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静谧的寝宫内,只有帝后二人。

元姬正在煮着茶水,慢条斯理地往里放着调料。

夏侯献倚靠在凤榻上,闭起双眼,听着窗外的风声和炉上茶水的咕嘟响声。

“检户进展得如何了?”王元姬一边忙活,一边出声说道:

“妾听淼儿说,有郡县豪族暴力抗法,跟县吏起了冲突......”

“确有此事,不过我早有心理准备,也让尚书台提前做好了预案.....”夏侯献仍然闭着眸子,问道:“文浩今日来了?”

“来了。”王元姬走了过来,坐在榻边:“他每日都会来看我。”

“此子恭孝。”

茶煮好了,王元姬起身走将壶装满,走来给夏侯献倒了一碗,放在榻前的小案。

夏侯献没有去接,而是将头深深埋入元姬的胸前,随即嗅到淡淡乃香。

“奉明累了?”

王元姬将男人的脑袋埋得更深了一些,用手指捋着他的发丝。

夏侯献不语,手在她背上抚摸着。

案上茶碗飘着热气,却始终没人来端它,手却端起了别的碗。

王元姬身子颤了一下,娇嗔道:“奉明....天还没黑呢。”

夏侯献懂得对方的意思,却是手上动作不停,笑着挑逗道:“我就这么靠着元姬一会儿,不做其他。”

王元姬脸颊开始泛红,三十好几的女人了,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撩拨。

但她还突然想晾一晾夏侯献,谁让他总在各种花枝招展的女人身上流转,而自己想他了,却只能在这宫中枯等。

这般想着,王元姬换了个话题:“话说.....奉明并非只想检户这么简单吧?”

夏侯献停下正在揉搓的手,道:“元姬何意?”

王元姬微笑道:“就像奉明方才的那句话,哄哄二八女郎还行。”

夏侯献表情一滞,随即笑了起来。

“我与奉明讲个故事吧。”王元姬拉紧凌乱的衣襟。

“嗯。”夏侯献顺势将她抱入怀中。

“妾的大父(王朗)早年身处乱世,颠沛流离,那时候孙氏掠江东,祖父兵败为孙氏所擒,却不愿委身事贼,最终被孙氏流放。”

“若不是大父得武皇帝赏识,妾今生怕是与奉明无缘了。”

王元姬先是感慨一句,继续说道:

“祖父流外的那些年,收留了很多亲戚旧属的遗孤,松弟就是其中之一。”

“而那些人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留达的人。”

“他出身会稽,是大父故吏之子,后来跟着大父辗转上千里去了许都,这才安定了下来。”

“然而有一天,武帝下令说要清查户籍。大父当时刚在大魏站稳脚跟,不想得罪武帝,于是决定将家里大部佃客上报,归还朝廷。”

“结果你猜如何?”话到此处,王元姬卖了个关子。

夏侯献顺着这个思路说道:“我猜,肯定不是欢呼雀跃地投入许都朝廷的怀抱。”

“奉明真聪明。”王元姬微笑点头,“留达领了上百个佃客,带头给大父磕头,求他不要将他们抛弃。”

“我家对奴仆们不怎么苛待,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点感情。”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其实绝大多数佃客之所以不愿意离开王家,实则是因为他们离开王家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听到这里,夏侯献的眉头微微皱起。

朝廷的税对于那批佃客来说,委实太重了。

在以往的潜规则下,魏国朝廷知道地方豪族喜欢偷奸耍滑,故而在定税的时候直接就定得很重。

账本搞不清楚?那我就看着收了。

否则,曹叡哪里来的钱在大修宫舍的同时,还能在洛阳养兵十万,震慑四方?

这么做,短期内朝廷收得到钱,地方豪族也藏得住人,彼此相安无事。

可结果账本是混乱的,稀里糊涂的。国家安定时,其乐融融。

而一旦发生动荡,这些人将迅速脱离朝廷的掌控,衍变成变成一个个独立小军阀。

回到现在,如果以现有的条件,将佃客们“释放”出来,他们真不一定乐意。

沉重的赋税,让一部分人打心底就不愿意离开豪族的庇护所。

凡事缺乏主观能动性,做太多都没有意义。

此刻,帝后皆沉默,听着彼此的呼吸。

半晌,王元姬打破了沉默,开口道:“奉明想要推行新政吧。”

“嗯。”

“此事不易。”王元姬说道,“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比奉明征吴伐蜀还要难。”

夏侯献自然知道此理,向自己内部动刀这种事,向来都是最艰难的,沉默片刻他说道:

“我知此事不易,但又不得不做,我不做,将来文浩就要做。而他做的难度,可要比我大得多。”

“奉明是对的。”王元姬枕着夏侯献的手臂,满眼温柔。

她虽贵为皇后,衣妆却朴素至极。

夏侯献不经意间看去,唯有发髻上的一支步摇簪略显贵气.....这么多年了,她还戴着。

“想要推行此事,无外乎两点。”

忽然,王元姬坐起身子,看向夏侯献,一副“我考考你”的表情:

“奉明可知,是哪两点?”

夏侯献满足妻子角色扮演的愿望,拱手道:“学生不知,还望先生教我。”

听到这个称呼,王元姬抿嘴一笑,清了清嗓子,道:“其一是地。”

夏侯献嘴巴张成“o”型,一副“噢!原来是地呀!”的表情。

王元姬差点破功,敛住心神,手掌交叉向下放在腹间,沉声道:“奉明莫要嬉笑。”

“先生教训的是。”夏侯献正襟危坐。

“方才说到哪儿了?”

“其一是地。”

“嗯。”王元姬理了理思路,“汉末大乱,百姓离散,故而产生了大量无主之地。”

“昔日武帝通过‘屯田制’,将无主之地收归朝廷所有,发展至今才有今日魏国民屯、军屯的规模。”

“但这些地毕竟是有限的,我大魏承平多年,无主之地越来越少,时至今日想要扩大国家耕地,除非大族们愿意自己吐出来,否则只有去抢。”

“咳咳。”夏侯献打断道:“先生这话,未免说得太露骨了吧。”

王元姬柳眉一挑,反问道”:“你难道不是这么想的?”

夏侯献肃容道:“先生慧眼,先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