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兴亡云烟事 > 四十五 余庆应难庆 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玉道:“老师放心,这二百人,个个都是跟着弟子身经百战的壮士。不敢说能以一敌百,但对上金吾卫那些乌合之众,以一对十是不在话下的。陈太尉执掌天下兵马,我又负拱卫梁都之责,我二人联手发兵,区区一万金吾卫,实在不值一提。我说九成胜算,实是不愿老师说我狂妄罢了。”

陆纶冷笑道:“你莫诳我不知兵。你二人纵有百万大军,进不得梁都也是枉然。否则你如何以二百亲兵去对那一万金吾卫?”

秦玉笑道:“老师执掌户部十年,竟日为大军供给钱粮,谁敢说老师不知兵?老师说的也是最为要紧之处,是以今夜我只打开梁都城门,便是大功告成了。我并非要与一万金吾卫对阵,岂非有九成胜算?”

陆纶道:“罢了,你几个人已谋划多日了,想来也是成竹在胸了,我也不必多言。你说这几个人,你麾下两个制司我不甚相识,程无患虽进都只三年,却是整日去户部的,我岂能不知?这人极擅察颜观色、随机应变,心思也是极为灵巧,你与此人相交,要多留心,莫被人算计了去。”

秦玉道:“程无患在军中以计谋百出着称,但他待弟子却是极真心的,断不会算计弟子,老师放心就是。”

陆纶点头道:“至于陈崇恩,当年他做都统制使之时我便与他熟识。如今他位极人臣,做到了禁军都太尉,性情却未有大变。他知礼守节,能不居功自傲,听闻在军中也能从谏如流,不飞扬跋扈,这都是他的长处。但此人心机深沉,深藏不露,又心雄万夫,包藏野心,若是统兵征战是上佳之选,但若是理政,只怕并非善事。你与他结交过深,也要多思退路才是。”

秦玉沉思良久,方道:“老师看人是极准的,所论也是极当,但这二人与弟子皆是倾心结交,并无二心。况且今日共谋大事,也不容二心。”

陆纶道:“你所说甚是,今日之事,确是不容二心。璧城,你等今日起事,所说‘清君侧、除奸佞’,是哪个提出的?”

秦玉道:“这六个字,最先是弟子说出的。”

陆纶道:“你可曾想过,今日之事若是成了,洪福授首,洪庆伏诛,君侧既清,奸佞已除,其后再要如何?”

此事秦玉却从未想过,闻言默然,思量有顷才道:“今日事成,陈太尉大权在握,再无后顾之忧。然文有崔默之,更有二位相公在,陈太尉也不能独揽朝政,不过独掌兵事而已。那时当今退居深宫,陈太尉、崔左丞扶持太子理政,我郑国当又是一番振作。”

陆纶道:“当真能如此么?”

秦玉道:“老师以为不会如此么?”

陆纶道:“今日事成,陈崇恩带兵入宫,便再非功臣,而是权臣了。那时陈崇恩若有心让权便罢了,若是无心让权,以袁宜直、宋信言,并崔默之几个文人,如何在他眼内?便是太子殿下,也不过傀儡而已。”

秦玉迟疑道:“陈太尉...当真会如此么?”

陆纶道:“璧城以为不会如此么?”

秦玉顿住,忽地抬起头,目视陆纶道:“老师,若当真如此,也未尝不可。陈太尉当国,必能修戈养民,振我国威,以致征伐南北,一统天下。若能早些扫平六合,使百姓免去战乱之苦,天下不再兵连祸结,这番功德,在郑国天子,或在陈崇恩手中,又有何不同?”

“老师,弟子以为,纵然陈崇恩有心大位,只须他造福黎庶,便不为不可。本朝太祖武皇帝便是先朝武将出身,以先朝兵马起兵篡位,得了郑国江山。本朝太祖使得,陈崇恩如何不使得?方今天下各国,哪一个不是如此得国?陈崇恩德才兼备,当得此任。”

陆纶呵呵笑道:“好,好,我不过白嘱咐你。只须你心中清明,识得陈崇恩面目,便追随他打天下,也是你的一番功业。酒菜已冷了,你去唤人来热一热再吃,却不能饿着肚子去打天下。”

天近子时,陆纶仍不肯去睡,秦玉道:“老师去睡罢,何苦与我干熬?等明日一早老师睡醒,等我报捷便是。”

陆纶道:“你在外以命相搏,我如何能睡得着?待你去了,我便在此等你消息,还有《世说新语》之《雅量》佐酒,岂会仍有困意?”

秦玉道:“虽是如此,却只怕老师熬夜伤身。”

陆纶笑道:“只这一夜是无妨的。你不必惦记我,只管去忙你大事便是。”

秦玉道:“老师厚望,小儿辈不敢负,定可大破贼子,老师亦勿念。”

忽听院外脚步声并铠甲碰撞之声响起,然那人自进了院门,便即小心翼翼,蹑手蹑脚起来,脚步声轻了许多,铠甲“叮当”之声也只间或响起。却是秦玉早已吩咐,恐惊扰陆纶之故也。

秦玉向外望去,见一个人影徐徐穿过竹林,现在眼前,却是洪钟。洪钟在阶下三尺外站住,压低嗓音施礼道:“都司。”铠甲却仍碰撞出声响来。

秦玉看向陆纶,尚未开口,陆纶已道:“去罢。”

秦玉点点头,仍未说话,起身出屋,立于阶上,道:“何事?”

洪钟道:“禀都司,出去探查的斥候已回来了,街上已没了人,金吾卫巡哨的兵丁才过去。但这里临近禁卫军衙门,只怕半个时辰便能转回来。众兄弟都已准备好了,只等都司下令。”

秦玉道:“将士们都吃饱了么?”

洪钟道:“都司放心,都吃饱了,酒也一人吃了一斤,只等厮杀了。”

秦玉道:“好,取我铠甲来。”

洪钟却有些迟疑,道:“都司...吩咐,不得扰了陆尚书,是以末将命人备好铠甲兵器,在院外等候。”

秦玉道:“无妨,送进来罢。”

洪钟应了声“是”,却不敢高声叫人,便转身快步出院,身上铠甲仍不免叮当作响。不一时两个亲兵捧着全副铠甲兵器进院,秦玉下阶,亲兵服侍披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