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呀!”
“进攻!进攻!”
就在第二天早上,朝阳刚刚洒下第一缕光辉,饶安军便如猛虎下山般发起了猛烈进攻。
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们的喊杀声汇聚成一股激昂的洪流,冲向房子城。
饶安军的投石车再次轰鸣作响,比昨日更加密集的石块如暴雨般砸向城墙。
城墙在这一轮攻击下摇摇欲坠,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八牛弩也火力全开,粗壮的弩箭精准地射向城楼上的赵国守军,将他们的防御阵型瞬间打乱。
攻城车如钢铁巨兽一般,不顾一切地撞击着城门。
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城门在反复冲击下终于不堪重负,“轰”的一声巨响,城门轰然倒塌。
饶安军的士兵们高呼着口号,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牛翦的军队拼死抵抗,但饶安军士气正盛,一路势如破竹。
饶安军的长枪兵组成紧密的方阵,如利刃般插入赵军防线,所到之处赵军纷纷败退。
刀盾兵则紧密配合,为长枪兵提供掩护,同时寻找机会斩杀落单的赵军。
牛翦看着防线逐渐崩溃,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
在这仓惶之间,他当机立断,决定退守柏人城。
“撤退!撤退!”
牛翦一声令下,赵军如潮水般退去。士兵们神色惊慌,脚步凌乱,再也不复往日的严整军容。
断后的部队手持长刀,竭力抵挡着饶安军的追击,然而饶安军攻势猛烈,如饿狼扑食一般,每一次冲锋都让赵军的防线摇摇欲坠。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受伤的士兵们拖着血迹斑斑的身躯,艰难地跟随大部队撤离,有的实在支撑不住,便倒在了路边,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惨烈的战场上,将一切都染成了血红色,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这场惨败而悲泣。
牛翦骑在马上,焦急地指挥着部队,大声呼喊着稳定军心:“不要慌!有序撤退!”
但他的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上显得如此单薄,士兵们只顾着逃命,哪里还听得进去。
……
日暮时分,他们终于撤回了柏人城。柏人城高大的城墙在昏暗中显得格外阴森,城门“轰”的一声关闭,暂时将饶安军暂时阻挡在外。
牛翦疲惫地下了马,走进城中。
城内虽然早有人接应,但也一片混乱,士兵们横七竖八地瘫倒在地,有的在痛苦呻吟,有的则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仿佛还未从刚才的惨败中回过神来。
牛翦强打起精神,立刻下令统计战损。
不一会儿,传令兵面色凝重地前来汇报:“将军,此次战败,我军折损兵力近三分之一,诸多精良兵器遗失,粮草辎重也在撤退途中被饶安军焚毁大半……”
牛翦听着汇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望着城内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满是苦涩与忧虑。
这一场大败,让赵国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而接下来在柏人城的坚守,又谈何容易。
城外,饶安军扎营的灯火星星点点,如同猛虎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柏人城,随时准备给予赵国致命一击。
景程率领大军在柏人城外安营扎寨,营地内一片忙碌景象。
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搭建营帐、安置兵器、喂养马匹,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一张张充满斗志的脸庞。
景程端坐在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这时,大牛快步走进帐中,单膝跪地,神色严肃地汇报:“家主,各方消息已探明。
秦国军队已行至武安,距离此处尚有百里之遥,魏国军队抵达了荡阴,离我们也不算远了。”
景程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问道:“那楚国那边是何情况?”
大牛抬头看了一眼景程,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慨,说道:“楚国虽未直接派兵援赵,却在背后捅刀子,派军攻打我齐国侧翼。匡章将军已收到消息,正率部奋力抵抗。”
景程目光如炬,站起身来,在帐中来回踱步。
帐外,夜风吹过,营帐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复杂的局势而呼啸。
“楚国此举,实在阴险。不过,匡章将军勇猛善战,定能守住齐国侧翼。”
景程停下脚步,眼神坚定地说,“至于秦魏联军,他们以为合兵一处便能威胁到我?传令下去,加强营地戒备,不可有丝毫懈怠。同时,密切关注秦魏联军动向,一旦他们有所行动,立刻来报。”
“是!”
大牛领命正欲离开,景程又叫住他:“再派人快马加鞭去给匡章将军送信,告知他务必坚守防线,待我解决赵国之事,便回师支援。”
大牛应道:“是,家主!”
随后迅速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大帐,消失在夜幕之中。
景程望着大牛离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盘算着战局。
烛火跳动,将他坚毅的面庞映照得愈发冷峻。
“看来要速战速决了!”
景程目光如电,紧跟着就把手下的主要将领全都叫来。
众人到来之后,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传令下去,明日继续攻城!把咱们的秘密武器用上,务必一鼓而下柏人城!”
将领们听闻,眼中闪过兴奋与决然,齐声领命,声音在大帐内回荡,充满了破城的决心。
一夜无话,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清冷的晨风吹过营地,撩动着军旗猎猎作响。
景程大军已有所动作,营帐中涌出无数士兵,迅速列成整齐的方阵。
投石车、攻城车等器械被缓缓推至阵前,士兵们神情严肃,手持兵刃,寒光闪烁。
云梯被架起,如同一根根指向柏人城的巨指。
景程身披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冷峻地望着柏人城方向,身后大军军容严整,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攻城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