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 第1561章 感谢老天爸爸雨露均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1章 感谢老天爸爸雨露均沾

和周龙云作对的人也不需要真的和周龙云对着干,只需要将救援的时间拖延一点,周龙云便是有理也说不清。

当了皇帝,真想随便杀人,反倒是不可能了。

何况这种时候,周龙云是真没办法堵住悠悠之口。

大周境内的三州之地,在顷刻间人员就损失了几十万人。

这比武国的台风和海啸还要夸张,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大周的灾情有可能是三国之最。

以周龙云如今在大周境内的处境,他要想将这件事完美解决,怕是花的时间比自己还要长。

在详细听完大周境内的情报全部过程后,李昭笑了。

“感谢老天爸爸!”李昭对着天际一拱手。

他还记得当初自己刚得到幽国可能面临台风和海啸时候的样子,不由得想笑。

没想到,老天爷竟然是平等的削弱每一个国家。

至于苍国,去年的雪灾后遗症,他们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所以,这次老天爷只是单独光顾其余三国。

而现在,武国和周国更没心思盯着对方了,因为光是国内的这些灾情,都得他们头疼许久了。

“传令下去,如果海外岛屿上的粮食作物成熟后,就优先运输到江州、忻州、东州还有鹤州,如果有多余的,那就再运输到交州。”

“是!”

海外诸多岛屿上都种植了优良的粮食作物。

别的不敢说,去年左乐贤他们发现了大量橡胶树和黄金还有马匹的岛屿上的巨人稻,就是一笔额外的财富。

只要将这些资源给利用到位,至少,可以给武国朝堂缓解六成左右的压力。

至于国库的资源,李昭想的是能不动用就尽量不要动用。

反正现在粮食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哪怕后面真的打上了持久战,想来以武国如今土豆、红薯等高产农作物推广全境的程度,也是足以应付几十万大军的吃喝拉撒的。

关键是,小麦、稻种这些也都在疯狂种植。

就连豆类作物也都在积极储蓄和准备当中,到时候,可能牛马羊所吃的东西都会多到堆积如山的程度。

李昭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耗得过自己?

不过,当下也不是值得骄傲的时候。

今年过完,武国全国各地得到推广的区域应该会正式迎来大丰收。

除了国库,所有人的粮食府库应该都是达到新高度。

反正明年才会继续征收税收,而明年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彻底完成的时间。

国战备战了五年之久,李昭也不清楚这种准备到底是充分还是不充分?

但他相信,如果还可以多准备一点的话,想来朝堂诸公和武皇都还是愿意再等一等的。

如果今年大周没有地龙翻身,可能年后就得开始国战的物资调动了。

调动的物资越多,越是充分,那么武国的赢面就越大。

“也不知道这群兔崽子适应的咋样了?”

李昭还有些想念这些出去实习的孩子们,明年上半年是最后的半年实习。

一旦实习结束,他们也就要正式毕业了。

他都没想到,这五年的时间竟然过的如此之快。

眨眼间的功夫,曾经稚嫩的少男少女们都已经成年了。

李昭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家了,为了国战,为了武国的发展,他的准备和筹备已经够多了。

现在他就只想快点国战开始,然后结束,最后开始自己的躺平生活。

至于皇位之争,他是真的没兴趣了。

等到时候四国一统,逐步稳定下来后,他就带着赵静茹还有李世安和李秀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先将统一之后的武国大地溜一圈,然后去海外岛屿上溜达一圈。

那样的日子应该是美滴很!

回归时,或许是因为想家了,所以有些迫切,越是迫切,就越是觉得回归的路程有些遥远。

这一刻,李昭还是希望,不管是周国、幽国还是武国的老百姓,都尽量平平安安,少死一些人。

这一年,武国全面发展。

京师和交州等地的将作监持续稳定输出。

越是临近这种关头,就越是觉得紧迫。

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备战国战这一回事,但他们都嗅到了一丝紧张感。

以至于每个地方的将作监人员都格外的小心。

他们也不知道为何现在催促的这么急,但越是着急的时候,就越是不能出问题。

武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个人乃至是正常战局的走向。

李昭终于回到了交州,想念妻子和孩子的他,回去后就拒绝了各种汇报和邀约。

他在东州、忻州还有江州的这段日子,实在是太累了,以至于在陪着李世安和李秀宁玩耍的时候,下意识的睡着了。

李世安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还继续坐在李昭的身上骑马,被懂事的姐姐一脚踹翻,还不允许他哭出声来。

李昭也是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哭笑不得的安慰了自己的儿子,哈哈大笑。

在休息了整整三日后,李昭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当一个闲人,只好开始处理公务。

公务早就堆积如山,李昭一边看,吴貂寺就一边给他说,这些折子他是过了一遍的。

再综合吴貂寺的看法,李昭很快就做了批示。

在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折子后,李昭又不得不开始和各大商会的人见面。

他们需要与交州这边对接大量的商贸合作,像这种级别的事情常人是处理不了的,只能是李昭亲自来。

好在之前交州也都经历过李昭不在的时期,也能照常运转。

因此,在李昭回来的第一时间,大家纷纷上门,各种原材料的采购、定制等,纷纷提上日程。

因为现在东西南北的水泥厂已经有十几家,虽然水泥依旧十分紧俏,但也架不住他们持续下订单。

能下订单,说明他们手中的闲钱还是颇为充足的。

李昭也就没有再阻拦,只要是能给交州和武国创造价值的,他都尽量争取。

光是接待这些商会的商人,就足足的花了李昭三日的时间。

这三日里,李昭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签署了多少个大单?

等到商人接见完毕后,便是各种交州本地的会议。

李昭也是忙得像是陀螺一样。

现在是十一月初,马上就要进入了中旬。

李昭回首今年,发现过的格外快。

当这些七零八碎的事情都处理完后,李昭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当领导,因为他时刻都想着摆烂。

“等事情结束了,我第一个逃离武国!”李昭默默发誓。

不过,在发誓后,李昭还是默默继续去当牛马。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刺激到了,还是因为之前积攒的底蕴足够了,现在的交州研究院,新的研究事物就像是井喷一样的爆发。

今日,李昭就收到了研究院的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