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76章 湖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使这个高度,湖水也足够深了。原来的山沟,现在已变成了深渊,深不见底,水都变了颜色,都成深绿色的了,看上去很是吓人。

有岛的浅水区,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看到湖底在未淹没前的样子,以及水草,都看的一清二楚。

由于整个湖都是由山泉汇集而成,喝起来甘甜无比,这给于虎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无论是食用或生活上的,都由它提供。

由于以前是无人区,因此这个湖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

直到那伙神秘人在湖东岸安营扎寨,与这个湖打交道多了,为了方便,人们才决定给这个湖起一个名字。

那时,人们从熟悉的繁华之都,来到这个不毛之地,会常常思念故乡。

尤其有月亮的夜晚,他们会在湖边散步,聚在一起唱歌。

月亮成了他们怀念家乡的寄托。

加上在这儿时间长了,他们还发现这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南岸或北岸,起端都比较窄。

东岸平而直,而西岸,则无限地向外扩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孤形,就像一只弓的弓背,又像是半个月亮。所以人们感觉到这个湖没有名字,需要给他起一个时,月亮湖便成了最佳提名,并一致被人们通过。

后来人们从这儿搬到湖的南岸,根据所住的地理位置,又把它改名为北大湖。

现在人们对这个湖的叫法上,并不统一。叫月亮湖的,都是老一辈人,他们喜欢回忆,特别留恋以前的称呼。

而年轻人并没有过体验老一辈人创业的艰辛,思乡的无奈,他们多称呼它为北大湖。

来湖边不久,于虎很快就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

那就是在东岸,离他住的不远的地方,有一棵老柳树。树下几步远就是清澈的湖水,上边就是小树林。

在这棵粗大的柳树上,竟拴着一只船。

由于这几天盛行西风,船紧靠岸边。

这条木船看上己有些年头了。

它是以前驻守六间房的士兵,巡湖用的。

后来这些人走了,小船留了下来。

它成了留给看守六间房人的最大的一笔遗产。

留在这儿的人,利用这条小船,在湖边下个鱼笼子,到湖里甩几下网,每天都会有不少收获,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餐桌。

在发现这条船的同时,于虎还发现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有一张网,就把它弄到院子里,发现有许多破洞。

感谢他在柳家庄那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不但在柳英的指导下,学会了划船,还学会了织网。

这一技术很快派上了用场。

他看这张网破损的并不严重,马上对他进行了修补。修好后,面对完好如初的渔网,很是满意。

以后,他也可以像在柳家庄一样,天天有新鲜鱼吃了。

为了验证这湖里鱼类是否丰富,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湖边。

先去密林中砍了一根又细又长的荆条,去掉枝叶,去掉两端,大概还有一丈多长,用来撑船。

在砍树木的同时,发现了一条几乎被草和树叶履盖的小道,从湖边向树林延伸。

顺着这条路,他来到了一道山坡,发现有许多遗弃的石房子,十分地简陋,已破败不堪,早已人去房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人们来的最早的安身之地。

在废墟前感叹了一番,他扛着撑杆,兴冲冲地来到了湖边。

由于风的作用,船紧靠岸边,如果要想使它游向湖心,就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把它推离岸边。

他麻利地脱掉鞋子,跳入水中。

水底很干净,有沙有石块,没有淤泥,水温正好,感觉很爽。

他站在水中,把船向外猛地一推,在船向外飘移的那一刻,麻利地跳上了船。

这条船比老柳家的那条要大,坐十来个人没问题,保养的也很好。

他上了船,站在船头,用撑杆点住岸边,轻轻用力,船头马上调整方向,向深水漂去。

马上,杆子就探不到底了。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转换的如此之快,实在出乎他意料。

他收回了杆子,开始用浆控制方向。

由于环境不熟,他没敢离岸太远,更不敢靠近那些小岛,怕触上暗礁。

他在湖里荡来荡去,直到累了,才返回了岸。

从此,这条船就成为了他最重要的消遣工具。每天早饭后,他都会提着他的小木桶,跳到船上,去撤网,去钓鱼。

鱼打的多了,一个人吃不完,便学着柳英的办法,晾晒鱼干。

可惜鱼干大部份没哂成,都被老白拿回家改善生活,做下酒菜了。

因为有鱼吃,老白成了这儿的常客。

于虎刚到这儿时,老白几乎天天跑来探望,说是怕于虎一个人心烦,特地跑来陪他聊聊天。

真实的情况是,他发现了于虎肩上的梅花,知道此人以后必堪大用。

在自己手下也是暂时的,因此于虎缺什么,便补充什么,生怕他因生活上的不满意而离开这儿。

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

于虎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从没显示过有不高兴的样子。

他彻底放心了,由每天必到这儿一次,改成只有到湖边取水时,才到于虎那儿做客,并捎带些还没晾晒好的鱼干,回去下酒。

转眼,于虎来这儿已经二十多天了。

这期间,他一直按照老白的交代,规规矩矩地呆在六间房,给人的印象是除了打鱼,便是给菜园里的莱挑水,拔草,从不远离六间房,更不乱跑。

周边的树林,也很少深入。

反正有人找他的时候,总容易找到他。

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

大家因此给他的评价是一致的,说他人足够实在,忠诚,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其实大家只看到了于虎有意展示给大家的一面,而忽视了他的另一面。

于虎怎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呢?

当夜深人静时,别人开始休息了,正是他活跃的时候。

以六间房为中心,他已经完成了对北部树林的勘探。发现,除了六营之外,附近并没有驻军。

夜里走的最远的地方,也就十来路。

不敢走的太远,怕出意外。

他很珍惜这次打入卧龙山的机会,短短十几天知道的情况,超过了以前几年在青龙山一带搜集情报的总和。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从目前得到的情况,这儿几乎是万忠和三公主的总部无异了。

只是,偌大一个山,他们到底藏在哪儿,还是一个谜。

不过,于虎相信,自己只要打进了他们内部,找到他们,也就是迟早的事。

但他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万忠捉了马脚,坏了自己计划。

说句实在话,虽然他没见过万忠,但对他的才能智慧,还是足够尊重的。

同时,也感受到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做奸细所承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