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父刘母带着刘春明走的时候,刘春晓送到院门口。
等她转身回来,就见土豆正拎着个大盆往屋里走,盆里冒着热气。
“哥,嫂子,热水烧好了,你们洗漱吧。”
土豆把水盆往地上一放,又转身去灶房,“我再给你们兑点洗脚水,解解乏。”
刘春晓赶紧站起来:“土豆,真不用,我们自己来就行。
你都忙活一晚上了,快去歇着。”
“不累!”土豆头也不回,端着洗脚水进来时,还特意往里面撒了把花椒,“我听姥姥说,花椒水泡脚解乏,你们在飞机上坐那么久,泡泡舒服。”
他把水盆往炕边一放,又搬来两个小马扎,“坐着泡,别烫着。”
顾从卿看着弟弟忙前忙后,额头上还冒着汗,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行,那哥就不客气了。
不过下次可别这么折腾,咱们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
“那不行,”土豆梗着脖子,手里还攥着擦脚布,“你们在外面那么辛苦,回来就得享福。
我以前小,啥也不懂,现在我是大小伙子了,能照顾人了。”
刘春晓听着这话,心里暖烘烘的,刚要说话,就见土豆又跑出去,回来时手里捧着个搪瓷缸,里面放着胖大海:“嫂子,我听你咳嗽,这是我攒钱买的,泡水喝管用。”
“你这孩子……”
刘春晓接过搪瓷缸,热乎气从缸底传到手上,眼眶又有点湿。
顾从卿把脚伸进水盆里,花椒的香味混着热气往上冒,浑身的乏劲儿顿时消了大半。
他看着土豆蹲在地上,正给他们收拾白天带来的行李,把零碎物件一件件归置好,忽然想起小时候,这小子总跟在自己屁股后面。
“土豆,”顾从卿开口,“等过两天不忙了,你想去哪玩,哥带你去。”
土豆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星星:“真的?”
“真的。”顾从卿点头。
土豆咧开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那我得穿那件新衬衫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泡脚的水盆里,泛着细碎的光。
刘春晓靠在顾从卿身边,听着兄弟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这趟回家,不仅是回到了熟悉的院子,更是回到了最踏实的家。
土豆把东西收拾完,又给他们倒了杯温水,才蹦蹦跳跳地回自己屋,临走前还不忘说:“哥,嫂子,明天早上我叫你们吃早饭,姥姥说明天蒸肉包子!”
“哎,好。”顾从卿应着,等弟弟的脚步声远了,才转头对刘春晓笑,“你看这小子,长大了。”
刘春晓点点头,往他身边靠了靠。
盆里的花椒水渐渐温了,顾从卿用脚拨弄着水面,水花溅起细碎的涟漪。
他看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声音里带着点试探。
“春晓,你说……把土豆带到英国念高中怎么样?”
他转头看向刘春晓,“我估摸着,没个三五年落不了地,我在英国还得待些日子。
带他出去见见世面,总比在胡同里闷着强。”
刘春晓正用毛巾擦脚,闻言动作顿了顿,抬头时眉头微微蹙着:“带土豆去?”
她不是不赞成孩子出去长见识,只是……“我能去英国,是沾了公派的光,手续办的麻烦,还托了不少关系。
土豆这年纪,又是自费出去念书,能行吗?”
她想起自己当年申请时的波折——成绩单、推荐信、大使馆的面试,一样都不能少,光语言关就熬了挺长时间。
土豆现在才上初二,英语基础刚打没多久,真到了全英文授课的环境里,能跟得上吗?
“手续的事我来想办法,”顾从卿沉吟道,“可以申请私立学校,就是学费贵点。
我攒的稿费完全够用。”
他看着刘春晓的神色,又补充道,“语言的话,到了那个环境,学起来很快的。”
刘春晓把毛巾搭在盆沿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炕沿:“我是怕他太小,在那边想家。
真去了英国,想回家可没那么容易。”
顾从卿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她的手:“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
所以才想跟你商量,要是真去了,咱们俩能照看着他,问题不大。
再说,他这性子野,出去磨练磨练也好,年纪小,有条件就多看看世界。”
这孩子心里是向往外面世界的,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窗外的月光移到了炕沿上,刘春晓看着顾从卿眼底的认真,心里的犹豫渐渐松了些。
“要不……先跟他说说?”
她试探着问,“看看他自己愿不愿意。要是他打心眼儿里想去,咱们再想办法。
要是他怵了,那就算了。”
顾从卿眼睛亮了亮:“成,就这么办。
等过两天他新鲜劲儿过了,我找个机会跟他聊聊。”
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笑了,“其实我还有个私心——家里就这一个弟弟,带在身边,总比隔着万水千山惦记着强。
而且姥姥姥爷年纪也大了,爸妈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管他,放在我身边我更放心。”
毕竟是他从小带到大的,半个儿子一样。
刘春晓被他说得心里一软,点了点头:“也是。
真能去成了,我教他做饭,省得总吃学校的冷餐。
你教他英语,别到时候跟人说话都磕磕巴巴的。”
“那是自然。”顾从卿笑着应下,心里的盘算渐渐清晰起来。
“到时候家务活就交给他干。”
盆里的水彻底凉了,顾从卿起身把水倒掉,回来时见刘春晓正对着月光出神,便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船到桥头自然直。
真办不成,大不了就让他在国内好好念书,将来考个好大学,一样有出息。”
刘春晓靠在他肩上,轻轻“嗯”了一声。
夜渐渐深了,胡同里的狗叫了两声又安静下来。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早饭。
稀粥的热气、油条的香气混在一起,透着股寻常日子的温馨。
顾从卿看着坐在对面、正埋头大口扒饭的土豆,忽然开口问道:“土豆,你想不想去英国读高中?”
“唔?”土豆嘴里还塞着半口馒头,埋在饭碗里的脸猛地抬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张着大嘴看着顾从清,满是不可置信:“去英国?
我……我去英国读高中?
真的吗?
我能去?”
他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脸颊因为激动泛起红晕,目光灼灼地盯着顾从卿,仿佛怕自己听错了。
顾从卿放下手里的筷子,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
你要是想去,哥就给你办手续。
等我和你嫂子休假结束,你直接跟我们一起走就行。”
一旁的顾父顾母听到这话,脸上没什么波澜,依旧慢悠悠地喝着粥、吃着咸菜。
他们对这个小儿子,向来是“放养”的态度。
从小土豆就跟着哥哥顾从卿,又有周姥姥周姥爷照顾,他们夫妻俩在工作上投入得多,对孩子的日常琐事插手本就不多。
顾母夹了一筷子腌萝卜放进嘴里,对顾父小声嘀咕:“老大办事稳当,让他带着老二,咱们也放心。”
顾父嗯了一声,看向顾从卿:“出去了也好,多学点东西,你多盯着点他,别太贪玩。”
土豆哪还顾得上听父母说话,一个劲儿地追问顾从卿:“哥,英国的高中是不是有很大的操场?
我能不能学踢足球啊?”
刘春晓在一旁笑着帮腔:“到了那儿让你哥给你报个足球俱乐部,不过前提是,功课得跟上。”
“我肯定能跟上!”
土豆拍着胸脯保证,扒饭的速度都快了两倍,嘴里还嘟囔着,“必不能丢了我华国人的脸!”
看着弟弟雀跃的样子,顾从卿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刘春晓当年出国时,恰逢政策倾向于公派留学,因此走的是国家公派的渠道。
可政策这东西向来一年一个样,到了今年,自费留学的渠道也放开了不少,只要能拿到英国那边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签证便能顺利申请下来。
顾从卿心里有了谱,便去了一趟外交部。
借着工作渠道的便利,他给麦克米伦出版社的主编发了一封电报,请对方帮忙联系合适的高中。
那位主编与顾从卿这些年合作的一直非常愉快,深知他办事靠谱,效率也高得惊人。
不过五天时间,就传来了好消息,说学校的事已经初步敲定。
半个月后,顾从卿果然收到了从英国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信封上印着学校的校徽,烫金的字体透着正式。
他拿着通知书,拉上兴奋得好几天没睡踏实的土豆,直奔英国驻华办事处。
办事处里人不多,顾从卿熟门熟路地递上材料,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时,土豆紧张得手心都冒汗,眼睛却一直盯着办事窗口,满是期待。
等拿到贴着自己照片的签证时,土豆忍不住举起来对着光看了又看,小声嘀咕:“我真能去英国啦?”
顾从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笃定:“当然。
收拾好东西,咱们很快就出发。”
看着弟弟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顾从卿也对后面的生活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