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063章 官军败退宁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幕倒也不算是多么的魔幻,因为这乾州之战时已经出现过一次。

不久前那艾万年、柳国镇等人领兵齐聚乾州之时,他们曾经搁一块赌咒发誓还假模假式的杀牛羊祭天约定要在乾州城与贼寇决一死战!

谁要是跑的话谁全家都不得好死!

就这样艾万年他们在乾州城外摆开阵势准备与贼寇血战一场,可当王铁派周兵的左营当先锋杀到离官军阵前还要十里地的之时。

那柳国镇、王锡命、刘成功他们几个立马就忘记了昨天发下重誓,拉着队伍就往邠州方向跑。

虽然这几人曾经发誓说要是临阵脱逃的话全家不得好死,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现在不跑的话估计会当场就不得好死,所以与其现在不得好死还不如日后不得好死。

再说了,这年头赌咒发誓跟喝水吃饭一样谁当真那谁就是傻子,也就那艾万年被他们发的誓言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所以这邠州之战也不过是复制了乾州之战的那一幕而已。

...

这回艾万年他们守邠州倒是没有发誓,是因为有洪承畴的军令在,这洪承畴的军令其实对他们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毕竟这洪承畴不在现场督战,要是在现场督战的话以洪承畴的威望肯定是可以制住他们几个的。

况且他们几个在邠州也守了好几天而且还假模假式的布置了防御工事,这样一来即使洪承畴在事后追责他们也是有话说,毕竟他们的态度摆在这里还是做了抵抗的,而不是直接弃城逃跑。

这就好比后世公司里的牛马没有老板盯着一个个都搁那里摸鱼划水一样。

官军们窜的这么快也并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他们都不想打。

如今这年头只要他们手中能打的兵没有被折腾的一个不剩,那朝廷就会对他们就有顾忌,不会因为一两场败仗就把他们一撸到底,最多也就是罚酒三倍下不为例。

当下大明朝的军队已经不全算是大明朝的兵,从边镇到地方上的将帅已经都开始往军阀化的路上走,就连在朝廷眼皮子地下的辽东边军都已经开始军阀化。

所以这并不是只有左良玉和贺人龙在往军阀转变,只是相比于其他胆子小的将帅而已,他们俩胆子比较大步子迈的比较快而已。

所以如今在这大明朝混,只要手中有兵在,只要不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那朝廷就不会把你怎么着。

反之,如果你的实力受损严重的话,那你呼吸都有可能是错的。

比如这回贺人龙为报亲兄弟被李自成射杀之仇与贼寇血拼导致实力大损,这地方上的官员不仅没有为贺人龙上奏请功,而且还合计将官军在凤翔吃败仗的责任全部推到贺人龙的身上。

贺人龙在后来也正是因为吃了这个败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加援剿总兵的头衔。

而那遇到贼寇大军来袭就从凤翔窜到陇州去的马科、尤翟文等将领则是一点事都没有。

甚至这几人还因为实力保存完整朝廷需要拉拢这头衔相反还往上加了一级。

...

这王经纬和郝摇旗占领邠州之后并没有对官军展开追击,毕竟这官军实力尚在,且王经纬他们兵力不足,这要是追的太紧逼的官兵应激拼命回马一枪的话那估计就有中营的苦头吃了。

所以王经纬和郝摇旗两人一合计就在邠州城待着等王铁的大部队来了再做决定,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王铁领着大部队来到邠州。

然后王铁派王经纬领着中营外加贺一龙、张一川等部沿着泾水河谷往北追击,但是因为官军在泾河与马莲河交界处分开跑。

因为这农民军与官军隔着有一段距离,所以搞不清楚这两路官军中到底哪一路人多谁才是主力,于是王经纬就停了下来派人去向王铁请示,到底应该沿着泾河追到平凉府去,还是沿着马莲河追到庆阳府去。

从这就可以看的出来王经纬军事能力非常的欠缺,这要是换了周兵或者是杨英的话压根就不会请示,即使搞不清楚官军的主力是往那边窜,他们也依旧会一口气的扑上去随便选个方向追上去。

因为这军事行动的赌博成分非常的大,这随便选一个方向追的话总能蒙对一个有一半胜率,但你要是不去赌的话,那就连一半的胜率都没有直接就是输。

这俗话说性格决定成败,王经纬此人向来做事谨慎小心唯恐出了差错,这种性格适合当那种防御性的将领,但是作为进攻性的将领显然是不合格的。

所以仅此一战之后王铁算是把王经纬这人给彻底看穿,以后但凡大规模军事行动都不会让他担任统帅。

但也正是因为这次军事行动暴露了王经纬的真实水平,王铁对王经纬也放心多了,毕竟这领着弟兄们打不了胜仗的将军那是得不到弟兄们的拥护的。

...

这西安府的邠州距离庆阳府的宁州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多里,但这从邠州的官道是沿着那弯弯绕绕的马莲河修建的,且因为有多处河段是在陡峭的山崖边上,所以这官道并非完全都是沿着马莲河修建,有小部分的官道是绕过崖壁修建的,这样一来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差不多有两百多里左右。

这两百多里的距离艾万年、柳国镇这四路官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窜到了宁州,这速度比在后面追击他们的马贼还要快,官军的两条腿在此刻居然超过了贼寇的四条腿。

这让在后面追击的贼寇看着胯下骑着马还以为是骑了一匹假马。

要知道这官军因为缺少马匹再加上这官军向来懒散所以官军的正常行军速度一天六十里地那就顶天了,如果是碰到像从邠州到宁州这种山区行军的话,那最多也就四十里每天。

而这回官军居然能够靠两条腿日行了差不多一百里,这充分的说明人在求生的欲望面前是能无限激发个人潜能的。

...

宁州城,南门。

这陕西庆阳府的属州宁州就是后世甘肃庆阳市的宁县,现如今庆阳市宁县的县城位置的马莲河的西岸,在明朝这个时候则是在马莲河的东岸。

这宁州虽然属于是州城但是由于地处西北边陲穷苦之地,所以这城防建设的规模也就普通县城的级别,那四面城墙的长度也就个一里地,城高也就两丈六米,且因为地方财力不足这城墙上的防御设施也不是完整,不少城墙甚至连垛口都损坏都没有及时修缮。

此时在这宁州城的四面大门全部都如临大敌一般紧闭,在宁州城的南门之外聚集着一大群官兵,差不多有接近一万多号人。

这些官兵身上穿的红色号衣破败不堪有的甚至连补丁都没有打露着一个大洞,不少的官兵脚上甚至连草鞋都没有打着赤脚。

只见他们身上大部分都没有穿着盔甲仅仅是带着头盔而已,但他们的盔甲也并没有丢弃,而是装在背囊里面或者找一个篓子用长兵器给挑着。

毕竟这盔甲是安身立命的家伙,如果这玩意丢了的话,那在后面追击的贼寇就不会是时不时放水故意让他们跑出一段距离,而是如同饿狼一般的扑上来将他们撕成粉碎。

瞧着这帮官兵的样子倒不像是军队而是一群逃荒的难民。这曾几何时官兵把贼寇追的像难民,而这段时间以来居然倒反天罡的贼寇把官兵追的像难民。

此时那在那宁州城的南门上,几名身穿蓝色官袍的官员正在城门楼子上忧心忡忡的看着下面一群狼狈不堪的官兵。

这去年宁州曾经被农民军攻克过,当时的知州以及州衙的大量属官都被农民军给杀了,所以一直到今天朝廷都没给宁州补上知州。

目前代理州务的是去年侥幸从城里跑出去的判官,这另外几名官员也不过是庆阳府的举人、监生临时定上去的。

这要是换在太平盛世的话那怕是西北穷苦之地的州官那也会让官场中人争的头破血流,但如今西北多事所以这州县官员没点胆子的基本上没人敢来上任。

只见那宁州的判官手里拿着一颗关防正在仔细的端详着,这瞧了一半天怎么看都像是真的,于是便叹了口气递给一旁的吏目。

这吏目瞧了一会之后便对判官说道:“大人,这副将关防不会有假应该是真的,在城外的应该是官兵绝对不是贼寇!”

这宁州判官听到吏目的话后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你瞧瞧下面那群家伙,有一点子我大明王师的气势吗?!本官怎么瞧着都像是一群贼寇假扮的!”

这段时间官兵虽然一直在打败仗,庆阳府这边也有零星的交火,但官军吃的败仗丢的城池主要集中在关中的西安、凤翔两府。

还有就是官府向来是报喜不报忧他们收到的通报都是官军在战场上打胜仗,所以这突然之间让他们瞧着一群残兵败将涌入到眼前来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毕竟在这些文官的刻板印象里,大明朝的边军那是战无不胜的存在,只要边军出手那必然是打的贼寇大败,这在过去也确实是这样。

所以这宁州的官员才有些不相信在城下的这群人是官兵,相反怀疑他们是贼寇假扮来骗来城门的,毕竟这种操作贼寇在过去那是经常玩的,所以这宁州的官员也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