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月后。

“刘老师,那我现在就去。”

何雨柱这就要走。

“等等。”

“怎么了?刘老师。”

“你填写报名申请的时候,专业方面要选择服从调剂,知道吗?”

刘丽华提醒道。

服从调剂,也就是服从安排。

她知道有个别留学生公费出国,却选择了不太利于种花家发展的专业,也是相当的遗憾。

“我知道了刘老师。”

何雨柱很快就来到招生办。

现在已经有不少学生在填申请了。

“大家填写的时候注意,意向专业后面一定要勾选服从调剂,到时候种花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会指引你们去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学生们听到招生办的老师提醒,也都纷纷点头。

他们为什么想去留学,不都是想要报效国家吗?

那自然是要服从调剂的。

毕竟现在的学生们都自诩是种花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从招生办出来,何雨柱捡到一支钢笔。

“有同学掉钢笔了吗?”

周围的那些学生都认识何雨柱这个名人,但钢笔不是他们的,都是摆摆手。

何雨柱看了看钢笔笔盖上刻着一个“颜”字。

他猜测可能是遗失者名字中的一个字。

“宋红颜,你不是报完名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哦哦,我的钢笔掉了,回来看看是不是落在了招生办。”

有女同学说话的声音传来。

何雨柱抬眼看去,便是见到一个身穿列宁装,气质淡雅的女学生疾走过来。

一边走,一边还四处找着什么。

路过何雨柱的时候,女学生看了一眼何雨柱,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明显她也是认识何雨柱这个名人的。

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女学生继续往前去招生办。

“你要找的是这支钢笔吗?”

女学生身形顿了一下,回过身,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看向何雨柱手里。

那里,正握着一支钢(aiec)笔。

“对,我就是找它,笔盖上刻着一个颜字,对吗?”

女学生有些高兴,问道。

“物归原主。”

何雨柱把笔递给对方。

“谢谢你,何雨柱同学。”

“你认识我,那我可不可以知道你的名字?”

“我叫宋红颜,是理学院大二的学生。”

“宋红颜,怪不得钢笔上刻了一个颜字,看来这支钢笔对你而言很重要。”

“是的,这支笔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母亲送我的。不过,她几年前已经走了,这是她留给我的唯一纪念品,所以我不能把它遗失了。”

宋红颜做了解释。

“那你可得保管好了。”

何雨柱母亲也是离开了多年,所以他对此更有感触。

只不过他母亲却没给他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

“我会好好保管的,再也不把它弄丢了,再次谢谢你,何雨柱同学!”

“不用客气,谁捡到都会还你的。”

宋红颜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点了点头。

随即两人分道扬镳。

一星期之后。

留学申请便是批了下来,报名的同学中,按照成绩排名,最终只选定了前二十的学生。

毕竟每年留学名额有限,除了帝都大学外,其他大学也要推荐学生。

所以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只不过,何雨柱这种学神根本没有问题,直接就通过了申请。

然后,按照流程,通过申请的人,就要去俄语预备班进行封闭式的俄语训练。

何雨柱虽然俄语过关,但为了配合流程,也去了预备班报到。

第一天入学。

他算是很早就到了教室的人,坐在最前排。

而其他人也来得很早,大家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哪里敢懈怠呢。

“何雨柱同学!”

一道恬淡的声音传来。

何雨柱便是看到一身列宁装,容貌美丽,气质脱俗的宋红颜朝他走来,然后坐在了他的旁边。

“宋红颜同学,没想到我们还能在这里遇到。”

“是啊,或许这就是咱们的缘分吧。”

宋红颜微笑道。

很快,学生们都陆续到了。

何雨柱观察了一下,这个预备班大概只有五十个人,都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

接着,预备班的老师也到了。

她自我介绍,名叫卡罗耶娃,是一位毛熊国人。

面对真正的毛熊国人,学生们都感到惊奇,一个个都一本正经听讲。

连何雨柱这种俄语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人,也都正了正色,要抓住机会纠正自己俄语中的不足之处。

一节课下来,许多人都云里雾里,晕晕乎乎。

这种高强度突击,令他们都难以适应。

但是再难,大家都要坚持下来,毕竟为了报效祖国,这个难关都过不了,还谈什么出国留学。

中午,大家在饭堂吃饭。

发现伙食居然比大学校园里面好得多。

最关键的是,这些伙食都是免费的。

他们知道,这是种花家为了培养他们这些人才,特地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知道,现在才五三年,全国物资都不算充裕,许多人还在为吃饱肚子发愁。

而这里,却是吃的管够。

足以看出种花家栽培人才的决心。

就连何雨柱这种从丰泽园出来的名厨都觉得很惊讶。

后来何雨柱才知道,上级大佬专门批示过,再苦不能苦了出国留学生。

因为他们承载着种花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吃完饭睡过午觉,又接着学习下午的俄语课。

原本,这样的生活要持续一年,不单单是语言课程,还有其他理论课程,都是为了留学打好基础。

不过这一期的学生,似乎都是最拔尖的那一批,俄语基础扎实,学习速度惊人。

其中便以何雨柱为突出代表,其他的还有宋红颜等人,只不过何雨柱比起其他人,也都是断层式的领先。

许多知识只要过一遍就会了,而其他人则是熬更守夜,下了大工夫,却还是赶不上何雨柱。

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何雨柱只是特例,大多数人进度相差不大。

这样的封闭式集训进行了三个月,所有人都通过了俄语口试,理论答辩等等,预备班终于迎来了毕业。

“何雨柱同学,你是我带过最杰出的学生,希望你在我们毛熊国能够学到你想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