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谷城县侥幸捡回一条性命的郧阳巡抚宋祖舜以及那郧阳副将贾一选逃回襄阳之后,立刻封闭城门并动员全城军民上城墙协防,准备应对接下来献曹诸贼的进攻。
那八大王、老回回、老曹操他们几个在打下郧阳府城开烧酒庆祝了几天之后,便领着二十多营队伍三四十万义军弟兄水路并进浩浩荡荡的顺着汉江东下杀向那襄阳府城。
八大王率领的队伍行进在这汉江南岸那队伍就如同一条无穷无尽的长龙一样,那在汉江水道中的义军船只就好像是水里密密麻麻的鱼群一般。
这郧襄地界上,上一回反贼队伍有如此浩大大声势,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成化朝荆襄流民大起义的时候。
不过上一回是官军撵着农民军打,这一回则是反过来义军追着官军打。
这八大王领着几十万农民军弟兄杀到襄阳城下打了几天之后,八大王便放弃了进攻襄阳,转而继续沿着汉江南下前去进攻承天府。
这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八大王虽然在谷城一战歼灭了宋祖舜的抚标,但那贾一选的部队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且这襄阳城中还有从邓州撤过来的守备部队以及原有的襄阳守备营,再加上那襄王府的护卫和襄阳卫驻城的卫军,这总共加起来襄阳城内还尚有近两万部队,城中的居民那也有不少动员几万精壮上城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所以这襄阳城中虽然野战的力量不足,但是防守的力量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让八大王放弃攻打襄阳城的并不是城中的守备力量,而是那看着令人望而止步的襄阳城防。
这襄阳城长江防线西段的关键点点,是北方与南方交界处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内城的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也就普通的州城级别的面积。
但是襄阳城的城防等级非常的高,就襄阳城的北门就挨着汉江以汉江做护城河,另外三面护城河挖的宽度最低都在两百米以上,且跟那汉江是通着的。
那八大王想要效仿铁营进攻滁州时将滁州护城河的水排干再行攻城的法子也是行不通,因为这襄阳城附近没有低洼地带作为蓄水池,且那汉江有潮汐现象,想要在护城河上筑坝拦水也是很难做到。
至于那襄阳城的城墙那就更不用说,城墙内用石头垒砌城墙外用青砖包裹标准的石头城,城墙高度矮的地方最低也有十几米高的地方将近三十多米,城墙的宽度也有将近十几二十米,下面打的地基那也是将近十米。
这八大王哪怕是把他领着的这几十万义军弟兄全都葬送在这襄阳城下,那也未必能够撼动这襄阳城一丝一毫,即使给八大王几十门红衣大炮八大王也很难做到,除非是开花弹火炮。
...
所以八大王略做一番尝试之后也就放弃攻打襄阳,不过八大王对这襄阳也是十分有执念,为了攻克打下这襄阳城,八大王另辟蹊径采取内部爆破的方法。
决定派出细作在城中长期暗中潜伏并逐步地下势力积攒实力,为以后有机会内外合力夺下襄阳城做准备。
但这肯定不能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所以八大王决定先放过那在城中的大明藩王襄王爷,转而去挖那大明朝的另一个祖坟显陵。
那从武昌坐船领着抚标营西进到承天的湖北巡抚王梦尹听说郧阳兵败之后,就预判到那献曹诸贼打不下襄阳肯定会进犯显陵。
于是这王梦尹就留在承天府与巡按余应桂一道保卫朱家祖坟,同时王梦尹给那荆州、德安包括湖南地区的岳州、常德等地驻军传令,命其火速领兵赶来承天护陵。
这几个地方的官军将领接到王梦尹的命令后不敢怠慢,毕竟这失陷祖陵的罪名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这几个地方的官兵划着船日夜兼程的赶在八大王打过来之前抵达了承天府。
这也幸亏去年贼寇把那凤阳的祖陵给挖了,所以这朝廷为了防止贼寇把承天的祖陵也给挖了,也就在这显陵给修了一座军事要塞级的陵城。
那八大王领着几十万义军弟兄进攻那显陵陵城久攻不下,所以这义军的老毛病那也就又犯了,开始因为这攻城损失过大而产生内讧。
那“闯踏天”刘国能与八大王发生冲突负气出走经德安府窜到河南的信阳一带,过去跟着王铁混的张一川也因为与八大王发生矛盾领着手下弟兄们窜到了荆州山中。
“老回回”马守应也是受不了那八大王,也领着手下弟兄以及几个小兄弟窜到了郧阳去,在经过武当山的时候与当地道门养的民团发生冲突,老回回一怒之下把那永乐皇帝敕建的太和宫给烧了。
这八大王眼瞅着树还没有倒猢狲就散了,于是跟那罗汝才一合计,两人决定放弃啃显陵这块硬骨头,转而是沿着汉江继续东下,去打那江汉平原的核心城市汉阳府。
...
不过那八大王在领着老曹操他们几个杀到汉阳城下的时候,那八大王他们就吓的赶紧掉头,然后往荆州、襄阳一带的山区里面钻。
这是谁把八大王吓的像兔子一样窜了呢?!
那在郑州一边养胳膊上的伤一边监视豫西山区铁贼的六省剿总卢老爷,在接到郧阳巡抚宋祖舜第一次因回、曹二贼南北夹攻襄阳的时候,那卢老爷就预判到这湖广官军必然要吃一个大败仗。
因为这卢老爷不仅对贼寇非常了解,对他的同僚下属那也是非常的清楚,这郧抚宋祖舜还有楚抚王梦尹是个什么货色他太清楚了,就这两的本事肯定是玩不过那八大王的。
所以卢老爷在第一次接到宋祖舜求援的时候,那卢老爷就在调兵遣将准备南下去支援湖广战场,恰好当时卢老爷收到了贺人龙、白广恩在陕北击败闯贼解除了延绥镇威胁的消息。
于是那卢老爷就当时在陕州的祖宽部、以及他的督标杨四恩部,还有那在汝州的罗岱部全部都给带上从中原南下湖广去剿献曹诸贼。
卢老爷还给朝廷上书,将镇守豫中地区的左良玉移镇到豫南地区的南阳盆地去,同时还把那郧阳、襄阳两府以及他的老巢许州全部划归左大帅的防区。
并且卢老爷还向朝廷请示给左大帅放权,允许左大帅节制这三府一州副将级以下的守备部队,让这左大帅能够放开手脚的剿贼。
这卢老爷对此那也看的非常明白,这要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天底下没有那么好的事,既然朝廷不能满足左大帅钱粮上的需求,那就必须得给这左大帅一定的权力作为补偿。
否则的话这左大帅干完自己分内的工作那就什么事都不管,坐看那贼寇在他的防区外面到处闹腾。
但朝廷仅同意了给左大帅加担子扩大防区,并没有放权给左大帅节制防区内守备部队权力。
不过朝廷专门给这左大帅设立了一个在豫楚交界处剿贼的“援剿镇”,并将原先跟着左大帅混只有虚衔没有正规编制的金声桓、王允成、孔道兴等一众官军将帅转正,把他们的人马纳入到“援剿镇”的编制下。
这个“援剿镇”既不设兵备道也不设巡抚一类的文官统领,仅由内廷派一个太监来充当监军,以及六省总理衙门派出的一个监纪文官。
这样一来,这个“援剿镇”实际上就是由左大帅从军队指挥到军队管理上一肩挑,也算是又打破了自土木堡之变以来军镇一级的统帅必须由文官来担任的明规则。
不过朝廷那也是防着左大帅一手的,左大帅军中不仅有太监文官监军监纪防着左大帅搞事。
还有就是左大帅这个“援剿镇”虽然是正规编制但是临时性质的,等到贼寇被剿灭之后,朝廷随时可以以地方无事将左大帅的部队给裁撤。
在还有就是左大帅的援剿镇不能统领防区内的地方守备部队,如此那左大帅的手就伸不到地方上去,而地方上的守备部队也能对左大帅产生制衡作用。
同时那左大帅的钱粮军械等各种军需物资需要地方官府供给,在财政上朝廷也是可以对左大帅进行钳制,防止这左大帅有异心。
朝廷这各种手段多管齐下,任那左大帅再如何的嚣张跋扈那也是跳不出朝廷的手掌心。
朝廷对于这给武将放权的问题,早在崇祯朝之前就有过讨论,但朝中掌权的文官和皇帝都对历史上的武将造反有心理阴影,所以对给武将放权这个问题从上到下都是持否定态度。
但这些年来朝廷在关内外战场频繁吃败仗,所以这朝廷那也不得已放开这权力的一角,但并非全部放开,而是仅开放左大帅这一个特例。
而左大帅能够获得这个特例,主要还是他的干爹是户部尚书侯恂,他的后台是那兵部尚书张凤翼。
有这两人以及朝中收他贿赂的大员给他打掩护在朱由检面前说好话,所以这朱由检就大笔一挥设立了这个不设巡抚和兵备道的“援剿镇”。
上一个拥有这种权力的武将,还是那在东江开镇的岛帅毛文龙。
从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朝廷给左大帅松绑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毕竟这左大帅在历史上崇祯朝后期和弘光朝的一系列骚操作可谓是将一个嚣张跋扈的军阀演绎的淋漓尽致。
但站在当世人的视角,左大帅并没有那么不堪。
这明军将帅不听节制的也不止左大帅一个,这种风气也不是自左大帅开始的,但凡麾下家丁能打有点底气的将帅现在都不怎么听文官督抚的命令。
明军的军纪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非常败坏,左大帅的兵烧杀抢掠也不过是遵循明军的老传统,况且军纪跟左大帅坐一桌的明军将帅一抓一大把,在这方面左大帅的恶劣行为也不怎么突出。
左大帅养寇自重的行为相比较陕西那边的秦军还略逊一筹。
这左大帅最多也就是跟河南的土寇一起合伙做生意赚钱养兵,而那陕西的将帅胆子能大到收受贼寇的贿赂替贼寇办事!
左大帅在战斗中保持实力的行为,那就更不值一提了,这年头的明军将帅有摊上事几个不保持实力的?!
那左大帅确实是招安了不少反贼和逃兵,但可都是向朝廷上报获得批准并且还授予了虚衔官职,虽然左大帅在暗中扩充实力但是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察觉到,也就左大帅的一些同行发现左大帅不对劲。
所以站在现在大明朝中君臣的视角看来,这左大帅与一般的明军将帅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因为左大帅能打,朝中君臣对这左大帅的映像还不错。
在原有历史上左大帅正式军阀化是在崇祯十一年之后,但随着这个时空出现了一个不该存在的大型流寇集团,所以这就导致左大帅军阀化的进度提前了不少。
...
这朝廷关于筹建援剿镇的正式诏令还没有下达,那左大帅就通过他在朝中的两大后台,户部尚书侯恂还有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密信。
左大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毕竟这实打实的权力那可比金银珠宝更值钱。
于是左大帅便自告奋勇的跟着卢老爷一起南下收拾他的手下败将张献忠,并且扬言要把那八大王的脑袋拎下来给卢老爷当夜壶用。
那当时在汉阳的张献忠听说左良玉南下之后,立刻就吓的跑进山里面躲着。
就这样卢老爷领着左大帅、祖宽等众官军强将把那八大王、老曹操,一路撵到郧阳与陕西兴安交界处的山里面躲着瑟瑟发抖。
但卢老爷也没有继续往山里领兵深入追剿。
因为这关东战场从今年年初打到现在年中的七月初,这关东几个省的藩库、府库已经被打的空的跑耗子,一粒粮食一分银子都没有,朝廷拨下来的钱粮那也早就用光了。
幸亏这卢老爷在郑州待着的那段时间没有闲着,找那开封府的周王带头捐了几万两银子,然后以此为由强迫中原地区的官绅一块捐饷弄了几十万两银子充做军费。
要不然的话这崇祯九年的六七月份,这关东地区的官军定然也会出现像陕西三边一样爆发出大规模的兵变。
不过这卢老爷弄到的军费也仅能维持官军驻汛防守,要是进山搜剿的话,那卢老爷弄的这点子军费可就不够看了,还得继续接着爆金币。
可这时局已经没有时间给卢老爷继续爆金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