在外面找点乐子也是合理的。”

车外顿时响起崔寒山忍俊不禁的嘿嘿笑声。

杨一笑十分无语,拿眼瞪了赵萤勾一眼,假装呵斥道:“越说越离谱,小小年纪不学好,堂堂南云公主,怎么像个农妇一般胡说瞎说……”

“老崔,你来告诉她,那俩娃娃是什么情况,免得这丫头满脑子鬼祟。”

车外的崔寒山在此嘿嘿而笑,道:“陛下何不自己给娘娘解说?”

杨一笑哼了一声,道:“朕有些累,假寐一会,跟女人说这种事情最繁琐,必然会被叽叽喳喳问来问去,索性让你来说,朕趁机歇歇!”

说完之后,在次瞪了赵萤勾一眼,道:“现在满意了吧,去车门处让老崔说给你听。”

女孩子的八卦之心,这一刻盖过了对皇权的恭敬,只见赵萤勾忙不迭失的点头,小脑袋宛如小鸡吃米一般:“臣妾保证不会叽叽咋咋乱问,全程只听崔大将军跟我讲述,陛下放心,你安心休息便是,臣妾保证,不会打搅到您……”

一边说着,一边急不可耐的挪窝,转眼之间挪到车门口,隔着车门帘子眼巴巴的等候。

那模样简直就是个好奇极致的小猫儿一般。

紧跟着,便是一惊一乍的惊诧和低呼,显然是随着崔寒山的讲述,大大满足了这少女的八卦之心。

“哇,原来陛下竟然和皇后姐姐在百姓家里度过除夕……”

“嘻嘻,好有趣,上门汉,陛下为了收那两个孩子竟然说自己要当上门汉……”

“崔大将军,那俩娃娃现在如何了啊?”

“既然被陛下收为义子,肯定会衣食无忧了吧,还有孩子的母亲,用不着找男人了吧?”

“拉帮套?这个词儿真新鲜!”

“我自幼受到武先生教导,知晓民间很多疾苦之事,可这拉帮套的情况,武先生竟然从未跟我说过。”

“武先生那等智者,莫非也忽略底层艰难么……”

“崔大将军,你再说说嘛!”

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有多烦,唯有有过应付经历的才能懂,老崔的声音渐渐有气无力,赶车甩鞭子似乎都没了劲头。

终于,这位大将军一声苦笑,隔着车帘子求救道:“陛下,你行行好,末将需要将精力用于驾车,要不还是由您向娘娘讲述吧。”

“陛下,陛下……”

“要不您派末将重新去领兵打仗吧!”

杨一笑原本斜躺在车里,脑袋枕着胳膊闭目假寐,此时听到老崔求救,不由得忍俊不禁。

他缓缓翻身而起,冲着赵萤勾招了招手,道:“行了,回来吧,再被你这样叽叽喳喳的问下去,朕的大将军恐怕要烦的背主而逃,小小女子,哪来那么多好奇。”

“过来吧,朕和你分说。”

……

赵萤勾有些不好意思,然而眼睛里依旧扑闪着好奇,虽然乖乖的挪了回来,但却眼巴巴的盯着杨一笑。

“唉!”

杨一笑先是一声轻叹,然后轻轻用手摩挲一下她的小脑袋,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沉重。

“萤勾你记住,这种事不该以满足好奇的态度对之。”

“刚才你说,武先生经常教导你民间疾苦,但却从未跟你没过拉帮套,所以你猜测武先生是不是忽略了这种底层的艰难……”

“朕告诉你吧,武先生那种智者岂能不知这种事。”

“他之所以不跟你讲,是因为此事并不是你所说的艰难,而是,悲惨。”

“拉帮套,反人性啊,你试想一下,当一个家庭穷困到极点,男人或是由于生病,或是由于受伤,只能躺在床上,丧失了劳作之力,他无法养家,眼睁睁看着老婆孩子挨饿……”

“女人在迫不得已之下,找一个上门汉子来帮忙,为了全家能够活下去,不得不付出自己的身体。”

“这种行径看似像是又组建了家庭,可是这行径无论从礼法律法还是伦理而言全都不允许……”

“先说礼法,一女侍二夫……”

“名义上是这家男人的妻子,晚上却陪着上门汉子睡觉,甚至由于百姓之家贫寒缘故,一家老小全都窝在同一间屋里,这意味着,女人陪上门汉子睡觉的地方就在自家丈夫身边。”

“除非是那种天生水性杨花的女人,否则谁的心里能承受住这份羞辱。”

“但是为了全家能活下去,女人不得不承受这个,而她的付出不但不会被人敬重,反而会被村里乡间指指点点,口舌是古往今来最恶毒的杀人刀,每一刀都会狠狠扎在女人的心头啊。”

“再说律法,此事违律。”

“历朝历代以来,律法都有和离一项,如果夫妻之间真的过不下去,朝廷律法是允许双方可以和离的。”

“咱们大唐沿袭各朝旧规,关于这一点的律法制定也类似。”

“和离,夫妻若是不合,可以诉至衙门,和和气气分离。”

“和离之后,男可重新娶,女可重新嫁。”

“但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经过和离,女人有丈夫的同时又找个男人,这便是违法,按律要予以治罪。”

“也许你会质疑,为什么男人可以同时有妻有妾,女人则不行,只准嫁一个人,关于这一点,朕也没法解答……”

“这律法不是从朕这里开始的,朕哪怕想站在你们女人一边也不顶用,几千年承袭下来的旧律,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规矩,哪怕朕是皇帝,可朕一人之力无法破除。”

“所以,咱们大唐的律法也只能做大允许和离,和离之后,允许女人重新嫁人。”

“最后咱们再说说伦理道德,这一项其实不用朕跟你细说,伦理道德,未必就是对的,但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它同样也在人心之中形成了规矩.。”

“男人三妻四妾,没人认为不对。”

“女人一女二夫,被骂水性杨花。”

“这规矩不但我们男人觉得理所应当,便连你们女子自己也认为就该如此。甚至,你们女人把这规矩看的比我们男人还重。”

“由此,咱们再重新回头说说拉帮套,萤勾你现在应该明白了,此事对于女人是何等的凄惨。”

“礼法不支持她,律法要治罪她,伦理道德会折磨她……”

“可她是个柔弱的女人啊,无法撑起全家的重担,她如果不找个上门汉子帮忙,如何能让全家可以活下去?”

杨一笑说到这里,口中轻轻叹息。

他眼神之中有伤感,仿佛泛起了某些回忆,缓缓又道:“两年前的除夕之夜,朕和朝露皇后来这海州,那一夜,亲眼目睹那家人的困顿,亲耳听到那女人的凄惨……”

“她捂着脸一直哭!”

“她自觉羞愧无颜见人!”

“而朕的心中,满是怜悯……”

“其实,朕那天不需要收下她的两个孩子做义子义女,作为大唐皇帝,我赈济一家穷人的能力还是有的,只需要稍微调拨一些物资,就可以让她们全家一直富裕下去。”

“可朕偏偏收下她的两个孩子!”

“甚至还专门宣称要做个上门汉!”

“萤勾,你可知道朕为什么如此做吗?”

“朕是要以帝王之身做个表率,用这种表率让天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拉帮套,可以做!”

“虽然此事违背礼法,触犯律法,有违伦理道德,可是,这是穷困之家万不得已之下只能选的出路……”

“这天下的穷人太多,遭遇困境无法被赈济的家庭太多!”

“哪怕朝廷有心赈济,哪怕把赈济作为地方阀门必备的考核,但是任何事情做起来都需要时间,尤其是涉及整个基层群体的庞大人口,衙门即便有钱有粮,可是人手不足难以时时刻刻周济到整个县域每一家……”

“或许最终会赈济到,可是这赈济到来之前的时期怎么办?”

“所以,朕认为,民之自救,属于无罪。”

“而走投无路的女人找上门汉子之事,恰恰便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民之自救。”

“此事不被礼法认可,此事被律法限制,最重要的是,伦理道德像一把利刃架在女人的心头折磨她。”

“朕作为帝王,不得不想办法帮帮她们,我亲自做个表率,传扬给天下听闻……”

“大唐皇帝,做上门汉,这便是给无数拉帮套的女人撑个腰,让她们再饱受礼法律法伦理的折磨之下可以…可以稍微抬抬头。”

“没办法啊,天下穷人太多了,朕暂时没能力全都庇护拯救,所以只能想个办法让人先活着。”

……

赵萤勾听的泪水涟涟,忽然趴在杨一笑的腿上呜呜而哭。

“陛下,臣妾懂了!”

“原来,陛下是如此的用心良苦。”

“臣妾要代天下女人,谢您这位帝王的厚赐。”

“陛下方才说,口舌是杀人刀……”

“然而今后有您作为表率,有您在这件事上的以身作则,当那些拉帮套的女人再被人辱骂之时,她们至少在心里能有个逃避的借口!”

“她们会想,连大唐皇帝都做过上门汉,所以,她们不算水性杨花……”

“陛下,臣妾忽然觉得,您这么做的功绩之大,远超您开疆拓土之功,哪怕千百年之后,世上的女人也会感激您。”

杨一笑肃然点头,目光闪烁着柔和。

他忽然掀开车帘,似乎是眺望整个天地,轻声而有所指的道:“就比如此次雪灾,我大唐境内必有无数穷困之家变的困顿,当一些家庭撑不下去的时候,或许就有女人找男人拉帮套……”

“以前,她们被人骂,被人指指点点,活的卑微,抬不起头!”

“可是这一次,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有朕做过表率,曾于海州做过上门汉,伦理骂名,礼法不符,这天大的压迫之力,有一大半会让朕承担了。因此,她们承负的便会少一些。”

“至于律法方面,我大唐律法确实有着不允私通之律,然则朕这个皇帝都做了上门汉,想必各地衙门在处置这种事情上会留手。”

“律法是根基,咱们不能胡乱改,可是,朕作为皇帝可以开先河……”

“只要海州这家的女人没被治罪之前,只要朕一直默认自己是这家的上门汉。那么,整个大唐的各道各州各府各县都得观望……”

“朕在海州拉帮套,大唐全境就得默许拉帮套。”

“如此一来,民可自救,而这一次百年难遇的雪灾虽然艰难,但是在民之自救的基础上必可撑过去。”

“朕,有这个信心!”

……

【当初写海州那一段剧情的时候,有一部分朋友质疑杨一笑收下两个小孩,认为写的有些虚伪,直到现在山水终于用相应情节做了解释,如果这部分朋友还在的话,应该能够有所体谅了吧。当皇帝的人,做的每件小事都有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