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无尽大陆,幸运无双,万族亲和 > 第1901章 封赏,吐露真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清晨,紫宸殿内大朝会。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比往日更加肃穆凝重。许多消息灵通的官员已然听闻了一些风声,目光不时瞥向武官队列前端那个空出来的、本属于大将军王屹的位置,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御座之上,女帝秦玲龙袍凤冠,威仪天成。她目光平静地扫过满殿群臣,并未立刻处理日常政务,而是对身旁的内侍监微微颔首。

内侍监上前一步,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响彻大殿:

“陛下有旨——大将军、兵部尚书王屹接旨!”

虽然王屹今日并未到场,但这道程序依旧不可或缺。

殿内所有官员立刻躬身垂首,凝神静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军王屹,三朝元老,国之柱石。少从军旅,累功至大将;督师边塞,威震敌胆;执掌兵部,夙夜在公。于国有定鼎安邦之功,于军有呕心沥血之劳。朕感念其功,体恤其年。特恩准大将军王屹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旨意先充分肯定了王屹一生的功绩,给了足有的尊荣和面子。

紧接着,内侍监声音提高,开始宣读厚重的赏赐:

“为彰其功,特赐:黄金万两,帛五千匹,东海明珠百斛,玉璧十双。于其故乡敕造‘镇国公府’,规制同郡王府。赐丹书铁券,享双倍俸禄终身。其子孙萌袭三等伯爵,入国子监读书。”

这份赏赐之厚重,远超寻常致仕功臣,可谓极尽荣宠,给足了王屹和所有军方旧部体面。

“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殿内一片寂静。众臣心中明了,这既是天恩浩荡,也是…时代的更迭。那位纵横沙场、执掌兵部多年的老将,就此谢幕。

然而,未等众人细细消化这道旨意带来的震动,御座上的秦玲缓缓开口了,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直接切入核心:

“大将军功成身退,朕心甚慰。然,兵部乃军国重器,不可一日无主。”

所有人的心立刻提了起来!重点来了!谁将接掌兵部?

秦玲的目光扫过文武百官,最终落在一位站在武官队列较前位置、年约四旬、气质精干沉稳的将领身上。

“左将军赵煊。”秦玲唤道。

一名身着戎装、面容刚毅的将领立刻出列,单膝跪地:“臣在!”

“赵卿多年戍边,屡立战功,熟知军务,通晓兵备。朕命你,暂代兵部尚书一职,即刻交接部务!”

赵煊显然提前得到了风声,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沉声应道:“臣,赵煊,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选择赵煊,是秦玲和孔衫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并非王屹的嫡系,属于军中较为中立且有实干能力的少壮派,与旧势力牵扯不深,且确有军功和能力。让他代理尚书,既能稳住局面,不至于引起军方剧烈反弹,也为后续真正的革新埋下了伏笔。

秦玲看着赵煊,语气放缓却带着深意:“赵卿,兵部积弊已久,朕望你能雷厉风行,协同并肩王,尽快厘清积弊,整肃部务,使兵部重现效率与清明。你可能做到?”

赵煊抬头,目光坚定:“陛下放心!臣定当恪尽职守,配合王爷,扫除沉疴,重整兵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好。”秦玲微微颔首,“退下吧。”

“谢陛下!”赵煊再拜,起身退回了队列。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复杂的目光——有期待,有审视,更有来自兵部旧吏难以掩饰的担忧和抵触。

秦玲不再多言,目光转向其他臣工:“众卿可还有本奏?”

朝会继续,但所有人的心思,都已被这石破天惊的人事变动所吸引。

大将军荣归,少壮派代理尚书。

所有人都明白,女帝对兵部动刀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那位新任的代理尚书赵煊,以及他身后代表的女帝与并肩王的意志,将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

养心殿内,气氛比紫宸殿更显私密和放松几分。秦玲已褪去了沉重的朝服,换上了一身较为轻便的宫装。孔衫也随意地坐在一旁。王屹则被特赐坐在下首的锦凳上,面前还摆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香茗。

“参见陛下,王爷。”王屹再次行礼,虽然已无官职在身,但礼数依旧周全。

“大将军不必多礼,如今你已是自在身,这些虚礼能省则省吧。”秦玲抬手虚扶,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今日请你来,一是话别,二是听听你这老臣还有什么未尽之言。大将军能功成身退,安享晚年,朕心甚慰,可喜可贺。”

孔衫也笑道:“是啊,老将军辛苦了半辈子,总算能歇歇了。日后若得闲,也可常回京来看看。”

王屹谢过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沉吟片刻,脸上的神色却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放下茶杯,站起身,对着秦玲和孔衫再次深深一揖。

“陛下,王爷。承蒙陛下与王爷厚爱,许老臣安享晚年,恩赏有加,老臣感激不尽。只是…”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无比清晰,“在老臣离京之前,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望陛下与王爷恕老臣逾越之罪。”

秦玲和孔衫对视一眼,神色也认真起来。秦玲正色道:“老将军乃国之柱石,肺腑之言,朕与王爷洗耳恭听。但讲无妨。”

王屹直起身,目光扫过这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养心殿,缓缓道:“陛下登基以来,以雷霆万威,励精图治。先是整顿吏部、户部,去岁又以雷霆手段厘清工部、礼部积弊,如今刑部焕然一新,兵部…老臣离去后,想必陛下与王爷亦有革新之策。”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陛下革除的,是浮于表面的痼疾,换上的,是能干实事的新血。此举利国利民,老臣拜服。然则…”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秦玲和孔衫,一字一句道:“然则陛下可知,为何这五部之前会暮气沉沉、积弊难除?为何那些旧员敢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其根源,或许并非全在五部衙门本身!”

“老臣愚见,真正的症结,或许在于那朝堂之上,立于文武之首,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暗中掌控着无数门生故吏、编织着庞大关系网的——太傅、太师、太保三位老臣!以及与这三位隐隐分庭抗礼、同样树大根深的王丞相!”

“这四位,才是帝国真正盘根错节、最深沉的根基所在!五部之中,多少官员是他们的门生?多少政令因他们的态度而推行不畅甚至暗中扭曲?陛下动五部,如同修剪枝叶,固然能让树木一时看起来整齐些,但若不动其根系,假以时日,新的枝叶依旧会沿着旧的脉络生长,甚至更为隐蔽难察!”

王屹的声音带着一种老臣最后的忠恳和忧虑:“陛下革新之举,必然已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如今按兵不动,或许只是暂避锋芒,或许是在等待时机。老臣只怕…陛下若只满足于五部之革新,而未察觉到这潜藏于水面之下的真正暗流与巨石,他日恐生更大变故啊!”

他一口气说完,再次深深躬身:“老臣此言,并非挑拨朝纲,实乃一片赤诚,为我大秦万年基业计!言尽于此,望陛下、王爷…慎之,重之!”

养心殿内,一片寂静。

秦玲和孔衫的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王屹这番话,如同惊雷,劈开了他们之前专注于具体衙门事务的视野,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帝国权力最核心、也最顽固的深层结构!

太傅、太师、太保、丞相…这四位,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秦玲缓缓站起身,走到王屹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老将军…此言,价值千金。朕…受教了。”

她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已经穿透了养心殿的屋顶,看到了那更加波澜云诡的朝堂深处。

孔衫也缓缓点头,眼神锐利:“老将军提醒的是。修剪枝叶易,撼动根基难…但这根基,终究也是要动一动的。”

王屹看着帝后二人了然且坚定的神色,心中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如此…老臣,便可真正安心离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