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轻人接过菜刀,手腕翻转间,刀刃在案板上“笃笃”作响,节奏均匀得像打鼓。)

傻柱(眯眼笑):“嚯,这手艺比周阳强!你叫啥名?”

年轻人(头也不抬):“我叫小马,在部队炊事班待过两年,剁馅这点活儿不算啥。”

周阳(笑着让开位置):“那我歇会儿,给你递水。说真的,你这力道,肉馅准能剁得又细又匀。”

许大茂(镜头怼着案板):“家人们看这军事化剁馅!刀刀精准,比机器绞的还匀!小马同志,您这手艺能出个教学不?”

小马(腼腆笑):“别叫同志,叫我小马就行。教学谈不上,就是练得多了。对了,肉馅里要不要加点葱姜水?去腥提鲜,我妈总这么弄。”

三大爷(从调料碗旁探出头):“加!必须加!我这有现成的葱姜,切得碎碎的,泡在温水里正合适。”

张奶奶(揉着面团):“还是年轻人懂行。槐花,学着点,以后自己过日子,这些都是学问。”

槐花(举着刚捏好的兔子饺子):“小马哥哥,你看我这个耳朵直不直?刚才你捏的那个,像真兔子!”

小马(瞅了眼):“进步不小!再把耳朵尖捏圆点,就更像了。对了,豆沙馅要不要放猪油?我妈说放点猪油,蒸出来更润。”

傻柱:“放!去年没放,有点干。张奶奶,咱家有猪油不?”

张奶奶:“在灶台上那个小瓷罐里,我炼好的,白花花的,正好用上。”

(众人各司其职,院里的剁馅声、揉面声、说笑声混在一起,像支热热闹闹的交响曲。许大茂举着手机在人群里穿梭,镜头扫过每个人的笑脸。)

许大茂:“家人们看这氛围!这才叫过年!剁馅的、和面的、包花样的,还有我这拍视频的,各司其职,其乐融融——三大爷,您那秘制调料到底放了啥?粉粉绿绿的,怪神秘的。”

三大爷(往肉馅里撒了勺粉末):“这叫‘十三香’,不过是我自己配的,比买的多两味料。想知道?等饺子熟了,你多吃几个就尝出来了。”

李爷爷(剥着蒜):“老纪这调料,当年在厂里年夜饭上露过手,一桌人抢着吃,最后连汤都喝光了。”

三大爷(得意地扬下巴):“那是!我这调料,放饺子馅里香,炒菜放一点也提味,比许大茂那手机支架还百搭。”

许大茂:“您可别埋汰我手机支架,这玩意儿能架着手机让全国网友看咱包饺子,您那调料能吗?”

傻柱(笑着打圆场):“都厉害!调料管香,手机管热闹,缺一不可。对了小马,你家除夕就你妈一人?”

小马(剁馅的手顿了顿):“我爸在外地执勤,回不来。我妈说院里热闹,让我来凑凑,顺便……顺便给大伙送点她腌的腊鱼,说配饺子吃下饭。”

张奶奶(停下揉面):“好孩子,快把腊鱼拿来,咱蒸上!今晚就留这儿吃饭,别回去了,人多热闹。”

小马:“这……不太好吧?太打扰了。”

槐花(拽着他的衣角):“不打扰!我家有好多饺子,够你吃的!还有我的兔子饺子,分你一半!”

周阳:“就这么定了!等会儿我去给王老师送点饺子,让她也尝尝咱院的手艺。”

三大爷:“送的时候多带点酸汤,王老师爱吃辣,我刚看见许大茂买了干辣椒,正好派上用场。”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案板上的饺子排得整整齐齐,白菜猪肉馅的敦实,荠菜豆腐馅的清爽,豆沙馅的圆滚滚,还有槐花捏的兔子饺子,歪歪扭扭地挤在中间,像群调皮的小兽。)

傻柱(往锅里倒水):“水开了!先下纯肉馅的,耐煮!”

张奶奶(把饺子往锅里下):“轻点放,别挤破了。槐花,拿漏勺来,轻轻推两下,防粘。”

槐花(踮着脚够漏勺):“来啦!小马哥哥,你看这水‘咕嘟咕嘟’的,像不像在唱歌?”

小马:“像!唱的还是‘过年歌’。对了,要不要点三遍水?我妈说煮饺子点三遍水,皮筋道,馅入味。”

三大爷:“点!老规矩不能破。第一遍点凉水,第二遍点温水,第三遍点热水,保准好吃。”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沸腾的锅):“家人们看这翻滚的饺子!像一群小白鱼在游泳!再过三分钟,第一锅就出锅啦!”

李爷爷(看着锅):“想起我年轻时在部队,除夕也包饺子,二三十号人围着大盆,你擀皮我包馅,煮好了蹲在雪地里吃,冻得嘶嘶哈哈的,却比啥时候都香。”

周阳:“李爷爷,那时候您包啥馅的?”

李爷爷:“哪有啥好馅,就是萝卜粉条的,偶尔能掺点猪油渣,就美得不行。哪像现在,又是肉又是虾的,日子是真过好了。”

(第一锅饺子出锅,白胖胖的盛在盘里,浇上点醋和香油,香气瞬间漫开。傻柱先给李爷爷端了一盘,又给小马和张奶奶各分了一碗。)

槐花(咬了口兔子饺子):“豆沙馅的流心啦!甜滋滋的,小马哥哥你快尝尝!”

小马(咬了一口):“真好吃!比我妈包的甜,猪油放得正好,不腻。”

三大爷(嚼着荠菜豆腐馅):“嗯,我的秘制调料没白费,这馅鲜得很,荠菜的清香味一点没跑。”

许大茂(边吃边直播):“家人们看这爆汁的肉馅!咬一口‘滋’的一下,肉香混着调料香,绝了!我宣布,三大爷的调料封神了!”

傻柱(给大伙盛酸汤):“来,喝点酸汤暖暖!里面放了虾皮和紫菜,鲜得很。”

张奶奶(喝着汤):“小马,你妈腌的腊鱼呢?快拿来蒸上,配着酸汤吃,解腻。”

小马(赶紧去拿):“在门口网兜里呢,我妈说蒸之前得泡半小时,不然太咸。”

周阳:“我去泡!正好第二锅饺子下锅,等饺子熟了,腊鱼也差不多了。”

(第二锅饺子是冬瓜虾仁和韭菜鸡蛋的,刚出锅就被抢了个空。许大茂的手机快没电了,插在院里的插板上充电,他却顾不上看屏幕,埋头吃饺子。)

三大爷(数着盘子):“这都第三锅了,许大茂你吃了多少?我瞅着你面前的醋碟都空三个了。”

许大茂(抹嘴):“不多不多,也就……十几个吧。主要是傻柱煮的好,皮不烂,馅还热乎。”

槐花(举着个没吃完的饺子):“我要给布娃娃也‘吃’一口!”她把饺子凑到布娃娃嘴边,假装喂它,逗得大伙直笑。

张奶奶:“这丫头,真把布娃娃当妹妹了。等会儿给它也‘盛’点汤,别渴着。”

(正说着,周阳端着蒸好的腊鱼进来,油亮亮的鱼肉透着红,撒着点葱花,香气比饺子还霸道。)

傻柱(夹了一块):“王老师这手艺绝了!咸淡正好,还带点酒香味,配饺子太合适了。”

小马:“我妈说,腌的时候放了点白酒,既能去腥,又能存得久。她总说,好东西得跟街坊分享,才叫过年。”

三大爷:“这话在理!远亲不如近邻,咱院这些年,谁家有难处不都是互相帮衬着?就像这饺子,一个人包着冷清,一群人包着才香。”

李爷爷(点头):“老纪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人啊,活着就图个热乎气,身边有人,桌上有饭,就是最好的日子。”

(夕阳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院里的灯笼更亮了,映着每个人脸上的油光和笑意。许大茂的手机还在充电,屏幕上的点赞数噌噌往上涨,他却没再看,只顾着跟大伙碰杯——杯里装的是傻柱泡的山楂汁,酸甜解腻。)

槐花(打了个饱嗝):“我吃饱了!肚子像个小皮球。”

傻柱(笑着拍她肚子):“等会儿放鞭炮,消化消化食。我买了挂小鞭,还有几个烟花,晚上咱在院里放。”

槐花:“好耶!我要拿小灯笼!张奶奶给我做的红灯笼,上面还绣了小兔子!”

张奶奶:“在你床头挂着呢,等天黑了就给你挂上。对了小马,晚上别走了,跟我们一起守岁,看春晚。”

小马:“能行吗?我妈说让我早点回去……”

许大茂:“让你妈也来啊!咱院的电视大,凑一块看才热闹!我这就给她打电话!”

(许大茂抓起充电的手机就往外跑,差点被电线绊倒。三大爷看着他的背影笑骂“冒失鬼”,手里却给小马又夹了块腊鱼。)

周阳(收拾着碗筷):“我去烧壶水,泡点茶,晚上守岁喝。李爷爷,您爱喝的茉莉花茶,我给您多放两勺。”

李爷爷:“好,好,还是你细心。”

傻柱(往灶膛里添煤):“我把炉子烧旺点,晚上冷,守岁的时候围着炉子嗑瓜子、聊天,舒坦。”

三大爷(掏出烟袋):“我带了点新炒的瓜子,五香的,还有南瓜子,都是自己家种的,没打农药。”

(暮色彻底笼罩了小院,屋里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像块暖融融的黄玉。远处隐约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提醒着每个人,年,真的要来了。槐花趴在窗台上,看着院里的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摇晃,手里攥着没吃完的半块腊鱼,忽然觉得,这饺子的香味,腊鱼的咸味,还有每个人的笑声,好像都能留住时间,让这热热闹闹的日子,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许大茂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脸上带着笑。)

许大茂:“成了!王老师说马上就来,还带了她做的糖年糕,说是给槐花当夜宵!”

槐花:“糖年糕!我爱吃!粘粘的,能拉出丝!”

张奶奶:“这可真是热闹了。傻柱,再烧点水,等会儿煮年糕吃。”

傻柱:“得嘞!保证滚烫滚烫的,让年糕软乎乎的,入口就化。”

小马(看着院里的热闹,眼里闪着光):“我还是头一次在别人家过年,感觉……比自己家还热闹。”

三大爷:“以后常来!咱院就缺你这样的年轻小伙,能干活,还会说话。不像许大茂,就知道举着个手机瞎晃。”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小马):“我这是记录美好生活!等明年过年,咱再看这段视频,指定能想起今天的饺子有多香,腊鱼有多咸,槐花的兔子饺子有多歪!”

槐花:“才不歪呢!明年我肯定能捏得直直的!”

(窗外的鞭炮声越来越密,远处的烟花偶尔在夜空炸开,像朵瞬间绽放的花。屋里的炉子“噼啪”响着,茶香混着瓜子香漫开来,电视里传来春晚预热的音乐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家常。)

傻柱(端着茶杯走来):“来,喝茶!这茶烫,慢点喝。守岁开始喽,谁要是困了,罚他吃三大爷的五香瓜子,齁死他!”

三大爷:“你才齁呢!我这瓜子香得很,等会儿让你吃了还想吃。”

李爷爷(喝着茶,慢悠悠地说):“想当年我守岁,就着一碟花生,喝两盅白酒,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就觉得日子有奔头。现在啊,有茶有瓜子,有电视看,还有这么多人陪着,比当年强百倍喽。”

张奶奶(给槐花梳着小辫):“这丫头,头发都乱了,梳个新发型守岁。等会儿给你扎两个小红灯笼,喜庆。”

槐花(晃着脑袋):“像小兔子吗?”

张奶奶:“像!像只喜庆的小兔子!”

(小马看着这一切,悄悄掏出手机,给远方的父亲发了条消息:“爸,我在邻居家过年,很热闹,像家里一样。您放心,我和妈都好。”发完消息,他把手机揣回兜里,拿起一块糖瓜粘,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漫开来,心里也暖融融的。)

许大茂(举着手机对着窗外):“家人们看这烟花!漂亮不?虽然不是咱院放的,但隔着胡同看,照样精彩!点赞破万,明年咱自己买一大箱,放个够!”

傻柱:“别光说不练!明年你要是能攒够钱,我就陪你去买,放的时候我给你录像,保证比今年的精彩!”

三大爷:“放烟花可以,但是得注意安全,别烧着院里的柴火垛。去年二大爷放窜天猴,差点把他的鸟笼点了,还记得不?”

周阳:“记得!最后还是周爷爷用水桶浇灭的,二大爷心疼他的鸟,好几天没理人。”

(众人笑着说起去年的趣事,窗外的烟花又炸开一朵,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亮堂堂的。槐花忽然想起什么,跑到屋里,抱着她的布娃娃出来,把布娃娃放在灯笼底下。)

槐花:“让布娃娃也看看烟花,它还没见过呢。”

张奶奶:“傻孩子,它又不是真的。”话虽如此,却帮着把布娃娃摆得更稳了些。

(时间一点点过去,电视里的春晚开始了,歌舞声、相声声从屋里传出来,和院里的笑声、远处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傻柱煮好了糖年糕,盛在碗里,冒着热气,王老师带来的糖年糕果然粘得很,用筷子夹起来,能拉出老长的丝。)

槐花(咬着年糕):“甜!比糖瓜粘还甜!王老师,您的手艺真好!”

王老师(笑着给她擦嘴角):“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呢。小马,你也吃,这年糕暖身子,守岁的时候吃,不冻耳朵。”

小马:“哎,谢谢王阿姨。”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年糕):“家人们看这拉丝的糖年糕!比芝士还能拉!王老师的手艺,绝了!明年必须请她出教程!”

王老师:“可别,我这都是瞎做的,哪能跟人家专业的比。”

三大爷(嗑着瓜子):“别谦虚,比超市买的强多了。超市那年糕,甜得发腻,还硬邦邦的,哪有您这软乎乎的好吃。”

(零点的钟声快要敲响时,傻柱拎着那挂小鞭和几个烟花走到院门口。)

傻柱:“都出来喽!放鞭炮,迎新年!”

众人涌到院里,槐花捂着耳朵,眼睛却瞪得大大的,看着傻柱点燃引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瞬间炸开,红色的纸屑像雪花一样飘落。紧接着,烟花“嗖嗖”地冲上夜空,在黑夜里炸开一朵朵金黄、火红、翠绿的花,把小院照得如同白昼。

槐花(笑着跳起来):“好看!像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了!”

小马(看着烟花,眼里闪着光):“在部队过年,也放烟花,但感觉……没这么热闹。”

王老师(拍着他的肩膀):“以后每年都来,咱院的年,就该这么过。”

许大茂(举着手机录烟花,手冻得通红却浑然不觉):“家人们!新年快乐!看这烟花,祝大家新的一年像这烟花一样,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三大爷(对着烟花拱手):“老规矩,许个愿!我祝咱院明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收成好,院里的人都健健康康!”

张奶奶:“我祝槐花长高高,学习好,天天开心。祝李爷爷身体硬朗,周阳工作顺,傻柱……傻柱赶紧找个媳妇。”

傻柱(挠着头笑):“借张奶奶吉言!我祝大伙吃好喝好,没病没灾,饺子越包越香,日子越过越甜!”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最后一朵绚烂的花,随后归于沉寂,只留下淡淡的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院里的鞭炮碎屑铺了一地,像铺了层红地毯,喜庆又热闹。)

“快进屋吧,外面冷。”张奶奶把槐花往屋里拉,“别冻着了,剩下的瓜子和糖还在桌上呢。”

槐花却赖着不走,指着地上的红碎屑:“张奶奶你看,像不像新娘子的红盖头?”

“你这小丫头,脑子里净想些稀奇古怪的。”张奶奶被她逗笑了,“等你长大了,也给你盖红盖头。”

“我才不要呢,”槐花噘着嘴,“我要一直跟张奶奶还有大家住在一起,才不要嫁出去。”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傻柱笑着揉了揉槐花的头发:“等你长大了就不这么想了。”

回到屋里,电视里的春晚还在继续,相声小品逗得人捧腹大笑。王老师把带来的糖年糕切成小块,放进锅里蒸,不一会儿,甜糯的香气就弥漫开来,和屋里的茶香、瓜子香混合在一起,温暖又安心。

“来,尝尝我这糖年糕。”王老师把蒸好的年糕端上桌,“里面放了红枣和葡萄干,甜而不腻。”

槐花第一个拿起一块,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软糯的年糕在嘴里化开,甜丝丝的,带着红枣的香甜。“好吃!王老师,您这手艺也太好了吧!”

“喜欢就多吃点。”王老师笑着说,又给李爷爷和三大爷各递了一块。

小马也拿起一块,慢慢品尝着,眼睛里带着一丝暖意。他想起小时候,每到过年,妈妈也会给他蒸糖年糕,只是后来妈妈生病去世了,就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年糕了。王老师的年糕,让他想起了妈妈的味道。

“王阿姨,您这年糕是怎么做的啊?太好吃了。”小马忍不住问道。

“也没什么特别的,”王老师笑着说,“就是用糯米粉和温水和好,里面放上红枣和葡萄干,再上锅蒸就行了。关键是糯米粉要好,温水的温度也要掌握好,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

“我记下了,”小马点点头,“等回去我也试试做给我妈吃。”

“好啊,”王老师欣慰地说,“有时间可以来问我,我再教你点诀窍。”

三大爷嗑着瓜子,看着热闹的众人,感慨道:“还是人多热闹啊,想当年我一个人过年,冷冷清清的,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三大爷,您以后就跟我们一起过,”槐花脆生生地说,“我们永远不嫌弃您。”

“你这小丫头,”三大爷被逗乐了,“我可不用你嫌弃,我自己还能照顾自己。不过啊,跟你们在一起,确实比一个人强多了。”

李爷爷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是啊,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热热闹闹吗?有亲人,有朋友,有吃有喝,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傻柱给大家续上茶水:“李爷爷说得对!来,咱干杯!虽然喝的是茶,但也得有那股劲儿!”

“干杯!”众人举起茶杯,轻轻碰在一起,清脆的碰撞声在屋里回荡,像一首欢快的歌。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槐花打着哈欠,眼皮越来越沉,靠在张奶奶怀里睡着了。张奶奶把她抱到床上,盖好被子,又轻手轻脚地回到客厅。

“这丫头,累坏了。”张奶奶笑着说。

“小孩子精力再好,也熬不住这么晚。”王老师说,“我们也该回去了,太晚了。”

“再坐会儿嘛,王阿姨。”小马舍不得让她走,“等会儿天就亮了,还能一起看日出呢。”

“不了,”王老师笑着摇摇头,“你妈该担心了。再说,我也困了,年纪大了,熬不住夜。”

傻柱站起身:“我送您回去。”

“不用不用,”王老师摆摆手,“我家离这儿近,几步路就到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走亲戚呢。”

王老师走后,小马也说要回去了。“我也该回去了,我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送你。”傻柱说。

“真不用,傻柱哥,”小马笑着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今天真的谢谢你们,我过得很开心。”

“谢啥,都是街坊邻居的。”傻柱说,“以后常来玩。”

“嗯,一定。”小马点点头,高高兴兴地走了。

屋里就剩下傻柱、张奶奶、李爷爷和三大爷了。三大爷打了个哈欠:“不行了,我这老骨头熬不住了,我得回去睡觉了。”

“我也回去了。”李爷爷说,“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送走三大爷和李爷爷,屋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傻柱收拾着桌上的狼藉,张奶奶在一旁帮忙。

“傻柱啊,”张奶奶忽然开口,“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媳妇了。”

傻柱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张奶奶,我还小呢,不急。”

“还小?都快三十了,还小啊?”张奶奶数落道,“你看人家小马,年纪轻轻的,多懂事。你也上点心,找个好姑娘,成个家,我也就放心了。”

傻柱笑了笑:“张奶奶,缘分这东西,急不来。再说,我现在这样挺好的,有您,有李爷爷他们,我挺知足的。”

“你知足,我不知足啊。”张奶奶叹了口气,“我还想早点抱个重孙子呢。”

傻柱知道张奶奶是为他好,也不再反驳,只是笑了笑:“您放心,会有那么一天的。”

收拾完屋子,天已经蒙蒙亮了。傻柱和张奶奶也各自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槐花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她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新衣服,跑到院子里。只见院里又放起了鞭炮,傻柱正拿着扫帚,清扫着地上的碎屑。

“傻柱哥,新年好!”槐花脆生生地喊道。

“新年好,槐花。”傻柱笑着说,“快去给张奶奶拜年,她在屋里等着呢。”

槐花跑进屋里,张奶奶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红包。“张奶奶,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槐花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好,好,”张奶奶高兴地把红包递给槐花,“给你的压岁钱,拿着。”

“谢谢张奶奶!”槐花接过红包,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李爷爷和三大爷也来了。槐花又挨个给他们拜了年,收到了好几个红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傻柱,今天去我家吃饭啊。”三大爷说,“我让我那口子做几个硬菜。”

“不了三大爷,”傻柱说,“我跟张奶奶还有槐花,打算去公园逛逛,听说公园里有庙会,挺热闹的。”

“那也行,”三大爷说,“你们玩得开心点。”

吃过早饭,傻柱、张奶奶和槐花就出发去公园了。公园里果然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有卖小吃的,有玩游戏的,还有表演节目 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槐花像只快乐的小鸟,东看看西瞧瞧,一会儿指着捏糖人的师傅,说要那个孙悟空的糖人;一会儿又拉着傻柱,要去套圈。傻柱和张奶奶跟在她后面,笑着看着她,眼里满是宠溺。

他们买了、冰糖葫芦,还看了舞龙舞狮表演。槐花看得津津有味,不停地拍手叫好。张奶奶也看得乐呵呵的,时不时跟傻柱说几句话。

玩到中午,他们找了个长椅坐下,吃着带来的点心。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让人觉得舒服又惬意。

“傻柱哥,”槐花舔着,“明年过年,我们还来公园玩好不好?”

“好啊,”傻柱笑着说,“只要你喜欢,每年都来。”

张奶奶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这样的日子,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下午。公园里的人渐渐少了,他们也准备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槐花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开心极了。

回到院里,三大爷和李爷爷正在下棋。看到他们回来,三大爷喊道:“傻柱,回来啦!快来帮我看看,这步棋该怎么走?”

傻柱走过去,看了看棋盘,笑着说:“三大爷,您这步棋走错了,应该跳马,这样就能将军了。”

三大爷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是你小子聪明。”

李爷爷笑着说:“老纪,你啊,就是老糊涂了。”

“你才老糊涂呢,”三大爷不服气地说,“再来一局,我肯定赢你。”

院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美好。傻柱知道,这样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傻柱看着院里的每个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只要大家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会像温暖的阳光一样,永远照耀着这个小院,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夜色再次降临,小院里亮起了灯,像一颗颗温暖的星星。远处的鞭炮声还在断断续续地响着,仿佛在为这个美好的新年,奏响一曲永恒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