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157章 贾允拖延出征以待时变,荀勖献策救贾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章 贾允拖延出征以待时变,荀勖献策救贾允。

大殿之上任恺、庾纯等倒贾派大力谏言司马炎以贾允为帅讨伐树机能,贾允听了不由吓得胆战心惊两腿栗栗,本欲站出来反驳任恺、庾纯之谏,奈何倒贾派谏言之时却是预先设置了陷阱:“武官只可为将,文官方可为帅,且如今胡烈、牵弘等武将皆已战死便就是明证,而石鉴虽为文官,奈何却不是最有智谋者,如今要选一智谋过人的文官为帅方可。”

如此,如果按照倒贾派大殿之上谏言,如果贾允此时站出来反驳,岂不是说明自己非是智谋文官?如此,他又有何颜面居于高位之上?

故,大殿之下的贾允明知是计,却也是不好即刻出面反驳,只得在大殿之下看着司马炎,心中直念阿弥陀佛,只愿司马炎为他挡了此灾。

待贾允看见司马炎闭目沉思之时,心中也不由打鼓:“但愿陛下不纳庾纯、任恺之谏。”

然,令贾允没有想到的是,司马炎沉思一番,却是忽的睁开眼睛:“好,既然侍中任恺如此强烈谏言贾允,朕便就以鲁公为帅,出兵讨伐树机能!”

一句话,便就一锤定音!

司马炎乃当今天子,金口玉言,如今皇帝言喻在此,即便贾允有一万个不情愿,却也是不敢再反驳了。

转瞬之间定下的讨伐树机能将帅,不由让贾允在大殿之下站立不住,然,又不敢倒,只得努努力挺住两腿方才站稳,只是自司马炎定了自己为帅,在往后大殿之上发生了什么事,贾允却是恍惚之间不知道了。

就在贾允恍惚之间,忽听太监宣退朝,方才知道早朝结束了。

然,结束早朝的贾允,却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的鲁公府?

然,讨伐树机能的任命,却是让贾允在自家府中也是坐立不安,惶恐不已,似乎大难临头般难受:“只怕某家此去再也回不来了。”

不由长吁短叹,竟致连连垂泪,隔空大骂任恺、庾纯:“此乃贼子,如果某家此去大难不死,平安归来,必不饶尔等之命!”

然,贾允如何不知?此话也只是自己气话而已,他又凭什么要了二人之命?

既然二人有本事把他送去西北,自然也不会害怕他贾允秋后算账!

贾允不由手足无措,只得在府中不停走动。

然,就在贾允手足无措慌乱之时,却是忽见门外来了一人,见贾允如此垂头丧气,不由哈哈大笑:“想必鲁公如今是大难临头了。”

贾允见了此人,不由赶紧趋步向前:“荀公救我!”

原来,来者乃是侍中荀勖。

荀勖看着手足无措的贾允,却是笑的更加大声:“朝堂之上皆言鲁公乃智谋双全的文臣,如今却是为何如此慌乱不安?”

却是不断抑郁贾允。

贾允听荀勖抑郁自己,不由连连含羞:“别人不知某家,难道公也不知某家否?”

却是不顾体面的连连问询荀勖,问询之时,满眼的哀求:“荀公也知某家如今身居高位虚做鲁公,乃是因为某家做了两件事,一乃是南阙弑君,当时虽非某家亲手而为,然却是某家之命而至曹髦命殒南阙,南阙弑君虽是叛逆之罪,然却是文帝想做而没有做的,故而文帝保了某家,并因此而得文帝之心,此乃一,二乃是某家谏言陛下为世子,此乃陛下登基之后视某家为心腹之由。此两件事,方让某家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位高权重,然除却二事,至于引军打仗,某家又如何会?当年虽曾跟随文帝南征北战,然却是只在文帝身边出些无关痛痒的计策,至于打仗,则是外有武将,内有谋士,某家却是不曾出过决胜千里之外的计谋。如今陛下听信庾纯、任恺贼子之谏陷某家于险地,某家如何不惊?荀公知某比某更清楚,还望荀公莫在戏虐某家,快快救我!”

贾允一番肺腑之言,不由让侍中荀勖连连叹气:“某何曾见过鲁公像今日般如此低三下四?”

不由流下泪来:“某与鲁公乃是同船之人,救鲁公乃某自救也。”

荀勖也不由说出心底之话,不时,两位口吐肺腑之言的老臣紧紧把手拉在一起:“如此,某倒是有一计。”

“何计?”

贾允不由连连追问。

荀勖却是叹口气:“此计虽现不能救鲁公之命,但却可拖延时日以待时变,待时变之时,鲁公之灾自然可灭,不仅仅可灭,可为福也为未可知也?”

荀勖这句话,贾允如何听不明白:“如今无有救命之计,但有拖延出兵西北之计,只把出兵时日拖延了等待时机,待时机变化之时,此灾说不定也是福。”

然,贾允如今连如何拖延时日却已是吓得想不出来了,今见荀勖有拖延之计,不由又连连追问:“何计?荀公快讲!”

荀勖见贾允如此急切,不由赶紧连连安慰:“既然朝堂之上已是派系争斗,最终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鲁公且放宽心。”

一顿安慰,见贾允稍稍平缓些方一五一十言计:“所谓兵者,无外乎两点,一乃兵员,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岂能无兵?所谓精兵强将便是说的此也,二者乃是军粮,所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又如何持久作战?故,此两者正是鲁公拖延兵出洛阳之由。一乃是奏言陛下,如今鲁公为帅出征,必一雪前耻,一举击败树机能,而击败树机能者,乃是鲁公帐下将士也,故,鲁公要有时日选将挑兵,二乃奏言陛下为长久计,必需时日以备军粮,待万事齐备之时,便可兵出洛阳一举而败树机能。如此,岂不拖延兵出洛阳之时吗?”

荀勖一番话,不由忽的点醒梦中人:“果乃妙计。”

荀勖之计虽不是万全之策,但至少可保贾允暂时安然无恙。

“自此,只望时变有利于某家。”

贾允说完,便就躬身荀勖:“谢荀公救命之恩!”

荀勖却是摆摆手:“待真救了鲁公命再谢不晚。”

彼此遂又客气寒暄一番,待客气寒暄罢,荀勖方出了鲁公府。

然,贾允如何敢耽误?待荀勖出了府,便就即刻伏身案前,连夜修了一道奏章,只依荀勖之策表奏清楚明白,修罢,连连看了几遍方觉妥当了才敢睡。

不觉天明,一夜辗转反侧没有睡好的贾允就急切间把奏章呈递给了皇帝司马炎。

不成想,司马炎看毕却是连连称善:“贾允果然虑得周全。”

遂就准了贾允之奏。

贾允见司马炎准了自己拖延之奏,不由心中暗念一句阿弥陀佛,方松了一口气。

自此,贾允便就凭借拖延奏章,每日里装作甚为繁忙,不时募兵选将,募兵选将之时,还不停各个州府催促军粮。

时日如白驹过隙,不觉竟然拖延了三个月之久。

贾允虽是拖延的不慌不忙,有滋有味,然,树机能岂能等他贾允?

如今的树机能势大如此,自然不放过雍、凉大都督石鉴。

自从石鉴兵败雍凉大营,树机能便就得了金城郡,而金城郡里钱粮器械充足,树机能不由如虎添翼:“不仅仅得了城池、众多的钱粮器械,更是得了攻城略地的辎重,某家何愁不得天下?”

竟然胃口越来越大!

不由剑指石鉴盘踞的雍、凉大营。

树机能主意打定,即刻携军五万气势汹汹浩浩荡荡直逼石鉴而来。

石鉴见树机能如今气势更大,不由胆战心惊,竟然再也不敢迎战,只得紧闭寨门,见树机能攻击之时,只得以箭矢、滚木礌石抗击,死死防守。

然,石鉴面对树机能屡屡攻击,如何不担心哪一日防守不住,便就丢失城池,丢失自家性命,无奈之下,苦苦抵抗之时屡屡往洛阳直发八百里求援战报。

所幸,石鉴求援战报多被贾允拦住方不被司马炎知晓,然,贾允迁延三个月不出兵,石鉴等的如何不心焦?

盼救兵不到,石鉴只得命各部皆发救援战报往洛阳,终于,如雪片的求援战报被司马炎知晓,不由催促贾允:“如今西北形势危急,鲁公当出兵了。”

天子金口玉言,贾允岂敢违抗?如今连连迁延三个月,而西北更是寒信迭至,再拖延下去,确也不是办法,贾允无奈,只得虚张声势的洛阳点兵,择一吉日,无奈之下兵出洛阳。

贾允虽是无奈兵出洛阳,然,兵出洛阳之时,却也是旌旗蔽空,战鼓紧擂。

然,旌旗猎猎呼啦啦迎风招展之声,却是直刺的贾允胆战心惊,紧擂的战鼓更是如同催命符直催的贾允两股栗栗,大汗淋漓。

只是令贾允没有想到的是,他如今只怕有去无回之时,朝堂之上的拥贾派却是在洛阳城外十里长亭摆了壮行酒以送行。

贾允看着十里长亭下拥贾派摆好的壮行酒宴,不由愁眉苦脸的只把壮行酒当做解闷酒来饮。

然,饮至荀勖面前之时,荀勖看着愁眉苦脸的贾允却是微微一笑:“鲁公莫如此,如今却是已时变,鲁公可不用出征了。”

荀勖突然的一句话,不由惊到贾允:“如何就时变了?”

不由急问荀勖。

“难道鲁公果真不知?”

荀勖却是疑惑:“鲁公本是聪明之人,如此大事竟然不知?”

荀勖如此一句问,更是让贾允连连叹气:“如今某依荀公之计已是拖延三月有余,然三月之间,某家时时不担心终要出征之事,故时时心神不宁,哪有心思再虑其他之事?荀公所言大事,某家确是不知,还望荀公教我!”

不由连连给荀勖躬身施礼。

荀勖摇摇头:“此大事可救鲁公之命。”

贾允见有救命之策,若果不是群臣在场,只怕要给荀勖跪下了,然如今千军万马面前,只得忍住:“荀公救我!”

荀勖见贾允确被出征之事乱了心智,只得赶紧细言:“如今我等被庾纯、任恺之流冲击的几无立锥之地,鲁公为我等之首,某如何不救鲁公?自三月前,某便就日日为鲁公苦虑脱身之策,虽是拖延三月有余,奈何却是无计,如今却是时变也。某近得宫中消息,却是有隙可乘,若果得成此事,鲁公便可不去西北,自然也就救了鲁公之命!”

“宫中消息?”

贾允忽听荀勖如此说,不由连连问询:“宫中何种消息可救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