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嘛!

现在是许江河安静了。

到底是傲娇啊,是河豚大小姐啊。

安静了一会儿后,许江河说:“那,五号见。”

电话那头沉默不说话。

许江河心想着,嘴上说?嘴可不只是用来说话的哦……

这时,那头:“你忙吧。”

许江河:“这会儿不忙。”

那头:“哦…”

许江河想笑。

然后问:“对了?”

“甚么?”

“让我别累垮了,是什么意思啊?”

“……”

那头沉默。

不过下一秒,那头说:“字面意思。”

好家伙,许江河呵呵了:“听你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那头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哼笑了一声。

感觉还是很特别。

许江河不由的轻吸气。

这时,电话那头低声,说:“你这个月,太拼了,要注意身体。”

许江河微愣,关心我呢,虽然但是,他还是习惯性的说:“没事,还好,也没啥。”

但那头:“你不要老是这样讲,你没发现你有时候做事情,有些没轻没重吗?”

这话让许江河意外了。

没轻没重?

“有,吗?”许江河还是笑问。

“有!”河豚重声,继而说:“拼是对的,但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你得循序渐进,短跑的心态是跑不了马拉松的。”

好家伙……

许江河放下手机,看看来电人,是她啊,没错啊。

但问题是,她这讲话,怎么一股子的徐叔罗姨味儿?

“道理是没错,但现实往往都是马拉松里赛短跑,你要是起步太慢,直接没有后程可言。”许江河说。

那头沉默,等了等后:“那你,累吗?”

“累啊,肯定累啊,没办法嘛。”

“谁说,没办法?”

“额……”

许江河错愕。

电话那头无声。

须臾后,那头说:“虽然同样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事情与事情也要分先后缓急,你忙可以,没时间也可以,但你,要注意好你自己……”

许江河轻吸气,点头,答应:“好!”

那头:“这几天我不打扰你,五号,你休息一天,也当是,陪你家……大小姐。”

河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这种话的呢?

她这样的时候,字是一个一个的往外吐,挂着几分幽怨,却又免不去固有的傲娇。

“大小姐?”

“干嘛。”

“五号接你。”

“哼…”

河豚小哼气。

再然后:“挂了,你忙吧。”

电话挂断,许江河后仰靠着车座。

等了一会儿后,他笑笑,下车回办公室。

……

这个国庆许江河安排确实很满。

十一下午要去一趟京城,主要是聚聚,交朋友,魏怡在,雷总也在,包括几位当前互联网业内比较有名的大佬。

许江河现在也算比较出名的了。

曾经资历是他的短板,如今资历已然演变成了许江河的潜力。

渡过起步期之后的路要比许江河预想中的好走太多,毕竟这世界还是要讲实力的,聚团有没有东西,大家认真看一看,基本不会偏颇。

就这么说吧,首轮融资钱还没全部到位,但次轮融资已经有不少人主动表达意愿了。

这个年代还是热钱多,伯乐多,真正的千里马反而不多。

雷总近来跟许江河特别要好,经常性的一个电话打上几个小时,这次京城聚完后,他会来金陵一趟,来聚团看看。

小米四月份成立,八月份推出mIUI系统,mIUI系统一经推出就对市面上的room版本形成了降维打击,目前在论坛上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用户。

当然了,第一次跟许江河见面时两人便交流过,苹果是下一个时代的答案,特别是果4发布后,两人也坚定认为硬件是基础,是王道。

但做硬件没那么简单,雷总从软件切入属于是先扬长避短,具备软件优势后再去整合硬件供应商,这没毛病,难怪后来小米成了。

不过最近,而且就是这两天,米国那边新问世了一款名为km的即时通讯App,而且一经推出,便是展现出了现象级的火爆趋势。

雷总电话里当然也没说啥,只是交流看法嘛。

许江河反应很快,查了一下,然后笑了。

雷总要开发米聊咯。

不过紧随其后,嗅觉同样灵敏的企鹅会在内部秘密成立微讯项目。

Km是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了免费的短信聊天,其实这个不算新鲜,国内大运营商已经有一个东西,叫飞信。

区别在于km是独立App,类似于扣扣,而飞信在几大运营商之间没法互通。

反正许江河也聊了很多,比如飞信,许江河自然提起,创业很多时候就那么一个窗口期,飞信性质特殊,短信资费这一项就是最大阻力。

再说企业,即时通讯嘛,国内肯定绕不开好奇,这是人家的基本盘,所以他猜企鹅一定会迅速反应,并且全力围堵。

飞信这个雷总很认同,特别是创业窗口,他目前最大的教训就是卓越网,没踩好风口。

但企鹅嘛,雷总大概的意思是,不至于吧?

这就是人性了,从逻辑理性讲,许江河没错,但雷总是当事人啊,他要是也这么理性,那他干脆别闹了。

二号三号四号先是在京城,然后去魔都,主要是趁着假期机会,去疯狂的找牛人。

这就是刚刚电话里许江河跟徐沐璇说的,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假,但大家都在拼着短跑的速度。

现在已经不是上一个周期时代了。

企业用人现在一般两种,首先是嫡系,自己培养,主要作用是背席位和话语权,然后就是即战力,说不好听点的叫雇佣兵,这是大头,也就是高管。

过去做企业不规范,喜欢搞家族式,不信任高管,也不信任西方那一套职业经理人路数。

但事实上,一个即战力巅峰的高管到位后,第一是即插即用,第二还能快速带动部门团队成长。

找牛人就跟搭讪一样,讲缘分,讲投合,不过现阶段许江河也轻松了很多,因为不需要解释太多了。

再者,确实流弊,确实有东西,你说他不是技术出身,他能跟你聊一下午,能聊到你感觉不可思议,然后你好奇一问,他淡淡一笑,说没什么,自学了一下,敬畏专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