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78章 再定一份祖宗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过去,次日清晨。

天晴了,雪停了,风也变的不那么凛冽,然而太阳出来之后反而更冷。

下雪不冷,化雪冷,后世科学分析,是因为化雪吸热,古人虽然不懂科学,但古人有着生活经验。

全家起了个大早,妃子们给娃娃穿上厚厚的棉衣,虽然有狐裘,但是不准穿。

这是杨一笑开国之时就定下的族规,杨氏子嗣回老家生活的时候不准奢靡,并且孩子们要自食其力,想办法在这段时间里赚吃喝。

大人也一样,也得这么做,于是全家准备去山中之城,靠着各自的本事弄到今天的粮食。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杨一笑出门之前拿出一本册子,故意高高举起,让所有孩子都看到,他假装郑重的道:“孩子们,看到没,这是父皇准备好的账本,从今天开始给你们记录……”

“挣了多少钱!”

“买到多少粮!”

“谁能让自己的娘亲吃上了热粥,谁只能给娘亲带回半口发硬的饼子……”

“父皇都会记着,到时候看看大家的成绩。”

“如果你们挣的粮食够多,让父皇也跟着混一顿吃的,那说明啊,本事大的很。”

杨一笑说到这里,看了看所有孩子,发现几个大孩子全都面带信心,小一点的则是嘻嘻哈哈的在打闹,显然认为是游戏,还不知道接下来的艰难。

他微微吐出一口气,手里的账本轻轻一挥,再次道:“父皇不会派人盯着,也不会阻拦你们的任何行径,除了偷和抢这两项不允许,你们可以使用任何手段……”

“哪怕去坑,去骗,只要能填饱肚子,那就是你们的本事。”

“现在,出发!”

他第一个抬脚,走向山中之城。

……

小京,这是山中之城的名字,从老爷子来这里养老那天起,这座城池便被天下人所熟知。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巨大的城池,仅这一城之内就生活着六万户,古代一户按7口人计算,所以这座城池有常驻人口40多万。

很庞大,很巍峨。

由于是杨氏起家之地,在古代意味着龙兴,因此不断加大投入,发展的速度令人咋舌。

此城不但有四十多万人口,而且常年有各地商贾前来,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繁华程度比燕京还高。

当年进山的小路,现在已经拓宽数次,不但把陡峭之处削平变的平坦,而且修建了能并排通行十辆马车的官道。

这笔钱不是杨氏出的!

也不是老爷子出的……

而是靠着城中交易的商税,年复一年的不断积累修建,再加上商贾们为了方便,越是大型车队越希望道路便利,因此主动捐献资金,把官道修的极为坚实。

中间并排通行十辆马车,两侧还不耽误行人行走,总宽度竟然超过了五十步,号称是当今天下第一官道。

即便是曾经的云朝京师汴梁,城门外的官道也没这么宽!

要知道那可是被称为中原第一巨城的城池……

此外还有金国的大都,南云的临安,川蜀的成都府,江南的建康府,天下五大巨城,如今排名已经变化。

曾经五大巨城,现在增加到了九座。

大唐的燕京,泾县的小京,西夏的兴庆皇城,西南大理国的大理城。

如今一共九座巨城,全都是商贸发达之地。

而大唐的燕京和小京,排名仅仅落后于第一巨城的汴梁,如果只论道路的话,小京的官道号称天下第一。

……

一家人顺着官道上山,前方矗立的便是小京。

孩子们记着杨一笑给的任务,很快便有小家伙想到了赚钱的门路。

昨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雪,直到后半夜才慢慢停下,因此官道上的积雪很厚,城中的衙门正组织百姓清扫。

有几个大型商队,因积雪无法行动, 只能原地停下,等待道路畅通。

于是,杨氏一个小家伙盯上了某个商队。

才四岁大一点的小宝儿,只见她步履蹒跚的走过去,一直走到商队的领队车夫面前,可怜巴巴的仰着头道:“求求您,给点吃的吧,我们全家很可怜,我娘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饭了……”

所有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一幕。

噗嗤!

妃子们忍不住喷笑出声。

至于宝儿的母亲唐绣娘,瞬间脸上全是涨红之色,羞的抬不起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太丢人了!

自己的小闺女竟然去做小乞丐。

堂堂大唐的宝儿小公主,母亲是四大正妃排名最高的贵妃,小家伙竟然为了一口吃的去讨饭,而且还撒谎说娘亲已经好几年没吃过饭。

别说是好几年没吃过,几天不吃就能饿死人,小宝儿还是太稚嫩了,撒谎只顾着夸张根本不管合不合理。

唐绣娘越发觉得丢脸……

然而没想到的是,杨一笑竟然面色肃然,语气颇为欣慰道:“能拉下脸面,为了活着而乞食,这便是生存的一种本领,要给小宝儿记一个满分。”

妃子们不由愣住。

这时顾朝露缓缓开口,语重心长的对大家道:“你们现在还以为是玩闹么?夫君并不是让孩子们做游戏啊。”

“夫君希望的是孩子们培养出来生存技能,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能具备活下去的手段。”

“当初夫君定下族规,至今已经五六年时间,可你们这几年一直觉的无所谓,都认为杨氏将会世世代代富贵下去。”

“今次回老家祭祖,便是趁机试一次,这不是游戏,这是杨氏从今往后的祖宗之法。”

“无论哪一代,都要这么做。”

顾朝露说着,看了看杨一笑,然后,她语气严肃继续叮嘱。

“每年用三个月时间,让孩子回故乡生活,自谋衣食,自赚吃喝!”

“挖野菜也好,吃树皮也罢……”

“实在饿极了,向人乞讨也无妨,夫君在出门的时候就说过,除了偷抢之外任何手段都可以用。”

“本宫身为大唐皇后,与夫君共开咱们这一支的族谱,今天,我也定下一个规矩。”

“凡杨氏后代之子孙,从六岁开始接受考核,每年回乡生活三个月,从六岁一直考核到成年。”

“长辈不准帮助,只许在暗中观察……”

“一旦长辈助力,便算违规之举,立马按照祖宗之法驱逐,无论母亲还是子嗣尽皆撵出杨氏。”

顾朝露说到这里时,再次看了一眼杨一笑。

她轻声问道:“夫君,臣妾这个规矩有些严厉,您如果觉得不合适,臣妾可以收回所说。”

杨一笑毫不迟疑点头,沉声道:“为防作弊,应该如此,你不用收回,并且为夫要帮你补充一点。”

他微微吐出一口气,目光有着决然,缓缓道:“凡是长辈暗中帮助子嗣,作弊通过祖宗之法考核,不但要按皇后所言驱逐家门,而且还要发书通告天下,让世人皆知,杨氏出现不守祖宗之法的人。”

“你们别怪为夫心狠,这规矩必须给后代立。”

“世上没有万年王朝,所以咱们要未雨绸缪。”

“让杨氏的孩子掌握生存技能,世世代代这么传承下去,总有一代,能用得上。”

“况且,自谋衣食乃是最好的锻炼,孩子们从小接受这种锻炼,对于他们的能力培养有极大助益。”

妃子们全都郑重点头。

唯独王幼娘的性子柔,对于孩子最为疼爱,忍不住道:“如果有孩子过不了考核怎么办?”

“夫君,顾姐姐,您二位先别发火,妾身我不是担心自己生的乘风。”

“我是担心杨氏的所有子孙后代!”

“六岁还是幼童啊,就要开始接受锻炼,祖宗之法是不是太严苛了?这对孩子们而言太不公平。”

……

然而杨一笑的决然之色十分坚定。

他看了一眼王幼娘,又看看所有的妃子,沉声道:“能力不行,不算过错,但如果不愿意参加,或者长辈帮忙作弊,那才是过错,属于触犯祖法。”

“子孙后代从六岁开始锻炼,刚开始肯定会出现过不了考核的情况,因此,这考核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记录他们每一年的成绩,作为成年之后的任用考评……”

“从六岁开始,连续十年一直都给机会,只要有一年渡过考核,便可算作为有用之人。”

“如果到十六岁还不能成功,意味着一辈子都不堪大用,那么,和作弊者一样也撵出家门让其自生自灭。”

王幼娘吓的脸都白了,颤声道:“这么狠?”

妃子们也忍不住开口,纷纷道:“这岂不是让后代活活饿死?”

杨一笑声音冷厉,这一刻仿佛绝情,语气森然道:“王朝传承一旦超过百年,皇族人口将会是庞大的数字,也许几十万人,可能上百万人,如果大多数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就只能靠着皇家和朝廷养活他们……”

“你们想一想,这是多大的开支。”

“皇族又如何?皇族不能饿死吗?”

“明明什么本事都没有,偏偏还要享受锦衣玉食,这会拖垮王朝,最终引发动荡。”

“那时候咱们这些做祖宗的肯定死了,躺在棺材里连骨头都已经烂成渣子,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上什么,难道能化作厉鬼给后代守家吗?”

“天下一旦动乱,枭雄开始逐鹿,哪怕杨氏有几十万子嗣,还不是照样被人肆意屠杀?”

“与其被人屠杀,不如早早饿死。”

妃子们想象杨一笑描述的未来,全都脸色苍白叹息不已。

性子最善的王幼娘已经哭出声来。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