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 > 第446章 历史最大的意难平,那些被抢走的先进技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6章 历史最大的意难平,那些被抢走的先进技术

林威被气疯了。

这几个蠢货,祖宗十八代都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几人被带走后,林威依旧无法平息胸腔愤怒,与他们交朋友的心思荡然无存。

傻缺才跟强盗交朋友,对付强盗只能先下手为强。

酝酿的情绪被破坏,屋内焦躁转两圈,抓起架子上的长刀,直接出门。

他在处理一件小事,却把休沐的中枢大佬吓坏了,田尔耕听到命令一瞬间懵了,不听话自己马上会死,听话可能以后会死,他还在犹豫,内外城亲军已经直接跳过锦衣都督干活了。

好嘛,一句话先把亲军给干废了。

两刻钟后,西城林威送给教会的院子,上千名校尉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他们之间相互的书信,悉数收集挨个字查看。

好在林威来的快,校尉没有破坏书房海量的欧罗巴书籍,也没有破坏他们的译本。

这些东西真是令人纠结。

林威又想起记忆中的事情,外国人在中原开学校,老师虽然不是间谍,却是实打实的社情收集员。

而我们呢,我们在外面的学校,老师就是老师,在真心传播文字学问,老师还有可能成为反向社情传送员。

社情信息这种东西乍一听没用,但专业人员收集分析之后,非常容易总结族群性格共性,进而针对性的引导、分化、利诱。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战争从未停止,只是以非常规手段存在。

神学延伸出来的治国学问非常虚伪,就像金尼阁,他对宛平侯彬彬有礼,绅士风度十足,但他也可以笑着谈论走私,笑着讨论造反,根本不会在意面子,更不在乎弱小的讥讽。

儒家延伸出来的治国学问则非常内敛,士大夫在乎脸面,在乎道德气节,就算再坏,也保持各自规则内的底线。

手中的书信完全可以证明儒家在文化战初始阶段的劣势,神学的‘扩张性’完全碾压儒家的‘收缩性’。

西方人眼里,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必须抢过来,抢不到也必须偷回来。

东方人讲究恩泽天下,真诚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这种做事习惯让教会发展出来的进士,把国家利益卖了个十足十。

金尼阁介绍圣教三柱石的时候,用的词很直白,他们是利玛窦‘训练’出来的第一批精英,丝毫不掩饰教会对他们‘主体驱使’意志。(训练这个词不是作者意淫的,是历史的定论,是他们自己的描述)

若是东方人,一定会以同学、同僚、同仁称呼。

王徵并没有透露大宁的冶炼技术和工坊的器械,毕竟宛平侯交代过了,若没有交代,他早就卖光了。

那这年头的国家利益是什么?

领先西方的炼铁技术?

不!

是林威自己的枪炮火药?

更不是,林威早就下令严禁扩散,连皇帝都得偷。

那是什么?

答案是农业!

是让人吃饭的技术!

这是一个悬殊而又真实存在的种收比差距。

大明朝农耕技术领先欧罗巴24倍,欧罗巴如今的农业技术比中原春秋战国时期还不如。

说起来林威也很难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欧罗巴是实封的封建君主制,治国的施政者是贵族,地方贵族就是地方官,土地属于贵族、属于地方官、属于教会,加之地广人稀,种地的贫民把种子撒下去,就没什么事了。

他们没有地垄、除草、养苗、施肥…等等概念,更不知梯田、犁地、养地、有限灌溉等技术。

中原人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手段,他们就是不会。

一直到四百年后也是如此,中原人到外国把后花园种成菜地,总是会引来一阵阵惊叹。

中原人眼里,农民就是‘农民’,是地里刨食的下等人。而西方文化中的农民,与工商医法一样,属于一种职业,是技术活。

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技术差距之下,造就了他们的‘卖国’行为。

圣教三柱石为首的教会官员在翻译天文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把大明朝工部存放的农耕技术书籍反向翻译回去,事无巨细,每一项农作物的具体种植环节都有图册解释。

教会在传播他们的神学,这些笨蛋在‘布施’天朝恩泽。

配合的非常默契,非常认真。

错了吗?

若欧罗巴人与东方人一样没有强盗属性,若他们也老实没有扩张性,那就没有错。

问题是他们有啊,四百年后他们还在偷中原的种植技术,偷培育的各类种子,就这样依旧有些笨蛋还问为什么不给他们。

蠢货,因为他们地多啊。‘粮食进出’若不严格控制,那所有事就都失控了,准备跪下喊爹吧。

一切从现在就开始了,林威一页一页翻看‘科学家’费劲心思翻译的农耕技术,越翻越苦涩。

老祖宗的农耕技术养活了世界,别说强盗们感谢,自己人都愚蠢的不知感恩,反而感谢强盗让西学东传。

灵魂的卑微从此刻就决定了。

“侯爷!”

蜡烛下认真看译本的林威猛不防被吓了一跳,差点把纸张点燃,抬头看到亲卫放进来一个熟人。

“韩指挥使,什么事?”

“嘿嘿,四少爷客气了,属下可不敢,老爷说您可以到隔壁的院子看看,是老爷给您和秀秀夫人准备的院子。”

林威大恼,才想起来这个五城兵马指挥使是‘属下’,“没兴趣,送给你了,出去。”

“呃~侯爷说笑了,那里是您的家。”

烦躁想着如何审讯那些家伙的林威听后更烦躁了,师父真是事多,怎么先蹦来蹦去的是你一个老头。

老韩一看他的脸色,连忙再次提醒道,“四少爷,里面有些东西是秀秀夫人准备的,苏新舅爷不是过几天回来完婚吗?”

林威猛得一愣,尴尬挠头,过两天小舅子回来娶赵率教的孙女,自己给忘的一干二净。

“前边带路!”

…………

注:一不小心扯了一大段,别说我夹带私货,您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自己人把这方面的信息‘吃了’。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信息茧房中,不接触专业性的知识,网络上也很难找到对应的数据。

若不相信,可以去查查17世纪的东西方粮食种收比,去图书馆看看真实的历史资料,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了都深受震撼,有良心的人看了都会流泪。

16世纪东西方开始成规模通过大海交流,瓷器丝绸都是表面东西,农耕技术的传播才是被称为‘富裕天朝’的原因。

但很可惜,我们五百年前教全世界人类真正种地,却从未有人感恩我们,包括我们自己…

这是历史最大的悲剧,自己造成的悲剧,不是因为我们不该传播,而是我们无私传播,没有让他们对‘农耕文化’保持敬畏。

再注:

我看到有很多人说圣教三柱石卖国,倒卖火器,买进火器赚差价,海贸走私。

这个概念错了,他们不是卖国贼。

儒家读书人嘛,谈不上卖国。(这不是贬义)

他们是传播文化,无回报的卖文化,他们比起现代的‘公知’,是有灵魂、有气节的无知。

至于走私、倒卖佛郎机火器…这是猜的吧?

官员、士绅、豪商,在古代西方这是一个群体,在古代东方可是完全不同的圈子,甚至是不同阶层。

士大夫是非常有‘洁癖’的一个群体,讲究‘家学’传承。与西方的官员贵族一体思维完全不一样,士大夫个体所涉及的领域很单纯,不会研究学说的同时做生意。

可能有人从专业人员嘴里听来只言片语,一知半解没意会到本质,以迹论心,以偏概全,没理解他们对历史的‘双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