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巧妙地利用了二十四万大军收复云南的这个绝佳契机,借鉴了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策略,来对付这些盘踞在云贵地区的“土皇帝”们。
不过,沐英也深知,要想让这个计划顺利实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前方的战事必须进展顺利。
只有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能确保他们对云贵地区的掌控力,进而使得这个计策得以成功推行。
听完了刘璟的解答,沐英心中的疑虑如被阳光驱散的晨雾一般,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面带微笑,将那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三国志演义平话本》轻轻放回刘璟面前。
“小刘军师,请下令吧!”沐英挺直身子,声音洪亮而坚定,透露出对刘璟的信任和对接下来行动的期待。
刘璟微微颔首,然后俯下身去,双眼紧紧盯着那张迷你地图。
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在他的眼中逐渐清晰起来,仿佛变成了真实的山川河流。
他的手指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了镇远城的位置。
“镇远城,”刘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它恰好位于湖广进入贵阳的必经之路上,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阻挡着我们的后方。
而镇守这座城池的,正是昭勇将军顾成。”
刘璟顿了顿,接着说道:“顾成不仅是贵州都司指挥同知,还兼任了镇远卫、兴隆卫、偏桥卫、平溪卫、清浪卫、铜鼓卫的指挥使。
可以说,他一人身兼数职,手中掌握着三万多的军队,这无疑是朝廷安插在我们背后的一颗钉子。”
“而且在关键时候,这颗钉子,很可能会化身成一把夺命利刃,从背后直插在我们的腹心!”
沐英的眉头微微一皱,显然意识到了顾成所带来的威胁。
但刘璟并没有给他太多时间思考,继续说道:“更为重要的是,镇远城内的粮仓,储备着一百多万石的军粮。
这可是我们目前最急需的物资啊!”
刘璟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在了沐英的心上。
他深知军粮对于军队的重要性,而镇远城内的这一百多万石军粮,无疑是他们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
刘璟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沐英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话中的深意。
刘璟的意思很明显,不拔掉顾成这颗钉子,要想完全摆脱朝廷的控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沐英深知刘璟的担忧,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主动请求前往镇远。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末将愿往镇远一行,若不能生擒顾成,末将甘愿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您!”
刘璟对沐英的勇气和决心表示赞赏,但他还是不放心地再次叮嘱道:“沐将军此去贵东,行事必须格外小心。
尤其要警惕思州府的田氏家主田琛,他可能会借着铜仁矿山的事情,借机制造麻烦!”
沐英在贵州驻守了好几年,与当地的大小土司都有过交往,对他们的情况非常了解。
他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向刘璟保证道:“军师尽管放心,那田琛不过是个不自量力的小角色。
若是他不知好歹,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顺势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我第一个就先拿他开刀!”
沐英的这番话可不是信口胡诌,而是有着十足的底气。
毕竟,贵州的四大土司中,除了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的两位当家土司夫人明事理、识大体,主动选择弃暗投明、归附大明外,其余的两大土司——思州田氏和播州杨氏,可都是被沐英以绝对的武力给硬生生地打服的!
刘璟听后,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废话。
毕竟,对于贵州当地那错综复杂的局势,恐怕没有人能比这位征南右副将军沐英更为了解了。
沐英的目光缓缓转动,最后落在了李文忠的身上。
还未等刘璟开口,李文忠便迫不及待地自告奋勇道:“小刘军师啊,你只需给我一万兵马,再给我七天时间……哦不,最多三天时间,我定能将整座播州城给你拿下!”
如今的播州杨氏家主杨明,犹如惊弓之鸟一般,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惊恐万分。
李文忠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他认为只需派遣一万兵马在播州城下列阵佯攻,如此浩大的声势,恐怕足以将杨明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吓得魂飞魄散。
然而,当李文忠将这个提议说出口时,刘璟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李文忠见状,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实在想不通刘璟为何会放弃如此绝佳的机会。
刘璟见状,耐心地向李文忠解释道:“下官之所以定下扶立杨炯幼子、分化播州杨家的计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以免引起贵州其他土司的警觉和戒备。”
李文忠听后,仍旧有些不解,追问道:“可是,如今,播州杨氏已如没牙的老虎,实力大减,我们正好可以趁机一举拿下整个播州,这难道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刘璟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上一次,播州杨氏为了表示对朝廷的恭顺,主动将他们的护卫和私兵都交了出来。
可如今,若是我们没有正当的理由,就贸然灭掉这样一个守规矩的土司,那后果将会如何呢?”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不仅会让贵阳城内两大土司的安夫人和宋夫人对我们产生看法,认为我们是不讲道理、肆意妄为之人。
更严重的是,如果因为这件事,导致二位夫人与我们产生隔阂,从此离心离德,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了吗?”
说罢,刘璟稍稍提高了音量,强调道:“而且,调兵的兵符,并不在下官身上啊!
就在不久前,下官已经将征南将军的印信和兵符转交给了傅将军。
所以,即便下官有心,也无力调动大营里的一兵一卒啊!”
李文忠与沐英有所不同,他虽然也参与军务,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参赞,并没有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力。
然而,对于像李文忠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油条来说,这种看似棘手的问题,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