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下苏老太直接发飙。

“大清早就到人家门口找晦气,现在无论是多少钱我们家都不收了,走走走”。

其他人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声,他们也只是听了桃花娘的撺掇觉得闹一闹价格至少能跟桃柳村价格一样。

别看比他们村,村民的孩子少了些,可这数量一多可是一笔不少的钱。

“哎呦喂,老姐妹你这脾气咋这么重啊,人家都说和气生财,你这都是做大买卖的人了可不能脾气再这么冲啊”。

“是啊,我们也只是来问问”。

苏老太已经不想再跟他们多说废话。

这时村里一些听着老苏家门口吵吵嚷嚷的,也出来看看咋回事?

当村里有些人家看见居然是自己儿媳妇娘家的人,顿时脸色直接拉了下来。

他们看在儿媳妇的面子上特意让儿媳妇回家跟娘家人说,让孩子可以摘些皂角到老苏家来换钱。

“哎呦喂,这不是亲家母吗?怎么大清早的来咱们村?

这不去我家怎么跑到老苏家门口来了?这春枝刚说想你呢,你又来了快去我家坐坐”

开口的是村头秦老太太,她现在就怕自己这鼠目寸光的亲家母,再把老苏家给得罪到时候再连累自己家。

被问话的那人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才对着秦老太太说道:“这桃花娘跟咱说这老苏家收咱们的皂角价格跟村里人不一样,咱这也是过来问问,问问哈”。

还没等已经变脸的秦老太太说什么,苏老太太在边上直接说道:“大家也不要拐弯抹角的了,我就直说吧。

今天来的所有人我也不可能再看着咱们村里人的面子了,以后你们这些人家采的皂角我们家都不收了”。

“真是好心没好报,咱自家村里的孩子就够用,哪里还需要外人帮忙。”

“就是这些人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想要更好的就该这样治他们”。

围上来的村民们对着这几个老太太指指点点。

苏老头敲了敲汗烟杆声音悠悠响起:“给村里的孩子价格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父母有在作坊里上工。

再加上又是桃柳村的孩子特意多给些,就想着让他们家里能多点进项,好给孩子们多添点衣物。”

“我们跟其他村的人可没什么交情,同意收你们村里的,也不过是看在村民们的面子上。

没曾想大清早的,大家就闹到我老苏家门口,就像老婆子说的一样这皂角以后就不收你们家的了。

你们若是再闹下去,日后我们作坊要向别的村子招人,你们这几户我们也不会再要。

这几个老太太一听老苏家当家做主的人都直接发话,也不敢造次了。

这时候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有点恬不知耻。

说实话这孩子捡皂角拿过来卖,虽然价格不如桃柳村孩子们的价格高,可那也不低呀。

现在倒好居然被自己给搅糊了,这回家也不知该怎么怪罪自己呢?

可这些人也不敢再继续闹下去,就像苏老头说的他们若是闹下去,日后作坊再招人把他们刷下来可就更亏了。

他们也听说了只要进入作坊,那福利待遇可是相当的高。

就这样这些人很快都散去,只是散去的众人一路上对桃花娘指指点点,再到后面居然动起了手来。

他们把一切过错都怪在了桃花娘的身上,丝毫不会考虑,要不是自己贪心不足蛇吞象又怎会落得个如此下场。

刘大丫跟刘二丫吃完早饭就匆匆的往作坊而去,虽然她们是孩子,但还是被安排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岗位上。

苏家人也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这俩孩子日后出嫁身上若是能多些钱财也是好的。

二丫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畅想着未来,“姐姐,来这里好好啊!每天能吃饱饭现在还有工钱拿”。

“二丫,现在爷爷奶奶给我们开的价格跟工人们是一样的,但是你要时刻记住我们的身份。

下工回来一样要多干活,我们本就不是自由身可不能让人家厌弃了我们知道吗?”

“大姐,你说啥呢?苏爷爷他们都很好呢”。

“我自是知道他们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很好,我们才不能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这工钱收着日后等小福宝嫁人了,我们也可以为她添点”。

“知道了,姐姐”。

大丫看着跑在前面乐颠颠的二丫,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

刘家村

“你个孽畜啊,你怎么能干出这等事?你让我们该怎么活啊?”

“娘,是他们出老千真的不怪我,本来是能赢的就是因为他们出老千,欺负我没权没势”。

啪的一声响。

刘老太太把刘文涛踹倒在地,别看刘老太太年纪挺大但这力气倒是不小。

“到现在你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彩凤在镇上挣的那些钱是给你媳妇肚里未来孩子的”。

“娘,你给我想想办法,这事不要跟九娘说。”

刘老太太在边上气的直哆嗦。

原本日子也在往好的地方发展,这彩风在镇上卖,因为身材长相都很出众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

自家儿子又在镇上救了个被府上赶出来的小丫鬟九娘。

两人一来二往好上了,分文钱没要就把这小丫鬟给娶了回来。

这刚半个多月那丫鬟就有点呕吐,自己过来的人哪里不懂这是有了。

原本想着这小丫鬟肚子里能给自己生个孩子,这家里也算是和美了。

哪曾想自打小丫鬟怀孕后,儿子就在外面开始了寻花问柳。

最后还染上了赌钱,这刚开始还挣一点,后面也算是不亏不挣,再到后面他就不跟自己说了。

直到今天她才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居然在外面欠了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啊,这可是一百两!

“我上哪给你弄这一百两去要钱没有?赶紧给我滚”。

刘老太太是真对自己这个小儿子,失望至极。

但这事还得给他瞒下去,不然他这个小家可就散了,那小丫鬟一看就心高气傲的要得知他欠一屁股债指定得跑。

那小丫鬟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到时候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孙子给流了。

这时门外老大媳妇把全程都听了下来,“哼!真是活该,这丫鬟肚里的怕不是文涛的崽吧?不然哪可能带回来就接受了文涛两人就住在一块了”

老大媳妇越想越觉得,这丫鬟肚里的孩子不是小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