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 第331章 弹劾一次,舒服一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1章 弹劾一次,舒服一年

李二一进两仪殿就看到李君羡手中拿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

来不及坐下,便将军报接过来,但是率先看的却不是军报,而是密奏。

好一会儿,李二才笑了起来,将军报打开,细细的看了起来。

当李二看完后便对身旁的王全说道

“去将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秦琼,程咬金,尉迟恭……”

李二一口气点了二十多个名字才停了下来。

“让他们现在就来两仪殿议事。”

“喏。”

不少人已经到了办公地方,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内侍带到了两仪殿。

就在众人疑惑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李二将军报递给了最近的长孙无忌。

当长孙无忌看后,一脸懵的将军报传给了房玄龄。

而房玄龄看后则也是一脸的懵逼。

这可给大家的好奇心勾起来,于是这军报传了一圈。

回到李二手中的时候,两仪殿里安静极了。

最后还是房玄龄打破了这略带尴尬的安静氛围。

“陛下,这军报……”

李二认真的点点头

“确实是真的,李靖与李绩两位将军就是护送恪儿与青雀接应肆叶护的使者。

以此来彰显我大唐的诚意。”

听了李二的话,众人心中百分之两万八不相信。

这么大的事情,按照李二的性格不可能压着。

最不济也要找几个大臣商量一下,最少最少也要找长孙无忌商量一下。

但是现在看长孙无忌的样子,他也跟自己等人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有意思了。

两位皇子与两位将军出于什么目的去往西突厥。

怎么又会这么凑巧遇到了西突厥叛乱。

最后死的一个可汗都没有了,这不正常。

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阴谋。

但他们没证据啊。

但我们的魏征魏大人可就有话说了。

就在魏征准备站出来的时候,却被一直盯着他的李二一个眼神制止了。

魏征先是一愣,李二这时候一个劲儿的盯着自己,给自己使眼色。

他以为这样,自己就不站出来了吗?

魏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大唐第一头铁娃,大唐第一喷子,一动没动。

这让希望魏征站出来,自己也好从中分析出一些什么的人,略感失望。

不少人心中鄙夷

“呸,这都不敢站出来。”

李二见众人都静悄悄的,什么也不说,敲了敲桌子说道

“诸位爱卿,朕叫你们来是要商量出一个关于西突厥的决议。

而不是来罚站的,说说你们的想法,现在那里还有将近五万大军呢。”

众人听到这个数都傻了,五万,侯君集去灭个国也才二十万。

你去接个人就要五万?逗傻子玩呢?

但军报上这么说的,自然不会有人质疑。

于是一条条政策从两仪殿中被商量出来。

又选了一下,年后赶往草原的人选,此时天上已经挂起了繁星。

等到李二留人吃完饭,已经接近宫门关闭了。

李二这才放众人离开,毕竟明天是元日,还有太庙大祭。

当魏征走到宫门前时,王全追了上来。

“魏大人留步。”

魏征疑惑的看向王全

“王内侍叫住本官所为何事?”

但是内心却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

果不其然,王全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密奏递给魏征。

“陛下让老奴将这本密奏亲手送到大人手中。

没什么事儿,老奴就先离开了,陛下那里离不了人,告辞。”

不给魏征开口的机会,王全迅速消失在魏征面前。

魏征看着手中的密奏一阵皱眉

“这就是陛下不让我开口的原因吗?”

一边想着,一边出了宫,来到等在一旁的马车旁,早有仆人等在那里,见魏征出来,连忙上前

“老爷。”

魏征嗯了一声,坐上马车,晃晃悠悠的向着府上而去。

一到家顾不得休息,直奔书房,他倒是想要看看,这密奏里到底写了什么?

但是当魏征将整个密奏看完时,便陷入了沉默。

魏征来到窗边看着月亮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叹了口气,轻轻的自言自语道

“要是蜀王参与夺嫡,其他皇子还有几分胜算?”

想到这里魏征无奈的摇摇头。

很明显,这份密奏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份。

那么这份密奏送来的时候就是两份以上,这必然是李恪的主意。

而李二也认可了李恪的做法,所以,接下来怎么做,魏征还是明白的。

对于刚刚的问题,魏征思考了良久,这件事即便是不去思考,其实心中也是有答案的。

最后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罢了罢了,这坏人还是要我来做,这次就遂了蜀王的愿,要是有下次,呵呵……”

魏征一阵冷笑过后,回到桌子旁开始写奏折。

远在西突厥的李恪打了好几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皱着眉疑惑的自言自语道

“谁在背后叨咕我?不会是魏征吧,绝对是他。”

想到这里,李恪又开心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估计会很舒服。

毕竟这次的罪名可不少,数罪并罚,估计能清闲一年。

李恪已经开始计划这一年该去哪里玩了,最好是能拐带三女一起。

不过明天就是元日,李恪没想到来到大唐的第二个年,竟然不是在长安过得。

侧头看了看睡得正熟的李泰,李恪瞬间心里就平衡了。

“嗯,青雀也回不去,舒服了。”

想着想着,李恪也进入了梦乡。

贞观七年,正月初一。

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官,亦或是各国使臣,或者长安百姓。

全部都身穿盛装,而百姓则换上了新衣服,早早的来到了大街上。

大唐皇室,百官及其家眷,各国使臣聚集在太庙前。

神情严肃,但也难掩激动,毕竟今天不仅要祭祖,还要祭祀龙骨。

虽然在头骨拉回来的时候有些人也有幸见过。

但也有更多的人却是没见过的。

在祭祀的时候,尤其是皇家,规矩更加严苛,每个人的位置是固定的。

但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最前方理应是李二与长孙皇后的位置,但是众人发现,最前面却只有一个蒲团。

然后才是两个,这让众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而且在皇室之后便是各品阶官员,从高到低。

但今天却有几家站在了皇室之后。

…………我是分割线…………

感谢炸天帮-七天真男人,故乡查无际,爱吃青椒干豆腐的楚枝,逍遥圣君,爱吃炒鸡丝茄子何处何,疯狂的油桶,背不完书各位大老爷们的打赏!!!

给大老爷们再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