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 > 第684章 赵一鸣的相亲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小明话音刚落,就像被什么追着似的,头也不回地往家跑,棉袄的下摆被风吹得鼓鼓囊囊,很快就钻进了自家那扇斑驳的木门里,门“吱呀”一声关上了。

土豆站在原地,看着那扇紧闭的门,嘴唇抿得紧紧的,刚才还亮闪闪的眼睛暗了下去,小手无意识地攥着顾从卿的衣角,半天没吭声。

顾从卿拍了拍他的后背,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土豆才抬起头,拉了拉顾从卿的手,声音低低的,“哥,咱们去吃饭吧。”

“嗯。”顾从卿应了一声,牵着他往早餐摊走,脚步放得慢了些。

走到摊前,老板热情地招呼:“来啦?还是老样子?

豆腐脑加油条?”

顾从卿点头:“再来俩芝麻烧饼,要刚出炉的。”

土豆坐在小马扎上,看着老板麻利地盛豆腐脑,撒上虾皮、香菜和辣椒油,眼神还是有点发直。

顾从卿把一碗没放辣椒的推到他面前,“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土豆拿起勺子搅了搅,小声说:“哥,王小明天天都这样吗?”

顾从卿喝了口豆腐脑,沉默了一下:“没注意过。”

他经常来这吃早餐,但从没注意过王小明。

他往土豆碗里夹了根油条,“先吃饭,想这些干啥,咱们也帮不上太多。”

土豆咬了口油条,闷闷地:“可是他好可怜啊……”

这孩子怎么还有点往圣母发展了……

顾从卿放下手里的烧饼,纸巾擦了擦嘴角,转头看向土豆,眼神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语气也沉了沉,“土豆,哥跟你说句正经的。”

土豆抬起头,嘴里还嚼着油条,眨了眨眼看着他。

“王小明是可怜,这点哥不否认。”

顾从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让人没法反驳的劲儿,“但他的可怜不是你造成的,跟咱们家没关系,明白吗?”

他顿了顿,看着土豆懵懂的样子,又继续说:“而且你别忘了,他之前总跟你说些有的没的——说爸妈不疼你,说我会跟你抢东西,说姥姥姥爷偏心……那些话让你心里难受了好几天,偷偷哭了好几回,是不是?”

土豆的脸微微一红,低下头,小声“嗯”了一声。

“这就对了。”顾从卿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他就算再可怜,也不能成为他伤害你的理由。

他说那些话让你伤心,这是事实。”

他拿起桌上的豆浆,给土豆面前的碗里倒了点,“咱们不跟他计较,不找他麻烦,这已经是宽容了。

你年纪小,不用想太多,以后离他远点,别再让他的话影响你,听见没?”

土豆沉默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眼神里没了刚才的迷茫,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哥。”

顾从卿见他听进去了,这才松了口气,拿起烧饼递给他。

“行了,快吃吧,吃完了好去澡堂,不然一会儿该排队了。”

土豆接过烧饼,咬了一大口,芝麻掉了一衣襟,他含糊不清地说:“嗯!吃完就去洗澡!”

心里那点因为王小明而起的沉甸甸的感觉,好像也跟着这口热乎的烧饼,慢慢散了。

澡堂里氤氲着热气,顾从卿把土豆按在池边,拿着搓澡巾给他狠狠搓了几遍,直到土豆身上泛起红,他才满意地收手。

俩人洗完澡出来,浑身清爽,连头发丝都带着股肥皂的清香。

回到家换了干净衣服,顾从卿又把土豆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自己也换上件洗得发白的蓝工装,刚收拾停当,院门外就传来赵一鸣的声音:“从卿,在家不?”

顾从卿拉开门,见赵一鸣穿着件新做的灰布褂子,头发也梳得溜光,手里还拎着两包水果糖,显然是特意收拾过的。

“哟,挺精神啊。”顾从卿笑着让他进来,“等你呢,这就走。”

土豆凑到赵一鸣跟前,仰着脖子看他:“一鸣哥,你今天真帅啊!”

赵一鸣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就你嘴甜。”

顾从卿锁好门,领着俩人往外走,土豆跟在旁边,拽着顾从卿的衣角小声问:“哥,咱们去找刘春晓姐姐,带一鸣哥干啥呀?”

顾从卿低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前段时间跟你春晓姐提了,让她帮忙给你赵大哥留意留意,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她今天休息,正好约了见个面,让你赵大哥去瞅瞅。”

赵一鸣在一旁听着,脸更红了,搓着手说:“就是……就是见个面认识认识,成不成的另说。”

顾从卿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宽心,春晓靠谱,她介绍的人错不了。

你比我还大两岁,总一个人也不是事儿,姥姥都跟我念叨好几回了,说得帮你把终身大事解决了。”

赵一鸣深吸了口气,紧了紧手里的水果糖,跟在顾从卿身后往楼上走。

土豆蹦蹦跳跳地跑在最前面,心里琢磨着,一鸣哥要是能成个家,以后就有人给他做热乎饭了。

赵一鸣的父母前两年来看过他,在顾家住了两天,知道顾家人待儿子亲厚,这两年没少写信来,秋天捎晒干的山菌,都是老家的稀罕物。

周姥姥总说:“都是苦出身,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

前阵子周姥姥念叨起赵一鸣的婚事,特地跑到邮局打了长途电话。

电话那头,赵一鸣的母亲握着听筒,声音哽咽着说:“您费心了!

我们俩在老家干着急,也帮不上啥忙,这事儿就全托给您了!

您看人的眼光准,我们一百个放心!”

临挂电话时,她还一个劲儿说要把家里腌的腊肉、灌的香肠都寄来,“让您和家里人尝尝鲜”。

周姥姥在这边笑着推辞:“可别介,你们留着过年吃。

孩子的事我记着呢,保准上心,这比啥都强。”

挂了电话没多长时间,邮局就送来了个大包裹,打开一看,是晒干的山货,还有一包炒得喷香的南瓜子,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却裹得严严实实,透着股实在劲儿。

周姥姥当时就跟顾从卿说:“你看这家人多懂礼道,咱更得把一鸣的事办妥当喽。”

这会儿赵一鸣站在刘春晓家门口,手心里微微出汗,心里头暖烘烘的——他知道,这份热乎劲儿,都是顾家给的。

顾从卿看他紧张,悄悄碰了碰他胳膊:“别慌,就当串亲戚。”

门开了,刘春晓笑着迎出来:“快进来,我同学在屋里呢。”

赵一鸣深吸口气,跟着走进去,心里默默念着,可不能辜负了周姥姥和顾家的心意。

门开了,刘春晓笑着迎出来:“快进来,我同学在屋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