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跑去拿过那本账册问,“这账册五哥是不是看过了?”
李仁不置可否。
“这账上的名单太可疑了,这本是假账!”
李仁道,“不管真假,重要吗?”
“六弟难道要扔了它,空手回去交差?”
“这账本存在,众所周知,你能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不说出去?”
见李嘉为难的样子,李仁终于说了句实话,“这非假的,也非真的。”
“上头所记录之人,着实有罪,你完全可以放心拿去交差。”
“五哥做事,也太狠了。”
然而,事实就是,十三州受灾地方官个个写折子,称颂李仁对百姓行德政。
百姓也感恩李仁。
对李仁的肯定与赞美,就是对李嘉的否认,只不过他身份尊贵,无人敢明着攻讦他。
明眼人都看出,明明可以让李仁接替沈某,皇上却派来了李嘉。
百姓与官员的心情是藏不住的。
与李仁谈过话,大大咧咧的李嘉也感觉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掣肘。
面对官员和百姓,大家也不正面和他发生争执,但丧气和消极,更让李嘉难以忍受。
葛壮死后,案子晾在那,人死在青州,这里的官推给定州,说葛壮是兴州人。
兴州那边说青州是案发地,该青州管。
大家心里都认定是这个王爷受不了葛壮挑衅他的脸面,才指使侍卫杀了葛壮。
他失了民心,也失了基层官员之心,后续差事极难推进。
消极怠工这一条他就无计可施。
将青州扒开堤防,本就是基层官员的诡计,为难李嘉。
李仁一来青州,先着手将一个个州县官员全部收至麾下。
邀买人心,只是大政治家最基本要能做到的事。
只是漕运他一直伸不进手。
如今他也找到突破口。
……
葛壮的孩子因沈大人渎职而死时,他已经断了活下去的念头。
孩子死得太可怜,沈大人让人把所有因踩踏而死的尸体全都丢入尸坑,等雨停一起填埋。
葛壮当时已起杀心,只是家中还有老母,又不得近身沈贼。
伍七哥也有了相似的遭遇,比他还惨。
有神秘人找到七哥为他出主意,让他告阴状,把事情闹大,只要皇上知道此事,必定处罚沈某。
他已有死志,只凭自己和几个同伴杀不了钦差,真杀得了,也要诛连家人。
他听了神秘人之言,吊死在县门口,以身为纸,状告沈某。
这神秘人是李仁支使过去的。
皇上怪姓沈的,也怪百姓不知好歹。
并没有马上下旨砍了沈氏,也没把差事稳交给李仁。
李仁不能放走沈某,因为账册做过假,到时审理两相对照,就会露馅。
沈某必须死在十三州境内,又不能死在他手。
这个罪责,得有人去背。
李嘉是最好的人选。
李仁保得住沈氏的命,李嘉却保不住。
那日桂忠要带沈氏悄悄溜走,但提前就送了消息给李仁。
故而才有了——
早上一群和沈某有私仇的百姓被葛壮带着,等待着沈某经过。
……
葛壮自老娘也病死后,便萌生死志。
他不能白死,自己死了,要拉上沈某一命抵一命。
还要再让无能的钦差皇子背上“心胸狭隘”之名。
他要以死报答五殿下的知遇之恩,也真心希望未来五皇子可以做上皇帝。
杀尽贪官,还百姓安稳正常的日子。
……
这里发生的一切,被桂忠以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下来,送上皇帝案头。
皇上生气又不能大发雷霆,当初是他指定要李嘉去赈灾的,当初也是他信不过李仁,不愿五皇子接手这差事,再立功劳。
现在好了,后续只能召回李嘉。
……
旨意送到之时,一份大礼在等着李嘉。
走之前,员外郎得了消息,前去送行。
他一脸谦卑的笑,身边站着那个侍奉过李嘉的婢女。
“殿下,此女侍奉之时还是处子,既得殿下欢心,就请殿下带走她吧。”
那女子上前施礼,“殿奴婢闺名愫惜。”
她盈盈下拜,是个体态风流的二八佳人。
“这怎么行?你这不是赖上本王吗?这姑娘我不能带走。”
话音刚落,愫惜脸色惨白,凄然掩面,当着李嘉的面道,“我既没了清白,王爷又不愿带我走……”
她从怀中抽出白绫,缓缓起身,“请王爷上路吧,奴婢不敢死在王爷面前,王爷先行。”
李嘉见员外郎一脸冷漠嫌弃。
他也知道这种既有钱又没读过几本书的地方大户,没什么怜香惜玉之情。
看样子,愫惜是真的要寻短见。
那夜的事他犹记得,温香软玉的美人儿就在眼前,他怎么舍得佳人去死?
“行吧行吧,账多不愁,未必多一条罪状就能把本王怎么样了。”
他潇洒上马,让愫惜进入车内,带着一行人,打算离开。
此时李仁姗姗来迟,两兄弟骑着马向前走了几步,与众人分开。
“五哥是来看笑话的吧。”
“六弟开玩笑,你我之间本无怨仇,何来看笑话一说?”
“我有什么资格看旁人笑话,我自己就是宫里最大的笑话,不是吗?”
李仁面色郁郁,并无半分赶走政敌的欢喜。
目前为止,他仍然没有胜算,徐忠也好,赵培房也罢,插手漕运也好,这些准备敌不过万岁一个旨意。
他的对手从来就不是他的兄弟们,而是坐在龙椅上那位至尊。
“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不知以何种状态相见。彼此珍重。”
李嘉听李仁发自肺腑之言,心中感慨。
也知道一切都因夺嫡而起。
看着李仁转向自己的目光,知道哥哥想听到他承诺。
可他心中转着太多念头,也对此行青州李仁诸多作法并不认同。
李嘉只与李慎、李瑞、李仁熟悉,现在死了两个兄弟,只余他和李仁,一时心情复杂。
“咱们兄弟就只能斗下去?”他喃喃自语。
李仁伫立风雨中良久方才回答,“命运不由人。”
两人对望,从此别过。
……
凤药于宫中已经知道青州所有发生之事。
皇上几天闷闷不乐,朝堂上的时光分外磨人。
当初大臣们就不大赞同朝廷费劲再派人过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心中不愿把差交给李仁。
现在好了,李嘉办砸了事情,不可能也没人敢接这块烫手山芋。
徐忠与赵培房也都三缄其口,省得碰钉子。
皇上最后不得不下旨,将十三州的赈灾事项交由李仁负责。
李嘉走后,所有人都似除了眼中钉,众人齐心,先是搭起棚子,分区而治。
李仁按京郊的办法,把灾民按区分开。
各州选自己的代表管自己州中的灾民。
餐食自不必说,还有大夫每日巡视为大家看病。
各地方官也在各州内奉行李仁这套方法。
大家井然有序地在洪水中熬日子。
这种平静只是表象,李仁还有许多事要办。
灾民安排妥当,他单独叫来绾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