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762章 谢氏一族归入苏家(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2章 谢氏一族归入苏家(二)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

评判一个人时,应该更注重其具体的行为表现,而非其内心的想法。

因为如果仅仅根据内心的想法来评判,由于人心难测,世上将很难找到真正完美无缺的人。

苏小丫看着眼神忐忑,明显已经滋生了心魔的苏明逸,决定还是得找时间开导开导。

没办法,自己的哥哥自己心疼!

说起来,不仅苏明逸信任赵老太,他们苏家每一个人,在赵老太冲出去拼死也要救苏小丫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彻底的从心里原谅了曾经偏心眼又糊涂又刻薄的赵老太。

毕竟,苏家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

所以,善良的人原谅了恶人(从确定赵老太哄骗苏明逸拿走京城管理权交给苏晓菲作恶的时候,对于赵老太的定义就是恶人了),恶人又利用这些善心做了坏事,真正错的人——是谁?

错的不应该是恶人吗?

当然,非要算的话,苏明逸识人不清也的确是错!没能意识到京城管理权的重要性,对大权旁落可能引发的后果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是错!被骗京城管理权的时候,独断专行,没有想到跟任何人商量,也是错!

所以,算?算不清楚的。

当时看到血池,还有那些被放血的青壮的时候,苏小丫是自责的。那一瞬间,心底对苏明逸也是责怪的。

毕竟,当时的京城,苏小丫是亲手交给苏明逸的。

毕竟,除了卞夫子倾心教导苏明逸,还有那么多的人才全力教导。

甚至,苏小丫还兑换了许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比如——《资治通鉴》、《史记》、《鬼谷子》、《孙子兵法》、《六韬》……。

苏明逸也好,苏明贤也罢,两兄弟门门功课都是优!

卞夫子也不止一次夸奖过,说苏明逸是他的得意弟子,不说君子六艺门门优秀,就是苏家开设的所有课程,苏明逸同样门门优秀。

所以,理论上来讲,苏明逸的学识够了!

苏小丫一点都不意外。毕竟都修仙了,过目不忘都是毛毛雨啦,理解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赶上的。

毕竟,悟性好像是苏家的外挂。修炼的时候,时不时顿悟,那是经常有的事情。

偏偏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还有纸上谈兵这个说法。

知行合一!

真知必须转化为行动,行动才能验证真知。

所以,苏明逸的错,错不在他一人。而是苏家所有人的思想都还没有跟上他们如今的身份地位的变化。

在其位,谋其政。

朝堂的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上来就官居宰相的,就连状元郎,那也是要从七品芝麻官做起,一点点积累经验,做到内阁高官的。

就是太子,那也是从小培养,还要从协理朝政开始历练的。得宠的太子,更是皇帝手把手教导,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而苏明逸,真的是什么经验都没有,就直接完成了三连跳——从食不果腹的农家小子,到掌控着强大法力的修真者,再到执掌一方手握万人生杀大权的领导者。

关键,这个过程仅仅只花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不管是心态还是意识,都还没有完成蜕变。

眼界和预判,自然是跟不上的。

这一刻,苏小丫不得不承认,最大的责任其实是她。

她忽略了,她来自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就连小学生对于政治、对于国际时局、对于权谋,可是都能够侃侃而谈的。

那是一个政权透明的时代。眼界和能力,真的不是如今皇权至上的时代,被蒙蔽、被愚弄、被欺压的底层老百姓能够比的。

天子代天牧民!

国强民富!民主、民权、民生!

两相对比,就知道老百姓的地位了。

蓝星华国的理念,国家强大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守护老百姓富足安康的生活。

古代,讲究的是皇权至上。江山,是皇帝家的江山。说得夸张些,老百姓属于人口,都是皇权的附属品,皇权掌控着老百姓的生杀大权。

所以,两种政治环境下的老百姓,思想又怎么可能同步!

眼界如何对比?

一力降十会。

苏小丫和虞书衡的武力值太高了。修士对于现在的青源星而言,那是妥妥的金字塔顶端。

所以,苏小丫和虞书衡收服九国,建立国师殿太容易了。

加上来自蓝星的思想,这才让苏小丫和虞书衡处理事情得心应手,选拔的官员也都是能臣、忠臣。

时事政治,真的不是白学的。

权谋小说、后宫文、帝王传……也都不是白看的。

各种论坛、贴吧,谁还没有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过?

所以,苏小丫和虞书衡不仅学了本领,看了海量的书籍,还参与了“实践”。

而苏明逸,哪怕被动接受了苏小丫搬过来的知识,却从来没有真正的运用过、体验过,仅仅只是记忆了一个个僵硬的文字。

所以,苏小丫在这一刻清晰的认识到,时代的局限性和认知的差异性,才是真正造成这次惨案的潜在原因。

应该说,就算没有苏晓菲这次丧心病狂的恶行,也总有一天会出其他问题的。

当然,苏小丫并不是为苏明逸开脱,更不会为她自己推卸责任。

无二过。

人,不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毕竟,赵老太从苏明逸手中接过的代管权,然后送给苏晓菲是事实。

说苏明逸一点责任都没有,那是掩耳盗铃。

可是,苏明逸并不知道苏晓菲修炼了邪功。当时,邪神殿也是偷偷摸摸躲着藏着抓人放血炼魂的,也都是事实。

只能说,苏明逸太年轻了,对于政治,对于治国,都只是来自于书中,来自于夫子的教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苏小丫早就知道了,也常常提起。偏偏,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不小心忽略。

所以,把经验不够的苏明逸用在了至高位,是苏小丫的疏忽。

也就是说,算来算去,还真的是苏小丫的锅!

苏小丫不是圣母,非要把所有的责任揽在肩膀上。

相反,苏小丫只是想把事情的因果捋清楚,解决问题,杜绝再犯错。

所以,苏小丫才能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问题,顺应时事做出最合适的调整。

比如,现在的九城自治。

比如,九城城主的选举制和连任制。

比如,九城官员的上升通道和考核机制。

比如,对九城官员的监察制度。

……

所以,出了事情不怕,能够把坏事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找到缺陷和漏洞,从而拾遗补缺,将坏事转变成好事,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才是明智的做法。

苏小丫解决了自己的问题,看着现在明显变得小心翼翼又竭力稳定情绪,强行压下眼底复杂的大哥,心里是心疼的。

这一刻,苏小丫也理解了少年天子为什么总是被垂帘听政的太后或者辅政大臣、摄政王什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高瞻远瞩的谋略、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施展铁血手腕的魄力,做不到恩威并施收拢人心……

是真的坐不稳高位的!

所以,苏小丫没打算现在就要苏明逸直面内心。

她得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消化信息整理思绪。

至于,后面要怎么开导苏明逸,帮助他走出心魔,怎么重新站起来,重新树立自信,急不来的。

或许,可以引导苏明逸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好事,让所有人过的更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找卞夫子将这次的事件当做一个案例,将所有的细节掰碎了、一点一点分析给苏明逸听,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让师兄虞书衡过来进行一番友好切磋,进行武力开导的效果,好像也可以考虑?毕竟,有什么错是揍一次解决不了的?那就揍两顿!

毕竟,情绪的宣泄,也是一种心理疏导。

还可以给苏明逸设置一座幻阵,让苏明逸多经历经历几次轮回。见惯了生死,自然会明白,一次两次的挫折,只不过是加速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苏小丫思索着,越想越觉得幻阵这个办法十分可行。

她决定干脆在苏家族地映月谷设置幻阵试炼,也好磨砺磨砺族人的心性。

心底有了打算,苏小丫干脆带着虞书衡和谢紫薇、谢子亮、谢子涵三人前往映月谷苏家外围的坊市——映月坊!也是曾经的湖州城和湖州新城。

谢紫薇跟苏小丫接触过几回,两人又都是女孩子,所以沟通起来比较便利。

苏小丫最后还是在谢紫薇那期盼的目光中,将刘婆婆自爆的事情说了出来。

谢紫薇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虽然这个结果早就在意料之中,可是心里还是很悲伤,眼泪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就滚滚落下。

孙婆婆自爆了,刘婆婆也自爆了……

如果不是为了帮他们拖延时间,阻挡那些人的追击,他们,应该是不会死的吧!

明明,明明他们马上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啊!明明他们现在已经长大了、变强了,能够承欢膝下孝顺几位长辈啊!

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

三人无声哭泣着。

苏小丫和虞书衡直接将三人送到映月坊刘宅。

这里是破庙众人的家。

除了刘春花和孙月嫣 ,只剩下施厚朴 、葛寒星、 窦荥鹏、湛水涞、叶飔杰5人了。

谢子亮、谢子涵十一个少年和谢紫薇、施佩兰六个女孩,几乎是瞬间就换好了孝衣,布置好了灵堂。

看着老大夫施厚朴 、双腿齐断的老头儿——葛寒星、独眼老婆婆窦荥鹏、独臂银发瘫痪的老头儿湛水涞、断了一条腿、身形佝偻、满脸皱纹的银发老头儿叶飔杰,苏小丫和虞书衡同样陷入了沉默。

破庙众人曾经活得有多艰难,可见一斑。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义无反顾的在获得了新生的时候投奔到了映月坊市,甚至为了救苏明逸这个曾经出手帮助过他们的人,付出了两条人命!

如果不是苏小丫出手,谢紫薇三人同样性命不保。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样一群人,明明自己身陷泥泞在狂风暴雨中苦苦挣扎,却还在努力的释放善意,为他人撑起雨伞!

苏小丫看着众人哀伤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忍。她走上前,轻声安慰道:“刘婆婆和孙婆婆她们都是为了保护我大哥而牺牲的,她们的英勇,值得我们苏家永远铭记。”

众人皆沉默不语。尽管,他们深知刘婆婆和孙婆婆此举,既是为了报恩,亦是为了让他们这些人能在湖州映月谷,能在苏家站稳脚跟,为了几个孩子能够有光明的未来……

可是,心里的悲伤根本就不受控制。

他们宁可仍居破庙,哪怕生活清苦些、挨饿受冻些,只要每个人都还在!

谁能料到,活着,竟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所有人都缄默无言,任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滑落,如断线珍珠般,一滴一滴砸向地面……

苏小丫看着破庙众人,心中同样如刀绞般难受。

她深知,再多的补偿与感激,都无法换回逝去的生命。

可该说的话,她必须说;该表明的态度,她必须表明:

“逝者已逝,生者节哀!刘婆婆和孙婆婆也是期望大家都能够好好的活着,好好的学习。只有自己更加强大,才能够保护我们想要保护的亲人、朋友!我们,要让她们走得安心。”

“呜呜呜!刘婆婆……”

“呜呜呜!孙婆婆……”

苏小丫的话语,恰似一把情感的钥匙,开启了六个女孩子的泪闸,她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失声痛哭!

呼!

哭出来就好!

情绪犹如被禁锢在心底的猛兽,若一直压抑着,迟早会憋出病来。如今这些少女们能够好好的宣泄出来,才能让心境豁然开朗。

刘婆婆和孙婆婆的后事,苏小丫和虞书衡义不容辞地协助破庙众人操办着,忙碌不堪。

死者为大。

一切都需待到刘婆婆和孙婆婆入土为安之后,再从长计议。

在古代,入土为安可是重中之重。故而,即便刘婆婆和孙婆婆自爆,尸骨无存,也定要建一座衣冠冢,以表敬意。

“刘婆婆!孙婆婆!魂兮归来!”

“你们的魂魄,如今也有处安放了。你们休息休息,记得还是要顺利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去阎王爷面前走一遭,让阎王爷看看你们这辈子吃的苦,积累的福报,让你们再投个好胎。……”

“下辈子,你们一定不要过得这么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