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朱桂给你的不是功法吗?那功法和这些话本又有什么关系?”
宁霜见二人绕来绕去,她一句也听不懂,忍不住就直接问了出来。
“功法?仙帝大人,你说的是这个吗?”
不等白林回答,白观荣又拿出一本破破烂烂的书来。
”对,就是它!“
宁霜伸手一招,那本破书就来到了她的手上。
”北冥神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是功法吗?”
宁霜翻开一页,念着念着,眉头就皱成了一团。
“仙帝大人,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功法,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朱桂多些信心罢了,没想到却仙帝大人误会了......”
白观荣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功法,他怎么可能三年之内,就从凡人修炼到金仙境?”
宁霜感觉自己被戏耍了,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仙帝大人,看来你对混沌道体的了解,还很肤浅啊......你手上的,虽然不是什么功法,但它的字里行间,描述的却都是‘道’!朱桂不需要深奥的功法,只要给他足够的‘道’,别说三年成就金仙,就算十年登上仙帝,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眼看宁霜就要发飙,白林连忙站了出来,感慨的说道。
“混沌道体......有这么逆天吗?”
宁霜愣了一下,白林说的没错,她对混沌仙体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么夸张的修炼速度,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仙帝大人请看......这本书里,对混沌道体有着极其详细的描述。”
白观荣立刻又拿出一本书来。
“我看看。”
宁霜接过书来,定睛一看,才发现这本书里,不单单描述了混沌道体,还详细记录了,整个仙界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强悍体质。
“唯一的一个,五年之内,从凡人到玄仙......最终却夭折了?可惜......”
宁霜找到混沌道体的想着记载,一边看,一边感叹着。
“仙帝大人,朱桂有可能是仙界近十万年里,出现的第二个混沌道体......所以,他有怎么样的表现,我们都不应该惊讶......”
白观荣见宁霜似乎相信了,又连忙解说了一句。
“《仙体异闻录》?这本书从哪里来的?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本书看上去确实有些年份,但宁霜还是半信半疑。
“仙帝大人,这本书在凡界不算什么,你要是不相信,我这里也有一本......”
白林手腕一翻,手里就多出一本书来,这本书,与白观荣拿出来的那一本,连封面都是一模一样。
“你也有?怪不得......”
两个人都有一样的书,宁霜也不得不相信,她还是读书读的太少了。
“那是当然,要不是这书中记载,恰好被我看到,我也不敢随便乱说啊......”
白林点头说道。
“那好吧,这两本书,我就带回去了,关于朱桂的事情,你们两个最好不要有任何隐瞒,这个人,天帝也在看着呢......”
宁霜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严肃的说道。
“属下不敢!”
白观荣躬身一礼,态度极其诚恳。
“白林,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去?”
宁霜起身,看向白林问道。
“关于朱桂的修炼,我还要和白州主商讨一下,仙帝大人慢走。”
白林很直白的说道。
“那好吧,我走了......”
临行之前,宁霜又看了看白林和白观荣,她实在想不通,这两个人,明明是第一次见面,怎么看上去,他们又好像认识了很久......
带着层层疑问,宁霜离开了州主府。
“这个女人,很危险......”
宁霜刚走,白观荣的额头上,立刻冒出一层汗珠。
“她吗?还好吧......”
白林笑着说道。
“你怎么还不走?难道你看不出来,跟在这些人身边,你随时都会没命......”
白观荣看上去很着急,似乎真的在关心白林。
“我也想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白林苦笑着说道。
“不是时候?那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这个你就不要问了......”
有些话,白林连传音都不敢说,因为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个连他也发现不了的神识,正在盯着他的一言一行。
“不说就不说吧,你来找我,是为了北冥神功?”
白林不说,白观荣也没有继续追问。
“嗯,我很好奇,这本秘籍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白林问道。
“你应该看出来了,这本秘籍出自蓝星,因为蓝星的典故和语法,与仙界完全不同,所以,也只有我们两个,才能看懂这些文字的含义......“
想起刚才宁霜一头雾水的模样,白观荣忍不住笑了起来。
”蓝星......能说说具体位置吗?”
白林问道。
“大夏,楼兰古城的附近,一百多年前,我在那里,偶然发现了一处墓穴,其中就有这本秘籍,原本被我毁掉了,你们看到的,都是我的手抄本。”
“楼兰古城附近?那不是金大师笔下,那个人最终的去处吗?怎么会这么巧?”
白林惊讶无比的问道。
“确实很巧,我当时看到这本秘籍,和你现在的反应差不多......我也试过查找这段历史,可惜,一点线索也查不到,这本秘籍,就好像突然出现的一样,根本不合常理......”
“那个墓呢?能查到墓主人的信息吗?”
白林连忙问道,如果他现在身处蓝星,只要去看一眼,这个谜题就能解开。
“查不到......那处墓穴里,除了一副男人的尸骨外,只有一个装着秘籍的金属盒子,除此之外,没有一件陪葬品。”
“那具尸骨呢,有尸骨就能判断出大概的死亡时间,你去查了吗?”
白林继续问道。
“那尸骨一见风,就化成了飞灰,我想查也查不了......后来,我拿着那只金属盒子,找了专业的人问过,他们说,这个盒子来自于三千年前......“
”三千年前?“
白林瞪大了眼睛,三千年前,怎么会有近代才出现的典故和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