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元亨利贞吉 > 第152章 白马县的没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黄河里出来,船夫骂骂咧咧的荡走了,人越远声音反而越大!刘正泰觉得有些吃亏,又没法去理论,只能望着背影发狠。那秦世亨上了岸骑马便走,既不管船夫,也不管鬼头鬼脑的人,一路绝尘向东。

大约走了一百多里,突然出现无数逃难的百姓,经过询问得知,大量的军队正在渡黄河由北而来,人们怕极了抢掠,收拾大小包袱望风而逃,只有秦世亨三人逆行于人群之中。

天刚擦黑的时候,果然看见乌压压的军队将整个河岸都站满了,元道中是见过大世面的,可是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马,他还是忍不住张大了嘴巴,挥鞭断流,流血漂橹,原来都是真的,这仗打起来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敢叫天地换颜色!

刘正泰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失望的说:“此路不通!此路不通啊!”

秦世亨听完哈哈大笑,豪言道:“随我杀入千军万马,给元大人趟一条路出来!”言罢纵马而下,向着乌泱泱的人群冲去。

刘正泰还没来得及反驳,看他义无反顾气势无敌,于是紧拍马屁跟了上去。

元道中虽心有戚戚然,但容不得他多思多想,时机稍纵即逝,只能抽出大刀撵了上去。

三人如同一支穿云箭,在“乌云”深处摧枯拉朽,一路势如破竹,动作行云流水,就像彼此绝缘似的轻轻划过,不多时便冲出蠕动的人群,向东跑走了。

直到看不见人影,三人才停下来,刘正泰情绪激昂频频嗟叹,元道中一脸的不可思议,秦世亨则累得气喘吁吁,这完全是刀尖上跳舞,有点儿戏了,要不是军队正立足不稳士气涣散,连象征性的阻拦都没有,只怕他们早已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打尖过夜,跋山涉水,秦世亨的走法与众不同,不仅考验人和马的忍耐力,还有冲锋陷阵的魄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专注力,窥斑见豹的机警力,他们就像南方归去来的燕子,匆匆而过不留痕迹。

到了第十天,一个熟悉的小山包出现在眼前,刘正泰感慨万千,那里埋葬着七十多口人,是他亲手完成的,还有狗血,桃木剑等等,自从张家惨案发生后,白马县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国运不济,家运不兴,真是人间凋零啊!

元道中望着远方的城墙,那是他心心念念的家乡故居,还有数不尽的亲邻好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好似经历了沧海桑田,这里既熟悉又陌生。

西城门只剩下一扇,还被火烧过,城墙断壁残垣,豁口处像一道道没有门的城门,要不是挂着半扇木板,实在是分不清昔日万泽贤坚守的城门在哪里。

城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火烧的痕迹,房屋不是被掀翻就是被火烧漏了,从远处一看,白马县就是一座大的城墙围着一群小墙,小墙里面还包围着更小的墙,像一座残败的迷宫!

没有人烟,却见白骨皑皑!几万人的大县城经不住战火的摧残,锐减到不足万人,元道中离开后,连这几千人也消失了。唯有从水沟里钻出来的老鼠,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嗅东嗅西寻找食物,它们在白骨中穿行,在街道上就餐,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西城是白马县最繁华的区域,金宝山在这里挣下万贯家财,也为白马县立下大功,可随着权利的争夺,世道的混乱,如风卷残云摧毁一切!

县衙?没错!这是一座城最后的脸面,也是最后的倔强!元道中快马扬鞭,向县衙急速驶去,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县衙损毁的更为严重,连大门都没有了,衙墙有的向里边倒,有的向外边倒,进出很是方便,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

县衙大堂空空如也,武忠廉坐堂的桌子也不知去向,窗帘上挂满了蜘蛛网,一直延伸到屋梁,白茫茫像打了霜一样。可惜,只需要一场雨,它们就会化为乌有,如同白马县。

后衙是武忠廉家眷所在地,武县令曾经在这里请他喝了无数次酒,但元道中没醉过一次,武大人的酒量始终没有练出来,他虚胖的太狠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喝一点。

元道中知道这里肯定没有人,他还是忍不住继续往里走,突然,脚下踢到了一块木板,像是一个灵位,没错,他拿起来一看大惊,只见上面写着:考父武忠廉县公之灵位!

武忠廉?武大人死了么?

元道中从入城的那一刻就期盼,希望武忠廉还守在县衙,不管谁当权执政,他都能成为一个好的县官,可是,武忠廉确实还在,只不过留下的是他的英灵,白马县连同县衙,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没有想到,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偌大的白马县生灵涂炭,几万人消失殆尽,亲朋挚友阴阳相隔,有的幸运逃离,有的英魂不远!

元道中将武忠廉的灵位摆好,又点上蜡烛拜了几拜,当初若是听他一言,何至于此!哎,真是痛煞小弟也!

从县衙出来,绕到南城寻看了一遍,又往东门去,竟没有看到一个人,也许都逃离了吧。他元道中是第一批,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他在这一路上,无论是往东还是向西,都有许多人在路上,远离家乡投亲靠友,找一个可以生存的地方,重新落地生根。

白马县是消失了,但是白马县的种子已经播撒大地,等待新的王朝诞生,然后雨后春笋!

元道中带着沉重而复杂的心情准备离开白马县,忽见东门外走来一个奢华的队伍,光仪仗队就有上百人,吹吹打打甚是热闹。

在战乱的年代,这样招摇过市的官很少,元道中站在城墙上正准备走,忽然被两个字吸引了,只见上面写着“碧天”,有些熟悉,嗯,好像还很熟,于是问刘正泰和秦世亨,都说不记得了,忽然秦世亨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了,那个张长卿自立为王,封了个什么号?”

元道中一想对啊,张刺史自封“碧天大王”,难道这是他的仪仗队?从韦县而来,莫非要去滑州?一定是的,元道中自语道:“碧天大王张长卿!”

秦世亨听完心头一震,双眼死死地盯着即将进城的队伍,他还有一件大事未了,要不是这次跟元大人回白马县,他几乎都忘记了,可是,下面这么多人,他怎么才能得手呢?

队伍中有个十六抬大轿,这是王侯的规制,秦世亨知道某人在里面,也是他袭击的目标,可是周围的兵丁太多了,他还没冲到轿子边,人家十六人抬的大轿早就跑走了,咋么办?

他们好像知道白马县没有人似的,毫无顾忌的走进东门,拐向南往滑州的方向。

那顶大轿正快速的行进,眼看到了东城门下,秦世亨心急火燎,冲下去自知不敌,还会打草惊蛇,甚至连累了元道中和刘正泰,一杆枪太过薄弱了。

突然,他看见东城门上还有半个城门楼,这是贞天祥父子修的,用来对射城外的军兵,后来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如今只剩下半堵墙头,他用肩扛着试了试,城楼纹丝不动,又用枪抵住墙根,也只晃了一晃,他忍不住埋怨道:贞天祥你修的也太结实了吧?

元道中看着秦世亨的一举一动,又见大轿即将到来,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也凑上来帮忙,要说这白马县,真是吃了张长卿不少的亏!

通过两人的功力,硕大的墙体开始摇晃,秦世亨心里终于有了底。

刘正泰更加明白,他都恨透张长卿了,从刺史开始就恨,到碧天大王就更恨了,于是他站在城墙边上,指挥两人下手,等到十六人的大轿刚进城门露了头,连忙摆手推墙。

可是无论三人如何使力,残缺的城门楼始都终纹丝不动,眼看大娇就要走了,秦世亨急得直打转。

忽然一阵阴风吹过,轿夫们被迷了眼东倒西歪,摇摇晃晃走不动。

那城门楼被风一刮,顺着城墙自由落体而下,正砸在轿顶上,顿时人群慌乱惊叫四起,抬轿的人四散奔逃,仪仗里号也不吹了鼓也不敲了,大家以为受到了攻击尽皆逃命。

秦世亨想要去看是否得手,却被元道中拉住了,带着两人顺着城墙往北,悄悄逃走了,留下慌乱的队伍开始包围东城门内外,并快速的清理落墙,搭救碧天大王!

城墙高低不平,又太多缺口,三人只得下了城墙一路向北,走到北城又往西。

秦世亨终无憾事十分快意,于是笑着对元道中说:“元大人,直奔幸福村?”

元道中已心无挂碍,笑道:“然也!”

两人都很高兴,唯有刘正泰担忧的说:“咱们还是快些走吧,晚了我怕有事发生!”

“不会!”秦世亨说道:“他们这会正忙着救人呢!”

“对,这是上天的惩罚!”元道中觉得不会有人看见,自然就是上天所为。

刘正泰连忙解释:“哎呀,我说的不是这个。”

元道中急忙问道:“那你说的是哪个?”

“我说的是郭大鹏!”

“郭大鹏怎么了?”

“因为郭小鹏嘛!”

“又管郭小鹏什么事?”

“还不是因为那个王梅香嘛!”

“跟王梅香有什么关系?”

“李三娘跟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