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愣神了。
刘瑭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模样,苦笑了起来。
“这多年来,你只知道子嗣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当权者对自己的子嗣也要提防。”
刘瑭开始为刘俊上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你刘知秋天下无敌,却不想当皇帝。然而你不当,你的儿子呢?哪怕长子听话,可次子呢?”
“不要小看权力对人性的考验。人的野心一旦被挑起来,那就无法遏制。”
刘瑭缓缓地说道:“为父见了太多的骨肉相残,但现在就想告诉你。你在一日,没有人敢露出半点野心。可你一旦不在。恐怕齐桓公之事就会上演了。”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的霸主,可他一死,几个儿子就开始争权夺利。活生生将齐桓公给饿死。
最后齐桓公都死了好几天了,尸体都长虫了,都没有被安葬。
刘俊感觉到一阵冰冷。
他真的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
刘瑭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刘俊急忙过去搀扶。
“走,去我的书房。”
刘俊不敢有违,搀扶着刘瑭来到了书房。
刘瑭在软榻上坐下,指着书房的一个角落,说道:“那里有一个盒子,你拿过来。”
刘俊真的不知道刘瑭这个盒子是什么,只能乖乖地拿到了刘瑭的面前。
刘瑭抚摸了一下盒子,然后将其打开。
里面露出了一个印玺。
刘瑭缓缓地说道:“此乃我刘氏一族的族长之印。”
“刘氏族长之印?这是?”刘俊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
刘瑭慢慢地向刘俊解释了起来。
刘氏族长之印本来是没有的。然而汉光武帝中兴大汉之后,他就十分担忧有朝一日,大汉会被倾覆。
于是光武帝就秘密找来了刘氏的长辈,制造了这一枚族长之印。
持有此印,哪怕天下皇帝大权旁落,刘氏子弟也可用此印,登高一呼,起兵勤王。
“此印如此重要,为何当年父亲不拿出来?”刘俊很怀疑此印的真实性。
刘瑭轻笑道:“当年那么乱,拿出来这个东西,岂不是树大招风?你没有此印,还不是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刘瑭将此印交给刘俊的手中,说道:“从今日开始,你就是刘氏一族的族长了。”
刘俊感觉刘瑭手中这个印十分沉重。
这或许就是刘瑭给刘俊最后的一个暗示。
成为刘氏族长,再更进一步。
成为这个天下的主宰。
刘瑭又说道:“为父去后,河间王所有的产业和田地。你就将他分给河间的百姓。咱们一家子从河间出来,没有为当地百姓做些什么。这算是为父的一点心意。”
刘俊重重地点头。
刘瑭笑了,他觉得刘俊好久没这么乖巧地坐在自己身边了。
“当年,你可把为父给气得半死啊!整天跟着曹操、袁绍他们胡闹。为父真的没想到当年的痴儿能够有今天的地步。”
刘俊也回忆起了很多事情,自己当年是混账了。
若是能够再来一次,刘俊发誓不会那么胡闹,不会让刘瑭生气。
“不过,你忙于征战,几个儿子的教育也要上心。”刘瑭不断地说着话。
刘俊就在边上不断地回应着。
父子二人说了好多话,刘瑭真的有太多的事情要交代了,他的时间不多了。
刘俊听得很认真,刘瑭每一句话,他都记在心中。
“为父去后,什么东西都不用陪葬。找一个风水宝地就行了。当然了,多做几个女陶俑就行了。”刘瑭最后交代了一声。
刘俊有点无语了。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刘瑭还惦记着女色。
至于不用陪葬品,刘俊是认可的。
经历过董卓、曹操两个狠人之后,很多人都知道陪葬品再好再多,最后也会引人来挖。
死了都得不到安生。
刘俊没好气地说道:“放心吧。我一定准备最好的女陶俑给你。你就不怕下去之后,被母亲揪耳朵?”
“没事,为父还是有信心的。”刘瑭大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刘瑭对刘俊重重地说道:“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我那大孙刘昇不错!老夫给他取了一个表字。”
刘瑭拿出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两个字:伯嗣。
刘俊一看,他瞬间就明白刘瑭的意思。无论日后天下如何,刘昇就是刘瑭认可的继承人。
“父亲,孩儿明白了。”刘俊对刘瑭郑重地说了一声。
刘瑭却缓缓地依靠在软榻上,看了刘俊一眼,闭上了双眼。
刘俊心中一紧,急忙来到了刘瑭的身边,颤抖地摸了一下刘瑭的脖子。
没有任何的脉搏了!
刘瑭薨了!
在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刘瑭已经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父亲啊!”
刘俊悲伤的嘶吼响彻了整个唐王府。
所有人在听到刘俊这凄凉的嘶吼,顿时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蔡琰等人快速向这边跑来。
很快,他们就发现刘俊正抱着刘瑭痛哭。
“爷爷!”刘昇率先冲过去。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开始痛哭起来。
整个唐王府陷入了悲伤之中。
得知刘瑭病逝之后,整个洛阳城都震动了。
刘协亲自给刘俊下旨意慰问。
唐王府封锁消息太厉害了,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刘瑭病重了。
文武百官也心痛不已。
刘瑭虽然是刘俊的父亲,手中握着巨大的权力,可却一直为国为民。
朝中的清流更是以刘瑭为首!
如今一代贤臣就这么逝去了,不少人心中哀痛。
为此,天子刘协特批刘瑭的葬礼按 “准国葬” 规格操办。
自亲王府至邙山陵墓,十里长街皆悬白幡,朱门尽挂素帘,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市井,此刻唯有哀乐低回,哭声不绝,一派肃穆悲壮。
刘俊虽遵父亲 “简办” 遗愿,却难违朝野上下的恳请,最终只能答应。
亲王府已布置成庄严的灵堂。
府门两侧立着二十四根盘龙白柱,柱上悬挂着 “汉室宗臣魂归邙山”“仁风远播泽被洛阳” 的挽联,皆出自亲家与大儒的蔡邕之手。
灵堂之内,刘瑭的灵柩停放在正中,由整块金丝楠木打造,棺椁四周雕刻着 “松鹤延年”“龙凤呈祥” 的纹样,虽不奢华,却尽显庄重。
灵柩前的供桌上,摆满了太牢祭品,烛火彻夜不熄,香烟袅袅升腾。
刘俊身着斩衰孝服,赤足跣行,日夜守在灵前,为父亲守灵哭丧,形销骨立,眼中满是血丝。
刘俊的身后是刘昇、刘正、刘星等人,他们也是一个个哀痛不已。
从此之后,刘俊没了爹,他们没了爷爷。
再也不会有人在刘俊准备执行家法的时候来救他们了。
蔡琰、貂蝉、甄宓、辛宪英、何灵思,也是披麻戴孝。
前来吊唁的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陛下驾到 ——!” 太监的唱喏声划破长空。
所有人都没想到刘协居然也来了。
刘俊连忙上前,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刘俊,叩见陛下!陛下龙驾亲临,折煞臣也!”
刘协快步走下御驾,扶起刘俊,声音带着哽咽说道:“叔祖乃汉室忠臣,宗室楷模,朕感念其恩德,今日特来送刘公最后一程,理所应当。”
刘俊感激不尽。
刘协走到灵柩前,整理了一下衣襟,深深鞠躬三次,上香,随后对着灵柩说道:“叔祖在世,护佑洛阳百姓,辅佐汉室江山,朕铭感五内。如今刘公仙逝,朕失一良臣,汉室失一柱石,悲痛万分。”
上完香后,刘协就离开了。
身为天子,能够给一个臣子上香,已经十分的难得。
当天晚上,刘协和刘辩带着自己的妻儿一同前来。
如果白天是以皇帝的身份前来,晚上就是以晚辈的身份前来吊唁。
刘俊对他们兄弟二人有着再造之恩,即便有天大的危险,他们也要祭拜刘瑭。
“陛下!”刘俊看到刘协和刘辩,心中很是吃惊。
“皇叔!我等兄弟今夜是以晚辈身份而来。”刘辩直接说道。
接待了一天的刘俊也感受到了刘辩和刘协的诚意。
两兄弟带着家人一同为刘瑭守夜,直到天亮时分才离去。
刘俊看到这一幕,心里的滋味难以诉说。
葬礼当日,天刚破晓,洛阳城便已万人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在道路两侧跪拜,想要送刘瑭最后一程。
辰时三刻,送葬队伍正式启程。
最前方是六十四名引幡人,手持白幡,缓步前行。
紧随其后的是一百二十八名鼓手与吹手,鼓声沉闷,哀乐凄婉,听得人肝肠寸断。鼓手之后,是由禁军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手持戈矛,排列整齐,步伐一致,尽显皇家威严。
仪仗队之后,便是刘瑭的灵柩。
灵柩由十六名身着素服的壮汉抬着,缓缓前行。
灵柩上方覆盖着绣有日月星辰的素色锦缎,锦缎四角悬挂着铜铃,行走间发出 “叮叮” 声响,如同刘瑭最后的叮咛。
刘俊走在灵柩前方,手持引魂幡,一步一叩首,每叩一次,都引得身后的宗室子弟与文武百官一同跪拜,哭声震天。
刘瑭一生有如此的结局,也算是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