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代末世,家飘药香 > 第452章 看望明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书院离傅家有点远,明志赶着车大概走了两刻钟的功夫才到了书院门口。

明志站在门口听了听,里面只有朗朗读书的声音,想来是正在上课。明志转身回到骡子车上坐着,扭头与玉娘说道:“这会儿正在上课,咱们等一等。”

玉娘估摸了一下时间,“也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中午看明学能请个假不,咱们带他出去吃个饭,还能坐着说说话。”

明志想想也对,“行,那我去和门口的人说下,下课了请人家去喊一下明学,别让他去吃饭。”

说完,明志又跳下车,轻轻敲开书院的大门。很快从里面出来一个干瘦的老头,明志之前来送明学上课,见过几次,认识。

明志说明来意,老头点头答应,等下课他会和夫子先说说,夫子同意就会让明学出来。

明志谢过老头,才又回到车上,与玉娘简单说了句,“说好了,等下课明学夫子同意了,明学就能出来了。咱们等一等。”

“嗯。也不知道明学在这里读书瘦了没?”玉娘关心的问道。自从明学来读书后,玉娘就出门去江南府,算起来也有半年不见了。

明志笑道:“读书哪有不辛苦的。若是能容易读成,这人人不就都能读了。咱们村里现在开了学堂,村里的孩子都能去读书,可是读书苗子的也就那几个,大多数也就是为了能认个字而已。”

玉娘昨儿下午才回来,今日一早就到了县城,村里的变化还都不清楚,这会儿听到明志说起高兴的不行,“真的吗?那太好了,村里读书人多了,总能出几个有能耐的,村里的日子慢慢就好了。”

“是呀。听说里正今年还要把祠堂好好翻新一下,将来要真的再出几个能人,这祠堂还要大。”明志笑着说道,现在他们家也被写进祠堂族谱里。

玉娘点点头。这个时代的人对族谱很是重视,这是根源,不能丢,不能忘。

明志又说道:“玉娘,还有,砖厂也开始卖钱了,从今年咱们村附近的村子回来不少人安家,砖厂就有了收益。”

“是吗?还真都是好消息。那回来的人都是哪里的人?”玉娘更好奇这些人从哪里来。

明志道:“听说是南王爷打下的一些地方的穷苦人,咱们这里连着灾年,人都死的快没了,就把这些人驱赶到咱们这里过日子。”

玉娘点点头,“那这些人愿意吗?背井离乡,他们不会有怨气吧?”

明志想了想几次与那些人打交道的经历,缓缓说道:“我看他们还是愿意的,他们来这里免费分了地,官府好像还给他们安家的银子,所以他们才有钱买砖盖房。”

“南王爷这政策还真不错,看来将来也会是位好皇帝。”玉娘觉得这项措施很好,有了人经济才能发展起来,经济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

明志看了一眼玉娘,犹豫着要不要张嘴问问。

正在犹豫的时候,玉娘也看出来,笑着说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想问我的?”

明志叹口气,斟酌着说道:“玉娘,你这一趟江南之行,是不是发生了很多事情?阿达怎么会突然离开呢?还有你们遇上南王爷打江南,想来你们也会受到牵连吧?”

玉娘知道大哥最想问什么,又怕说出来伤了自己,“大哥,阿达的事情一句两句确实说不清楚,这事也确实和我有关系。我能告诉大哥的是,我和阿达没有可能,只有朋友之情,不会有夫妻情分。阿达也许看清楚这一点他才走了。”

这的确是明志最想问的事情,他和明远也要成亲了,玉娘也大了,不能总是想着挣钱的事情,还是想玉娘有个家,他才放心。

剩下明学和秀秀还小,再等几年也没事。玉娘已经十五六了,不能再等下去了。

明志刚要张嘴又说什么,就听到书院大门开门的声音,探出一个头来,又很快跑过来,“大哥,你怎么来县城看我了?”

“还有我呢。”玉娘听到明学的声音,从车厢出来。

明学欢喜的先喊了一声姐姐,就要上车,被明志拉住,问道:“你和夫子请好假了吗?中午领你在外面吃饭,下午上课前再把你送回来。”

明志点点头,“大哥放心,不请假我也出不来。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今日是特意来看我的吗?江南好玩吗?”

“你问的太多了,先上车坐好,我再和你说。”玉娘拉着明学上车,兄妹三人赶着骡子车又慢慢返回城内。

明志找了一家小饭馆,玉娘要了一间雅间,兄妹三人坐在雅间,点了几个明学爱吃的饭菜,趁着等上菜的时候说说话。

基本都是明学不停的问,玉娘耐心的回答。

说着说着,明学突然神秘一笑,与玉娘笑嘻嘻的说道:“姐姐,我现在是童生了,你是不是该送我一份礼物,先生说我明年可再下考场试试。”

这可真是让玉娘惊喜。明学能考过童生,是玉娘早就知道的事情,可明年再下考场,参加生员的考试,考过了就是秀才,明学这才十几岁呀。

玉娘怎么能不惊喜,“真的吗?你真的明年就能考秀才了?”

明学嘿嘿一笑,还懂得谦虚,“先生只是让我试一试,也未必能考上。先生说让我去经历一次,心性也会有成长,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管如何,这是先生对你看重,也是想好好栽培你。还有新朝即将建立,正是用人之际,明学把握好机会,你将来不可限量。”玉娘心里真高兴,说话也放肆了一些。

明志忙提醒道:“玉娘,慎言,什么新朝不新朝的,别乱说。明学这话不许与他人说起。”

明学反倒不在乎的说道:“大哥,你太小心了。这事在我们书院早就说开了,而且我们先生在上课的时候还和我们讨论过呢,大哥,现在这事不用隐瞒,既成事实。”

玉娘听的欢喜,“你这先生很不错,不是让你们死读书,了解当前朝政,对你们将来有好处。大哥,咱们现在这里已经是南王爷地盘,说这个没人会举报。”

明志还是觉得小心为上,“别人是别人,咱们是咱们,没有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这样大的事情,咱们还是谨慎点好,尤其是明学,你身边的同窗说什么,你不要乱参与,记住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