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想归想,终究有人不理解。
自古以来门阀最在乎的就是利益,偏偏买粮之事看不到任何好处,不但不允许伸手捞钱,而且听族老的意思是白白付出,这对于门阀而言,纯粹是吃力不讨好的举动。
因此,便有一个主脉的掌权人开口了起来,道:“大伯父,此事可以推诿不办么?”
李老头目光看似浑浊,其实隐隐闪烁着凌厉,目光直接扫了过去,盯着问话之人反问道:“你跟老朽说说,为何推诿不办?”
那人连忙起身,拱手行了一礼。
然后才解释道:“侄儿我刚才听的很清楚,替朝廷买粮属于白白付出,劳心劳力且不说了,关键是办成了也没好处。”
“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大伯,侄儿只说了吧,咱们李氏族人总得吃饭啊。”
“如此为朝廷白白付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必然会耽搁族里的各个行当,导致其它的收益全都拖累。”
“而收益一旦受到拖累,族人的日子便跟着受影响,倘若是短短时间倒也无所谓,可是您老人家刚才说的意思是长此以往……”
“这就让侄儿有所不解了,大伯您历来是最在意族群利益啊!”
对于这人的质疑,李老头似乎早有预料,但是老头子并不打算回答,仅仅是语气淡淡的说了一句,道:“你如果想不明白,那么就慢慢的去想……”
那人不由一怔,脸色明显难看起来,只不过虽然脸色变的难看,但却仍旧规规矩矩的拱手行礼,答应道:“侄儿明白了,这是您老已经定下的事,既然如此,我们这一脉遵从您老人家的决议。”
李颖达点点头,这才有所回复,语气别有深意的道:“下一次科举之时,你这一脉可以给一个名额,自己先比拼输赢,然后把名字报到族里……”
说着一停,紧跟又道:“陛下今日已经有所暗示,从今往后不再提防我族,只要孩子们尽心尽力,对大唐付出一份忠诚,那么,科举阅卷的时候不再刻意打压李氏。”
“也就是说,李氏的子弟可以凭借本领考过科举了!”
“不再像之前那一次,阅卷的时候就被剔除一旁,哪怕卷子答的再好,照样判定一个落第不中。”
哗!
顿时哗然!
整座议事大堂,惊喜之声不断。
“什么?竟然可以科举了?”
“我族除了在当初开国联姻之时,陛下纳了那一批子弟允可做官,此后便不再给予机会,这几年一个孩子也没能获取官身。”
“想不到终于,终于,哈哈哈哈,放开了啊!”
所有人都大笑振奋。
然而李颖达却用拐杖敲敲地板,声音冷厉的压下了所有人的兴奋,语带严苛道:“虽然陛下放开了口子,但是我李氏要懂得进退,即便今后允许科举能中,但我们自己要限定名额。”
“每三年一次科举,只报名二十三人!“
“不管中还是不中,绝不允许超过这个数。”
“也就是说,即便全都中了也只会有二十三人获得文位……”
“这其中,童生必须占到十五个,秀才要占五个,举人最多只允许中两人,而如果有本事中进士则只允许一人。”
“所有加起来,不超二十三。此事列为族规,任何一脉都要遵守。”
哗!
刚刚的哗然,变的更加哗然。
几乎瞬间有五六人开口,全都是极其不解的语气,齐齐问道:“为何要如此?为何要自我限制?明明陛下已经允可我族科举了啊,您老人家不是说陛下不再警惕么?”
然而无论众人如何焦灼求问,李老头的意思却丝毫没有改变,仍是语气严厉道:“二十三个,不准超过。”
“都给老朽记住了,这将是今后的族规!”
“至于原因为何,老朽倒是可以跟你们讲讲……”
“为何我李氏要自我限制,是因为我们要活一个长久。”
“每三年,二十三个人参与科举,哪怕全都能中,童生也要占据十五个名额,童生在大唐并不算官身,但却要肩负一些责任,比如,去给不识字的百姓念诵榜文……”
“因此,这对于朝廷而言乃是我李家的贡献。”
“然后,按族规可以中秀才五人,秀才也不算官身,但是可以免一份税,相应的,也要肩负一定的责任。比如,在朝廷忙碌之时必须接受衙门征召担任临时办事小吏。”
“想必尔等已经隐隐有所领悟,这也是我李氏对大唐朝廷的贡献。秀才免的那一点税,对我李氏而言无所谓,可我们对朝廷有功,因此便有了个长久……”
“再然后,举人每三年允许中两个!这是有资格当官的文位,但也正因为有资格当官所以咱们要自我严格限制。”
“孩子们呐,你们应当明白门阀士族子弟的才学有多高!”
“如果放任小辈们去考科举,百姓或者寒门肯定考不过我们,由此便会引发众怒,最主要的是以后大唐官场将会出现大量的李氏之人。”
“也许你们感觉这是个好事……”
“可老朽看到的却截然相反……”
“自古以来,门阀号称和皇权共治天下,然而你们仔细回忆回忆,能传承绵延的门阀都是什么情况?”
“不妨让老朽直接告诉你们,能传承绵延的都是聪明人!”
“倘若不知道进退,触碰了帝王的逆鳞,那么,开国帝王的屠刀从来都是不讲情面的。”
“也许帝王灭不了整个天下的世家阶层,可帝王有着轻松灭绝其中一家的力量,一旦动手,覆巢之下无完卵……”
伴随着李老头的语重心长,整座议事大堂渐渐变的寂静。
今夜这二十三个主脉当家人,几乎全都是各自一脉的精明之辈,他们不傻,很容易就听懂了李老头的意思。
尾大不掉!
威胁皇权!
这两个词汇在每一个人的脑中闪烁。
他们终于明白了老家主的良苦用心。
……
这时李老头语气变为随和,不紧不慢的再一次开口。
“每三年,二十三个名额,这是李氏所有主脉加起来的数量,但却并不意味着每个主脉都能分摊一个名额!”
“需要争抢,用贡献争抢。”
“这贡献既可以是对族群的贡献,也可以是对大唐朝廷的贡献,总之老朽定下规矩,每三年最多只允许二十三个孩子去科举……”
“这二十三个孩子出于谁家呢?有可能每一个主脉都能占一个。”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二十多支的贡献都不够,全都被某一个主脉抢了去,二十三个名额,全都出自于一个主脉……”
“关于这一点,想必尔等都同意,原因是我李氏一直这么做,以后祖祖辈辈也还这么做。”
……
【第五更送上,目前已经一万多字,山水继续写,拼一把,争取今晚再爆发一章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