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710章 皇族教育是个大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0章 皇族教育是个大问题

接下来,吃饭!

一人一口小铁锅,熬煮好了杠子头,皇后顾朝露带领妃子们,亲自给几位重臣分发碗筷。

这一刻,场面有种家庭聚餐的温馨。

比如皇后把碗筷递给宋老生,笑着问道:“宋师兄您更瘦了,可见为国殚精竭力,用不用小妹帮您盛饭,顺便专门给您端一碟小菜过来……”

堂堂皇后,称呼大臣的时候用了‘您’字。

由此可见,这性质真是一次家宴性质。

老宋蹲在地上,不方便行礼,于是便微微摇头,语气颇为的感慨,道:“多谢弟妹好意,小菜就不必了,今天这一顿挺好,让我这个宰相先尝尝今后灾民怎么吃。”

说着一停,伤感又道:“民间百姓哪怕不受灾时,吃饭也没不舍得配个小菜,想当初为兄家中,算了不提也罢……”

顾朝露点点头,脸色显出回忆,不由也伤感道:“夫君他以前的日子也差不多!”

老宋不再说话,拿着碗筷开始给自己盛饭。

旁边是另一位重臣唐青云,负责侍候的恰是贵妃唐绣娘,当一副碗筷递上时,唐绣娘眼圈有些泛红。

她小声道:“爹,您得注意点身子骨,以前当县令的时候还知道注重养生,怎么现在成了宰相反而气色越来越差……”

老唐 摆了摆手,对女儿的叮嘱并不在意,仅是淡淡回答一句道:“事情繁多,难免忙碌,无须担心,为父还行。”

对自己的情况不在乎,但是问起女儿却很关切,像个啰嗦老人 ,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几乎全是问孩子……

比如:“近来你日子如何?奶水可还够用么?需不需要你母亲进宫住一段,帮你一起照看分摊一番?”

比如:“小天赐的学业如何了?有没有在调皮捣蛋?这娃娃从小就灵慧,万不可耽误了老天给的根基,你是做母亲的人,要督促娃娃用心向学……”

又比如:“虽然要督促,但也别太狠,为父听陛下说过,你管教孩子的时候动不动就用棍子打。”

“如果只是一打二吓唬的管教,为父倒是也不怎么反对……”

“可我听说你打的实在太狠,小天赐经常被打都下不来床,这怎么能行,失手打出问题怎么办?”

“你呀你,从小性子就硬,对自己够狠,对为父也时常犯倔,现在你自己做了母亲,脾气应该好生改一改呀。”

这不是臣子对贵妃的规劝,而是一位老父亲的苦口婆心。

唐绣娘眼圈越发泛红,隐隐已经有泪光闪烁。

她侍候在老唐身边乖乖的回答每一个问题……

“宫里有乳娘,您不用担心奶水够不够,也别让母亲过来,让她在家里把您照顾好。”

“我以后听您的话,尽量不再责打天赐,如果他犯了错,我请帝师帮我责罚。”

“但是……”

“爹您应该明白娃娃不能太惯着,否则长大之后不知道畏惧为何物!”

“如果只是养出纨绔的毛病还好说,担心的是他将来仗着自己聪慧为非作歹,您明白的,那容易惹出杀身之祸。”

老唐不由叹了口气,喃喃道:“是啊,不知畏惧容易惹祸……”

这父女二人虽然是小声的唠家常,但却并没有刻意避着让在场众人听到,尤其是旁边就蹲着宋老生,恰恰皇后顾朝露正给宋老生的小火炉添炭。

因此,这番话几乎不落一字全都落到顾朝露耳中。

于是顾朝露温声开口道:“小天赐的问题不大,无非就是这两年变的贪玩一些,陛下说了,这是聪明孩子的通病,读书一读就会,自然感觉学习不是个难事……”

“因此,小天赐不免就有‘我反正聪明可以多玩一阵的念头’。”

“唐伯伯不用担心,我会帮绣娘妹子盯着,陛下不喜欢我们责打孩子,那以后我们就给孩子讲道理。”

“反正也教不了几天啦,十岁以后就得送回泾县老家去……”

“到时候进入山中之城读书,太上皇老爷子恰好在那养老,无论哪个孩子不学好 ,老爷子管教起来可是不给任何情面的。 ”

顾朝露说到这里时,转头看了一眼杨一笑,故意道:“夫君,到时候你可没法再袒护娃娃们,否则的话,老爷子怕是会把你也喊过去打……”

唐绣娘也连忙道:“对对对,让老爷子管教,到时候夫君不敢袒护,孩子们没了靠山必然用心向学。”

“您这当爹的太宠溺孩子,动不动就责怪我们当娘的,行,我们把孩子送去请老爷子管。”

杨一笑直接翻个白眼,道:“朕招你们还是惹你们了?吃个饭也不让朕好生吃。话里话外,夹枪带棒。”

顾朝露和唐绣娘全都嘻嘻笑了起来。

唐青云却神情重视起来,语带惊喜的问道:“去小京书院?天赐也获得被老爷子管教的资格了吗?”

老唐目光看向杨一笑,急急道:“陛下,这是您的意思还是老爷子的意思?”

杨一笑看他一眼,语气有些无奈道:“是老爷子的意思,专门让人过来告知,老爷子说了,他不能只教育小虎头一人 ,我的各个孩子他都得管,他嫌弃我这个皇帝不会教孩子。”

唐青云顿时惊喜异常。

杨一笑沉吟一下,又道:“只不过老爷子的意思很明白,小虎头才有资格学习帝王之术,至于别的孩子学什么,我估计他要教的是规矩之道和上下尊卑。”

唐青云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毫不迟疑点点头,郑重道:“本就该是如此,不如此反而不是太上皇的作风。他做了一辈子帝王,最重视皇族的上下尊卑……”

杨一笑迟疑道:“但这对于孩子们而言未必是最好的教育。”

哪知唐青云一脸肃重摇头,沉声道:“不,这才是最好的教育,皇族子弟,就该如此。唯有从小学会上下尊卑,长大之后才不会惹出大乱子……”

“如果个个都长成野心勃勃之辈,对于大唐的二代皇权危害极大。”

“因此,陛下,老爷子的理念是对的,老爷子才是站在帝王角度看待教育。”

老唐说着一停,紧跟着再次开口,郑重又道:“虽然小天赐是我的外孙,自古以来没有不疼外孙的外翁,然则正是因为外翁疼爱,所以才希望外孙一辈子都安好……”

杨一笑沉默片刻,点点头表示认可。

……

今日在场的基本都是自家人,既然说起孩子教育肯定都想说几句。

比如王乐相,此时便对着闺女询问道:“小乘风最近如何?读书有没有一些上进?唉,这孩子随你,没能继承陛下的才智,因此笨孩子就得多努力。”

王幼娘小声小气的道:“皇后姐姐说了,十岁以后也送回泾县老家,既然太上皇要亲自教育夫君的子嗣,并且表示每一个娃娃都拥有受教的资格,那么,咱家小乘风也得去。”

老王十分欣慰,不由连连点头。

然而王幼娘却支支吾吾道:“可是,可是,我舍不得,我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老王先是一怔,随即勃然大怒,厉声斥责道:“糊涂,愚蠢!”

“为父教过你,慈母多败儿!”

“如果你不舍得让孩子离开,去学他应该学的东西,那你就是害了他,将来必然有后悔的时候。”

“哭什么哭?”

“是不是要把为父气死!”

老王满脸怒容,胸口起伏不定,很显然,这是真被气的不轻。

王幼娘一向性子柔弱,被父亲训的顿时泪水涟涟,然而却不敢顶嘴,只敢低着头呜呜咽咽。

众人目睹这一幕都有不忍,于是纷纷出言对老王劝说道:“消消火,发这么大脾气作何?你瞅瞅你,连碗筷都扔地上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做长辈的太在意了会很累啊。”

重臣们负责劝说老王,皇后和妃子们则是安抚王幼娘,纷纷道:“妹子,别哭了,王大人是你父亲,被父亲骂两句有啥可哭的。”

“况且王大人说的没错,孩子就该接受应有的教育……”

“你呀,就是性子太弱!”

“不但自己性子弱,而且溺爱小孩子,这可不行呐,做母亲的不能这样。”

虽然皇后和众妃子都劝,然而王幼娘依旧委屈,继续呜呜咽咽道:“顾姐姐,绣娘姐姐,我知道你们说的对,也知道父亲他教训的有道理,可是,可是我性子就是这般哇……”

“我不求孩子将来有什么大作为!”

“我就想着能让孩子待在自己身边能时时的照料他。”

“呜呜呜,一想到他才十岁就要离开我去读书,我就,我就心里难受的很。”

顾朝露不由叹了口气,轻轻把王幼娘搂在怀里,温声道:“如果是民间的家庭,你这想法倒也没什么,可是我的妹子啊,咱们毕竟已经不是普通之家……”

“无论你自己愿不愿意,你孩子的未来都不是你这母亲能做主的。”

“他是大唐皇子,将来必然封王爵,如果小时候不受教育,长大成人之后怎么办呢?“

“让他变成纨绔么……”

“或者被你带着身边养软弱性子……”

“真要这样的话,你到时岂不是要后悔死!”

“乖,听话,别哭了,给你父亲道个歉,你看看,王大人被你气的把碗筷都摔了。”

在众人的连连劝说之下,王幼娘总算止住了啼哭,当场跪倒雪地上,向父亲承认自己的错误。

老王此时也过了气头,再加上看到闺女跪在雪地顿时心疼,于心不忍之下,忍不住伸手把王幼娘扶起来。

他眼圈也有些泛红,叹息着轻抚闺女额头,喃喃道:“女儿,莫怪为父刚才训斥你,世上的父母都一样,哪有不疼爱孩子的?”

“你疼爱你生的孩子,为父何尝不疼你这个女儿?”

“可正是因为疼爱,所以要为了孩子负责。”

“慈母多败儿,此乃是古训,什么是古训,古训就是祖祖辈辈吃亏吃出来的经验。”

“莫要再哭了,为父看了心疼,我刚才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冲你发那么大的火气……”

“唉!”

老王又叹了一声,反过来开始向王幼娘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