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们三人与普明禅师相谈甚欢,也互相增进了一些对彼此的了解。
我因此而对普明禅师更加的敬佩,原来普明禅师之所以不让道信和尚对外提及师承,竟是那般的用心良苦。
普明禅师说,这些年来佛门中人屡屡爆出争名逐利、贪恋红尘的新闻,让他认为他们早已背离了佛法本心。
更况且在这末法时代,是真正的佛门子弟,还是披着佛皮的伪善之徒,已经无从辨认。
种种迹象表明,佛门清净之地似乎早已不复存在。
普明禅师自幼受戒,传统的思想和清规戒律已经根深蒂固。
他没法改变,也没有勇气改变。
这使得普明禅师认为自己难以真正的以身作则、彻悟佛法真谛,也难以担当传道授业的重任。
因此,普明禅师才一生从未收过正式弟子,晚年更是经常离开灵隐寺,在寺庙和世俗中游走徘徊。
只为了在红尘中寻找真正的佛性,在迷惘中守护心中的明灯。
而道信和尚的出现,让普明禅师看到了一位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走上一条不同道路的人。
普明禅师清楚道信和尚是个难得的佛门奇才。
但又不想让自己传统的修行理念和身份束缚道信和尚,更不想让寺庙、同门等琐事束缚他。
于是他便直接收了道信和尚为挂名弟子,并且不允许他提及贫僧的法号与身份,还有修行的庙宇。
因为只要道信和尚心中有佛、思想通透,能够按照本心在修行道中前行,便已足够。
普明禅师想让道信和尚成为一个身在佛门不拘佛、身在红尘不染尘的自在僧。
正所谓不踏入世俗,又如何体会众生皆苦?不历经磨难又如何证得菩提?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像寻常的和尚一样,整日在庙里敲经念佛,恐怕一辈子也参不透众生皆苦的真谛。
普明禅师一旦正式收道信和尚为徒,那就免不了要道信和尚继承衣钵、守持清规。
普明禅师甚至会因为师徒名分,从而对道信和尚产生期待与管教。
所以普明禅师只是倾心教导道信和尚佛法真谛、修行手段。
却从不以自己的思想束缚他,也不让他因寺庙、众僧和各种琐事牵绊。
普明禅师想让道信和尚做一个真正的‘孤僧’,让道信和尚的思想自由生长,按照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去修行。
因此对于道信和尚来说,普明禅师不单单是救命恩师,更是一个难得的引路者。
普明禅师自然也对于我们父子俩的重逢表示由衷欣慰,并对我们这么多年来为了使命的努力而深表赞叹。
不过,父亲这时却有些面带愧色,郑重施礼:“禅师,真没想到您如此高见,关于送道信来缅甸一事,我实感抱歉,是我没有提前查清此中凶险,差点酿成大错,害的道信这孩子身陷险境。”
普明禅师轻抚白须,淡然一笑:“无妨,有老衲在,魔灵教的人掀不起什么风浪。你们的事情老衲都已经听道信说了,对于你们承载的使命和将来要面对的敌人,老衲心中也都有了数,既然我这徒儿被卷入到了其中,那就说明这是他命中注定,他理应接受在这基础上的一切的安排,顺其自然,老衲也早想让他闭关一阵子,好好的提升一下修为,前些日子他觉醒了降龙罗汉的神魂,获得了古佛禅经等佛门手段,接下来的日子,就让他在老衲身边安心参佛吧,待时机成熟,他自会与你们再度并肩。”
听到普明禅师这番话,我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原本还担心道信和尚会因为我们,之后要在这蒲甘古城提心吊胆,甚至遭遇不测。
现在有他师父这样的高僧亲自护持,这反倒成了他的机缘。
父亲很明显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若真因自己的疏忽连累了道信,他必定会愧疚难安。
如今既有了普明禅师的保证,他紧绷的神色终于是缓和下来,眼中流露出释然与感激。
柳凡萱站在我身侧,也轻轻舒了口气,紧紧握着我的手。
然而让我没想到是,普明禅师竟忽然用一种疑惑的神情看向了柳凡萱,仿佛在她身上察觉到了什么不同寻常。
“刘轩啊,你这位妻子貌似不简单呐。”
我连忙解释道:“禅师,我妻子她是妖族中人,所以肯定跟咱们不同,您放心,我妻子她生性善良,从未伤及无辜,更是我在使命上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二人定会携手同行,不离不弃。”
我这会不知为何,忽然想到了电视剧里法海阻拦许仙和白娘子的情节,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普明禅师笑着摇了摇头:“哈哈哈!你不必有负担,在老衲眼里,不管是人是妖,都是世间之平等生灵,即便人妖相恋,也没什么不可,只要真心相待,不影响他人,敢于承担一定因果便好。老衲要说的是,你妻子貌似不是寻常的妖族中人,若老衲的法眼通没看错的话,她虽有妖族之形,却无妖族之源。”
普明禅师的话让我和柳凡萱相互对视了一眼,这一点其实媳妇老早就已经察觉了,只是不清楚缘由而已。
柳凡萱轻蹙秀眉,语气带着几分困惑:“禅师所言极是,不知禅师可否为凡萱解惑?凡萱一直都觉得自己与寻常妖类不同,不仅妖气有异、甚至连妖丹都没有,就好像是一个披着妖族外衣的执念化身。”
普明禅师目光深邃,捋着下颚白须道:“这个……怕是天机不可泄露啊,老衲也不敢妄言,但你不必过于忧心,待机缘到来之时,一切自会水落石出,你身上的谜团,正与刘轩肩负的使命息息相关。”
我和柳凡萱闻言皆是心头一震,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望向普明禅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普明禅师手中九环锡杖慢慢转动,发出清脆的梵音,语气温和而笃定。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该知晓的早晚都会知晓,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潜心修行。”
我们很快便行至一座古朴的佛塔前,普明禅师缓缓驻足,含笑望向塔门。
“到了,我那徒儿若知你们前来,想必会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