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万万想不到,出差一趟,回来就看到亲人,心情那一个激动。
亲人也好激动,千辛万苦来到沅陆县,以为第一时间能见到孙山,等啊等啊,终于等到孙山归来,心情也那一个激动。
这时候桂哥儿一伙人终于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开始听到衙门有娃子的哭声,以为是听错,以为是隔壁人家的小妹子。
心里还想着:衙门周围是一片空旷之地,得走几十米才有人家,小妹子的哭声未免太大了吧,距离这么远也传过来,真是一个中气十足的小妹子。
等弄好马车,守门的官差说道:“桂爷,孙大人的家眷来了。”
别看桂哥儿的身份是书童,但是大大的良民,在孙山心中的地位可重了。
桂哥儿愣了愣,觉得最近耳朵不好使,怀疑自己听错了。
守门的官差重复到:“孙大人的家眷来了。桂爷。你家的小妹子也来了。”
守门的官差心里想着:孙大人家的闺女又肥又白,圆滚滚,像个大蹴鞠。桂爷家的闺女又黑又瘦,麻杆瘦,就是一颗豆芽菜。
两个小姑娘站在一起,啧啧,没眼看。
也不知道孙大人和桂爷怎么生的,竟然生出这么反差的小妹子。
桂哥儿不敢置信地问:“什么?民大伯,大伯娘,云嫂子来了?”
小黑妹总不会自个走过来,必然跟着大人一起来。
守门官差点了点头:“老太爷,老夫人,夫人都来了。他们来的时候,你们正在外面巡视。”
桂哥儿听到这里已经听不下去了,急匆匆地朝着衙门后院跑去。
孙大力一伙人也惊讶啊,想不到老太爷和老夫人来了,这也太突然了吧?
急匆匆地跟着桂哥儿的脚步急匆匆地朝着后院跑。
桂哥儿一伙人顺着吵闹声,精准地找到目标人物。
只见老太爷,老夫人,三老太爷,德哥儿围绕着老爷团团转。
外围有个小小的虎鸣跳来跳去,想挤入内圈。
再外围就是云嫂子抱着肥肥胖胖的小肥妹,而小肥妹扯开嗓门大声哭啊哭啊,刚才听到的声音保准是她的了。
有一个又黑又瘦的小人儿正紧紧地抓住云嫂子的衣角,也在呜呜地哭起来。
只不过小肥妹的哭声实在太大,把小人儿的哭声淹没。
桂哥儿定睛一看,这不就是自家的小黑妹?
又瞧了瞧四周,只有小黑妹,金花去哪里了?
桂哥儿老远就喊了一声:“老太爷,老夫人,桂子回来了。”
孙伯民,苏氏正缠着孙山叙说相思之苦,猛然地听到一声呼唤,转过头一看。
哎呦,原来是桂哥儿。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孙伯民高兴地说:“桂哥儿,你回来了。”
苏氏看了看桂哥儿,也喊了一声:“桂哥儿,刚才你去哪里了?”
然后就没兴趣,继续纠缠着孙山。
孙三叔挤过了孙伯民,苏氏,却挤不过德哥儿。被德哥儿健硕的屁股一撞,一个趔趄,退出了孙山的内圈。
正想破口大骂,见到桂哥儿一伙人,高兴地说:“桂仔,三老太爷也来了。”
得要刷一刷存在感才行!
于是孙三叔急匆匆跑到桂哥儿眼前,大声地说:“大力,你们也回来了。哎呀,三老太爷来见你们了。”
桂哥儿想不明孙三叔为什么在,疑惑地问:“三叔,你怎么来了?”
然后遭受到孙三叔一个爆炒栗子,瞪了一眼桂哥儿:“什么三叔,喊三老太爷!”
他可是有身份的人,不能乱喊。
桂哥儿无奈啊,摸了摸头顶刚被敲过的地方,顺从地喊一声:“三老太爷。”
孙三叔满意地点了点头:“嗯,我在呢。”
孙大力一伙孙家护卫醒目啊,在后面齐声喊道:“三老太爷。”
孙三叔更是满意,笑得如同煮熟的狗头,牙床都全露出来:“好,好,好,不错,不错,不错。”
德哥儿紧紧地搂着孙山,搂啊搂啊,无意之间瞥向孙三叔那边。
见到孙大力一伙人,更是高兴了,急匆匆地跑过来:“桂仔,大力叔,你们回来了。”
众人睁眼一看,更是讶异,怎么德哥儿也来了?
桂哥儿疑惑地问:“德哥,你不用上值吗?”
德哥儿得意地说:“上不上值无所谓,能见到你们,我可高兴了。”
孙大力也高兴啊,欢喜地说:“德哥儿,我们也好高兴啊。”
随后问了一句:“德哥儿,你吃了什么?怎么变壮变高大了?”
顺手拍了拍德哥儿健壮的身板子,赞赏地说:“德哥儿,不错,不错,身板子好硬朗。嘿嘿,整个人越来来越靓了。”
德哥儿得意地说:“大力叔,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自己越来越靓了,走出去,谁不喊我一声靓仔呢。”
话一出,众人哈哈大笑。
德哥儿自小就混迹在孙家村,连孙山这种沉默寡言的小伙伴也能玩得来,更不要说村里活泼好动的小子们。
见到孙草很,孙黑炭,孙大朗,孙二杰等一批同龄人,一个一个地熊抱过去,场面那一个热闹。
要是外人看到了,还以为衙门的主人公是德哥儿,其他人则是来做客的。
至于真正的主人翁孙山此时此刻终于脱离了德哥儿的熊抱,终于重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
桂哥儿见到孙山脸色红彤彤,急着打开随身携带的水壶到:“山哥,快喝水。”
肯定刚才见到亲人太激动,声音喊得太激烈,所以口渴了。
孙山见到水壶,喉咙滚了滚,猛然想起自己尿急,要上茅房。
因为重逢的喜悦,连尿急也忘记了。
此时此刻,尿意猛然地冲了上来,感觉自己再不上茅房,恐怕像小肥妹一样濑尿。
哎呦,要是真的憋不住,明日肯定要买块豆腐来撞头。
孙山火急火燎地道:“阿爹,阿娘,我先上茅房,等候再聊。”
说完后,也不等孙伯民,苏氏反应,一个疾冲,一个飞扑,一个奔跑,朝着茅房跑去。
得亏对衙门非常熟悉,要不然肯定找不到茅房。
孙山左拐右拐,七拐八拐,终于拐到茅房,立即忙活起来。
孙伯民,苏氏:....
说的好好的,怎么说上茅房就上茅房?
呵呵,山子刚才好似很急的样子,希望不要憋坏了。
他们还等着抱金孙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