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无尽大陆,幸运无双,万族亲和 > 第1898章 回朝交旨,朝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却比往日更显静谧。秦玲并未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而是立于殿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窗棂。虽面容平静,但微微蹙起的眉宇间,仍能看出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牵挂。

脚步声自殿外响起,沉稳而熟悉。

秦玲倏然转身,凤眸第一时间便落在了踏入殿内的那道身影上。孔衫依旧是一身玄色衣袍,神色略显疲惫,却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从容。

“如何?”秦玲上前两步,声音里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她虽通过特殊渠道知晓大慈恩寺方向惊天动地的能量波动已然平息,但具体结果,仍需确认。

孔衫走到她面前,停下脚步,目光与她交汇,言简意赅地给出了答案:

“事情已经完结,罪首伏诛。”

八个字,清晰明了,为这场持续百年的恩怨、为今日惊心动魄的厮杀,画上了最终的句点。

秦玲闻言,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下来,她长长地、缓缓地吁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积压在胸中的担忧与郁气尽数吐出。凤眸之中,锐利与欣慰交织。

“好。”她只说了这一个字,却重逾千斤。其中包含了太多情绪——对罪恶得到清算的快意,对孔衫平安归来的安心,以及对后续事宜的决断。

她走到御案前,提起朱笔,在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密旨上,流畅地批下一个“可”字。这是对孔衫“大慈恩寺换人”决定的最终确认和授权。

放下笔,她再次看向孔衫,目光变得柔和了些许:“辛苦夫君了。详情稍后再细说,先歇息吧。”

孔衫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倦意和放松的笑容:“确实有些乏了。不过,总算没白跑一趟。”

他顿了顿,又道:“后续清理和遴选新方丈之事,我已让皇城司和礼部的人去办了。他们会拿出章程。”

“嗯,朕知道了。”秦玲走到他身边,很自然地伸出手,替他理了理略有褶皱的衣襟,“去吧,好好休息。今夜,无人会打扰。”

孔衫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即转身,朝着殿后休息的宫室走去。

秦玲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殿门后,才缓缓收回目光。她重新走到窗边,望向大慈恩寺的方向,夜色浓重,早已掩盖了一切痕迹。

但帝国的格局,却因今日之事,悄然改变。

罪首已诛,风波暂平。而明日,又将有新的太阳升起,照耀着这座亟待焕然一新的千年古刹,以及这个继续向前奔流的庞大帝国。

紫宸殿内,重归寂静,唯余女帝独立窗前的沉思身影。

几日时间,足够让皇城司和礼部将大慈恩寺彻底清理整顿完毕,也将一份详尽的调查案卷和新任方丈的遴选方案呈报御前。

紫宸殿内,秦玲正翻阅着礼部呈上的奏折。她今日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少了几分大朝会时的凛冽威仪,却多了几分乾纲独断的沉静力量。

“慧明禅师…”秦玲看着礼部推荐的名单,指尖在第一个名字上点了点。此人并非出自大慈恩寺本寺,而是来自帝国南方一座以清修戒律严明着称的古刹,素有名望,且与苦根一系毫无瓜葛,在之前的调查中也证实其品行端方,佛学精深。

“嗯,就是他了。”秦玲提起朱笔,在慧明禅师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批红:准。即日赴京,升座大慈恩寺方丈,整肃寺规,弘扬正法。

她放下笔,对侍立一旁的内侍监吩咐道:“传旨礼部,着他们即刻安排仪注,护送慧明禅师入京。朕要亲自见他一面。”

“遵旨。”内侍监恭敬领命,躬身退下,前去传旨。

处理完大慈恩寺的事,秦玲的目光转而投向御案另一侧,那里堆放着来自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更多奏折。她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锐利。

她拿起最上面一份,那是三司会审关于清河村一案的初步结论。果然,如同孔衫所料,案情层层剥开之后,触目惊心。州府吏目与山匪勾结、刑部官员收受贿赂、篡改证物、压下质疑…一条条罪状清晰在列。

而更深一步的调查,更是牵扯出刑部内部多年来积累的诸多弊案:屈打成招、草菅人命、官官相护、积压冤案…

秦玲的脸色越来越冷,凤眸之中寒霜凝聚。

“周延海…”她冷冷地吐出这个名字。这位老尚书在案发后的表现,可谓是“明哲保身”到了极致,不断撇清关系,将所有责任推给下属,自己只认个“失察”之罪。

“你以为,一个‘失察’,就能躲过去吗?”秦玲自语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

她接连下了数道旨意,声音清晰冰冷,回荡在殿内:

“传朕旨意:洛州清河村一案,所有涉案官吏,无论品级,依律严惩!主犯皆斩立决,从犯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抄没家产,赔偿苦主!”

“刑部侍郎赵衡、王朗(均为周延海心腹),革职查办!交由大理寺严审其过往经手所有案件!”

“刑部所有官员,暂停职权,由都察院、大理寺联合审查,凡有劣迹、卷入弊案者,一经查实,立即罢黜,永不叙用!”

“着吏部、都察院即刻从翰林院、地方清吏司、乃至此次恩科新人中,遴选精通律法、品行端正者,充入刑部,重整刑狱!”

最后,她提到了那位“明哲保身”的尚书:

“刑部尚书周延海,身为一部主官,昏聩无能,驭下不严,致使刑部纲纪败坏,冤狱丛生!纵非主犯,亦难辞其咎!革去其一切官职爵位,念其年老,赐金还乡,闭门思过吧!”

这几道旨意,如同道道雷霆,瞬间传遍朝野!

女帝这是要以清河村案为引,彻底将刑部这潭淤泥搅个底朝天!罢黜庸吏,查办贪官,甚至直接将整个刑部衙门停了职,从根子上进行换血和重建!

而对待周延海的处置,更是意味深长。“革职赐还”看似保留了最后一丝体面,实则是彻底否定了他一生的仕途,让他声名扫地,晚年凄惨。这比杀了他,更让这些注重名声的清流老臣难受。

旨意一出,京都震动。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串联试图保下周延海和旧有体系的刑部官员及其党羽,顿时面如土色,如丧考妣。他们知道,女帝这次是动了真格,再无转圜余地。

而更多的新晋官员和正直之士,则为之振奋!他们看到了帝国革除积弊、扫清污浊的决心!

秦玲处理完这一切,放下朱笔,缓步再次走到窗边。

窗外阳光正好,照耀着宫阙万千。

她知道,拿下刑部,整顿佛门,都只是她重塑帝国蓝图中的一步。前方还有兵部,还有更多的挑战。

但此刻,她目光坚定。

帝国的机器,正按照她的意志,隆隆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