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793章 均田令与三长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鲁班眼神满是幽怨。

难道我连自潮的权利都没有吗?

夏侯献松开了她,一挥衣袖,转身走过屏风:“进来。”

孙鲁班跟着进去,小心翼翼地瞟了一眼,发现浴桶周围地面上有一滩滩水迹。

她转眼一看,却见妹妹躺在一旁的卧榻上。

火炉燃烧着,暖意洋洋,其间还有淡淡熏香味。

夏侯献轻声道:“淑妃这几日肩膀不舒服,你知道该怎么做。”

“奴婢...”

孙鲁班哪里会揉肩捶腿,刚想诉苦,却听孙鲁育道:“郎君就不要为难她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闻言,孙鲁班眼睛一亮,却立刻对上天子那玩味的眼神。

“也罢,楚奴自幼娇贵,做不来的事,朕不强求。”

孙鲁班连忙道:“陛下,奴婢可以学!”

夏侯献转身坐到侧面的坐榻上,对小虎道:“你看,我可没逼她。”

孙鲁育自知拒绝不了,翻过身子趴在榻上。

孙鲁班走了过去,手法生疏地为妹妹揉捏着肩膀。

孙鲁育闭着眼,感受着忽轻忽重的力道,忽然说了一句:“阿姊,我们好久都没有这样自然地交谈了。”

孙鲁班怨道:“孙小虎....你现在很得意是吧?”

孙鲁育并不想踩对方一脚,再怎么样,这也是她的亲姐姐。

沉默半晌,她问道:“阿姊后悔过吗?”

“后悔什么?”

“若非阿姊一心弄权,你我何止于在此处相见。”

孙鲁班一怔,说不后悔是假的。

妹妹如今的待遇暂且不提,就是和她一同被俘的潘淑那个魅狐子都地位超然,凭什么就自己是个下贱的奴婢!

天子有一日说她是个什么什么器,总之记不得了,反正不是好词!

正心里恼火之时,却听见了更加令她恼火的一句:

“不过是时至今日,小妹要感谢阿姊。若非当初你把我骗去武昌,我也许这辈子也不能与郎君相见,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你....”

两人无言。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孙鲁班听到身下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她将毯子盖在小虎的后背,刚要下去,却感到一只大手握住了她的衣带。

沙沙~

衣物轻轻落在小虎的后背,有容也顺势垂下。

“陛下...”孙鲁班惊慌失措,转过头去极力压低声音。

啪!

一声脆响。

接着是夏侯献低沉的声音:“如若吵醒了小虎,你这辈子就在掖廷待着。”

那你还打那么大声!?

她一手捂住嘴,一手撑着床榻边缘。

天子太粗暴,根本不像是王公贵族,倒是像个军汉,动作宛如在搬弄不值钱的物件。

瞳孔逐渐迷离,她突然觉得,来洛阳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她微微转头,无耻地说道:

“打我.....”

...............

之后的几日,夏侯献皆未上朝。

别多想,只是因为朝堂暂时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值得他去关注而已。

这期间,他只在东堂与钟会、贾充等人见了几次,提了提新政的方向。

十一月十五,大朝。

新政终于正式颁布,名为《均田法》。

与军府试点授田不同,对于广大民户,法令规定:

【十五岁以上男子每人可以得到四十亩农田(仅可种植粮食),女子每人二十亩。】

【家中有牛的,每头可得三十亩,四头牛封顶,至多一百二十亩。】

【若所受农田贫瘠,隔年才得以耕种的情况,则加倍授田,隔两年才能耕种的,再倍之。】

【得田之民,老了以后免税,死后土地收归国有。初次受田之刃,男子可得二十亩桑田,规定种植桑树。桑田可世代经营,死后不用归还。】

【对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分田,所得收益充作官府用度,离任时须移交。】

【无论是官民,私自买卖公田,依法论罪。】

与此同时,朝廷下达了全国范围内的减税。

然而,夏侯献的招数还不止如此。

中书侍郎钟会于大殿中央,举着笏板进言道:

“旧无秩序,民多隐冒,应设三长,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亡愆则陟用,陟之一等。”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与此同时,在授田、减税的基础上,担任三长的人还能再次减税,福利可谓是相当丰厚。

这时,中书令荀顗出列。

“钟侍郎,这所谓三长制看似不错,实际上却难以推动,均田法毕竟有军府授田珠玉在前,何不先试行之?”

钟会名义上是荀顗的下属,可如今人家已经越过自己直接跟天子对接政务,这让他感到很是不爽。

此前开小会的时候,荀顗其实还没太多感觉。

毕竟自家有多少田地,想释放多少佃户,自己都可以看着来。

可现在突然弄出来个三长制,专门清查户口,这就不方便操作了呀。

钟会还没说话,司徒司马孚却是言道:

“老夫以为,此法可行。但现在正值征税之即,而且此前的检户工作还在收尾之中,若此时再推行新制,民必劳怨。”

“不如再等一等,到了深冬闲月,再遣使推行。”

司马孚政治嗅觉还是不错的,这种大事岂是小小钟会能独自决定的,这必然是皇帝的意思。

但他既要表态支持,又不能与众家族们离心,故而只能委婉地劝说。

钟会显然早有准备:“司徒公此言差矣,正是要在此时进行才好。”

“若是去晚了,百姓们只会感到检户和缴税的辛苦,才会心生怨恨。而趁着这个时机推行,可以让他们知道,新政是减税利民的好政策,如此才便于推行。”

司马孚点了点头。

反正话他在朝堂上说了,别的就不管了,他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此时,“小算盘”王广又在头脑风暴。

他发现这个制度有个漏洞,所谓“长取乡人强谨者”,肯定是选当地德高望重,家族实力雄厚的人。

你随便拉来个奴仆,这官给他他也不敢接啊。

所以,地方的话语权还是在豪族们手里,只是换了个叫法而已。

只不过以后不能再肆无忌惮地盘剥,因为朝廷一波减税,能把大量的人口忽悠到公田上去耕作。

唉,也罢。

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广其实并不知道,他发现的这个所谓漏洞,正是夏侯献给他们留的隐藏福利。

他并不指望三长能有多么公正无私,本质上他要的是户口。

夏侯献相信,聪明的人肯定能看出其中的道道。

这样有失有得,才能让政策相对平稳地过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