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元亨利贞吉 > 第145章 重新开始的美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吃过早饭,原道中把年轻力壮的都叫到一起,让他们自由组合,到附近去走走转转,熟悉一下环境,看看哪里适合长久居住,选他十处八处,大家一起商量着裁定。

人们听了十分欢喜,议论纷纷的各自去组队了,郭大鹏和郭小鹏躲躲闪闪悄悄的往矮梁山上走,被元道中看见,立马叫住了:“你俩忘东西了?”

“没有啊!”郭大鹏赶紧解释。

“那你回去干什么?”元道中又问。

郭大鹏假装无辜的说:“不是,去转转嘛!”

元道中笑了,说:“那你往山上走啥,房子能建山上?”

然后对所有人说:“大家不要往山上去了,找那种方便吃水种地的地方。”

“好咧!”人们答应着走了。

郭大鹏无奈,原本想去偷吃点甜果呢,这算彻底无望了。

老人们也不闲着,他们有自己的事,在白马县的时候,各种物什都丢了,逃难的路上用不着,现在又要重新生活了,家具越多越方便,编篮编筐不亦说乎!

贞一平和贞天祥是最受欢迎的,木匠的活都会干,木匠不会的活也能干,桌椅板凳是基础,水桶马车才是真本事,那灶台啥的就不用说了。

娘们也有娘们的事,除了带孩子,就是到附近看看有没有可以食用的野菜野果,指望老爷们做饭根本不行,可着一顿造早饿死了,随便加点就能多对付一天,过日子还紧着呢!

元道中带着刘正泰最后出发,他们准备爬到高一点的山上去,对这个地方有个整体印象,以后办事也方便,可是昨天刚下了雨,增加不少难度,但是为了尽快安定,他们只能迎难而上!

山上的果子还真不少,但都是成片的,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永远也吃不够,可对刚吃饱的人来讲,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何况又这么炎热,在密不透风的树林深处,一点食欲都没有。

一连逛了三天,元道中根据搜集来的地形信息,终于选定了一处坐北朝南,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别说他们四五百人,就是多十倍,也足够住了,而且周围都是大块的平整土地,再往前是一条小溪,水是瀑布那边过来的,这样一来,吃喝不愁了。

接着是建房子,元道中最怕的是乱,像在白马县里,寸土寸金寸寸难,没有一个胡同不拐弯的,走着走着就走到别人家院里去了,不仅不方便,风水上也是大问题,所以这次他规划的像豆腐块,房前房后房左房右,留出足够的空间,每条道都畅行无阻,什么叫风水?风能过水能流,这就叫风水!你要是挡住风堵住水,早晚出大问题!

山里地基最好打,只管放石头,反正山上多的是,顺便地上也铺一层,平整过后走起路来踏实干脆,比皇宫里都得劲,就是进度有点慢,元道中看了直着急。

还是贞天祥后生可畏,他跟父亲贞一平研究了两天,然后来找元道中,开门见山的说:“元大人,我有个建议!”

元道中最喜欢的就是建议,高兴的说:“来来来,你说我听!”

贞天祥觉得直接建房太慢,而且石头垒起来的比较湿冷,尤其是第一年,估计冬天一来能把人冻哭,不如直接建木结构的房子,一是快,二是暖和,三是外面还可以继续砌石墙,这样一边建设一边住,两不耽误还快,何乐而不为呢!

元道中觉得好,这山上不仅石头多,树木也不少,砍了拉过来建房子,再晒上一半个月,那住起来才舒坦呢!虽然石头垒起来慢,但只要能住进去,时间拉长点也无所谓,就这么办!

于是在贞一平父子的指挥下,先在石头打的地基上架梁,把房子的框架支起来,然后往里填木头,不到一天就完工了,人们看着房子发呆,头一回见有点新鲜。

元道中指着新房子问:“天祥,这房顶是不是太大了?房檐也长!”

贞天祥笑着说:“不大,将来还要加一层石墙呢!”

“哦,对了!”元道中很满意,开始分工建造,就按照这个样式,一口气建了两百座,山里的树也越砍越远了,石头也越搬越高了。

有了住的地方,吃的也开始紧张起来,元道中还想打野牛群的主意,可是那个山洞太小了,分成肉带进来放不住,几天就坏了,即使挂在瀑布的下边,极限也就是十天。

“非得有活的进来不可!”元道中带上人奔扑石头岗,贞天祥负责凿宽石洞,刘正泰负责狩猎野牛,而且要活的。

秦世亨的差事最美,带着李伯雅等娘们去摘果子,她们的目标是把果树都栽到房子后面去,那些盖房子砍掉的树坑,几乎把半个山坡都荒芜了,干脆用果树填上,今年不发芽还有明年,日复日年复年,早晚变果园。

钱百利和吉无咎则在大本营负责分配家具,每家每户一模一样,这样有趣的小生活钱百利从来没见过,到处透着新奇。

吉无咎就嫌弃无聊,一天不到就跑走了,跟着一群年轻人不知道鼓捣什么,等到元道中有一天回来,进去一看我的天,吉无咎竟然打了一口井出来,那水哗哗的,而且贞一平给做了辘轳,还盖了个亭子,真是一劳永逸啊!

其实这里的每个人,他们都深深的知道,远离红尘是非易,营造幸福生活难,要想下半辈子,子孙后代生活安逸康健,从他们此刻开始,就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而且每个人都要积极充满正能量,不惧艰险勇于奉献,所以在做事情上,都能投入饱满的热情,毕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珍贵的。

元道中认为师出有名才能战无不胜,他们来到这个地方,也得有个说头,于是商量着给取个名字,有的说叫幸福村,有的说叫逍遥店,还有的说叫桃园坞,不一而是。

后来钱百利说,不如叫唐村,我们仍是唐朝人!

有人就说不行,唐朝都灭了,再说了我们来这不就是避世的吗?精神上也要远离世俗!

争来争去没有统一,吉无咎说太伤脑筋了,还是“幸福村叫着直白也好听!”就一致通过了。

其实都避世了,还伤什么脑筋!

元道中又说还得建个祠堂,这叫有过去才有未来!

贞天祥说还得建个庙,这叫上有天下有地!

刘正泰说建个学堂吧,我儿子快该念书了。

秦世亨说光学文不行,还得练武,咱们幸福村将来人人都会舞刀弄枪。

钱百利说还得建个钱庄,不然拿东西换东西么?

李伯贤说医馆呢?谁还没有个伤风感冒!

郭小鹏说不养牛吗?不养羊吗?鸡鸭鹅呢!

。。。。。。

光开会就开了三天,元道中粗略一算,这至少还得再建三十套院,一二百年后,这就不能叫幸福村,该叫幸福镇了,甚至将来得叫幸福县,幸福府,乃至幸福国了。

得咧!照单子开干,想象是美好的,按着想象一项一项干,将来必定也是美好的!

房子建好了,地也开耕了,连野牛都有了,现在缺的是良种,没有主粮,每一天都是挑战,可是种粮在路上都被吃干净了,只有再回去采购,也就是说,想长久的在这里生活下去,就得再入一趟世俗不可。

元道中思考了很多天,大家都是九死一生逃出来的,再回去出个意外怎么办?就算不出意外,这份罪,谁还愿意受呢?真是左右为难!

秦世亨没注意这些,他决定办一件大事,就是和李伯雅成亲,虽然没有美味佳肴,没有美酒香烛,但是有洞房就成,他已经等不及了。

人们听了都说好,很久没有热闹一场了,再怎么难,只要有新的家庭,就预示着兴旺,预示着未来,所以群策群力,变着法子祝贺,倒也有模有样。

这是幸福村的第一场婚庆,势必要流芳百世的,所以贞天祥特意给他们立了一个碑,书写了幸福村的第一桩婚事内容,并放到祠堂里,预祝幸福村人丁兴旺!

虽然物资贫乏,但是人心向善,所以乐得逍遥,人们边庆祝边劳作,这是他们在白马县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

元道中被耽搁了好多天,眼看天气越来越凉,再不赶紧出去走一遭,误了播种的农时,连西北风都不够喝了。

再说了,大雪来了必定封山,晚一步可能就回不来了,那时进退两难,怎么办?元道中真是愁死了!

这一天,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兮易水寒,反正秋天是来了,元道中实在坐不住了,他掐指一算,这一趟快则月余慢则俩月,毕竟是轻车熟路,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绕,速去速回,兴许不会出什么乱子,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马上去找钱百利,准备让他守家,毕竟他武功底子稍薄,不曾想正好相反,钱百利挤破头也要出去跑一趟,真是意外之外的意外!

安全起见,元道中还是不想让钱百利冒险,老钱也看出来了,但是在他说了一句话后,元道中立马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