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笫16章 魏忠贤的判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忠贤耐心地听完了这个故事,长时间沉思不语。

终于,他抬起了脑袋,问客氏,“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也许只是一个故事,没什么特殊的意义。”

“不,我觉得这很不平常,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君无戏言,在皇帝间流传一个传说,历来很少见,除非他有特别的含义。”

“你的意思是,这个故事里有重要的信息传递?”

“是的,我发现,这个故事和皇宫花园的阅江楼,有很高的相似度。”

“你真能想象,传说也能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也只有你才能做到。说说你为什么有这种奇妙的想法?”

“故事中与现实中花园的那所楼,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一个是故事中的楼阁,一个是现实中的,没看出来两者有啥不一样。”

“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两所楼都面临大江大河而建,只不过故事中是一条货真价实的江。而现实中后花园的江,只是为了贴近故事,才在这个楼前弄了一条水沟,它却被夸大为现实版的长江。”

“这都能联系到一起,你真是个天才。”

“还有更夸张的,就是他们的名字出奇地一致。一个叫望江楼,一个叫阅江楼,仅一字之差。我严重怀疑,现实中的楼的名字,是从故事中搬运过来的。”

“是巧合吧,一个名字而已,没必要这么深究。况且建这所楼的,是永乐大帝,那可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文蹈武略,无所不能。区区一个楼的名字,张嘴就来的事,有必要去古人那儿搬运吗?”

“我这样认为,并不是在贬低永乐大帝,这其实更证明他的伟大。”

“你总是说一些没头脑的话。”

“确实是这样啊,你想,这个故事是永乐大帝传下来的,而这所建筑又是大帝所建的,你以为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吗?”

“远古时期和现代,有啥关联?,”

“这个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还是永乐皇帝杜撰的?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关系不大吧。”

“不,大的很,如果是古代真实发生的故事,这证明和后来的阅江楼,只是个巧合。但如果历史上没有这个片段,那问题就大了。证明失棣在编选故事,它企图从这个故事里向后人传递某种重要信息。”

“我一个妇道人家,读书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件事啊?”

“和我一样,对于上古的事,我也不怎么关心。但永乐大帝,是个精通历史的人,他对此事一定有个清楚的了解。可以这样想,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他不会给他以后的子孙,当然都是帝王,立下这样一个规矩了,即把这个故事代代相传,并且只在帝王之间流行了。”

“只在帝王间流传,说明这个故事很重要…”

“对,这个故事里显然隐藏着巨量信息。”

“我看不出来。”

“不是你,是大多数人看不出来。”

“他这样做的意义是啥?”

“我看,还是为了让这些帝王不要忘记了阅江楼。”

“你这样说,好像阅江楼真有东西似的。”

“这个完全可以肯定。从这所楼都成为危楼了,历代帝王都没有对他进行翻修来看,确实在隐藏着什么。”

“可是,我们去了那所楼,什么也没有啊。”

“如果有的话,他一定藏的很隐蔽,如果我们走马观花地走上一遍,就能找到,这个东西一定就没传承的价值了。”

“你说的这个有道理。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财宝。如果阅江楼里有什么宝物的话,那一定特别地贵重。”

“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一直在想法找到它。”

“按你的说法,阅江楼里有东西被锤实了?”

“你能有这个想法,说明你进步了,脑子开窍了。阅江楼里不但有东西,一定和那个故事有关,”魏忠贤说道。

“那到底是什么关联呢?”

“故事里的主要情节,是在望江楼里挖了一个密室,用来藏放秘密。”

“你一句话提醒了我,阅江楼会不会也有这样一个密室呢?”客氏说道。

“对呀,我也是这样想的,”魏忠贤说道,并且说起了他对朱棣修建阅江楼的猜想。

叔侄战争结束后,朱棣取代侄儿,成为新一代帝王,定都北平。

在未做皇帝之前,他的封号是燕王,主要职责便是对付撤回大漠里的北元。

他接连发动了几次扫北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别以为漠北没有好东西,战利品都是些皮毛,那就大错特错了。

起源于漠北的大元,曾经异常地强大,拥有过世上一流的战力,征服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版图。整个大宋的国土,都被他继承了。那可是天下之中,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来,勤劳善良的先民们,创造了无数劳动价值,留下了无数奇珍异宝。

可惜这些东西,都落入了蒙古人的口袋。

后来,他们战败了,就带着这些财富退回了大漠。

朱棣后来几次北伐,每次都是大胜而归,带回了不少大元从中原抢走的财宝。

有些财宝价值连城。

那时,朱棣刚在北平定都,一切设施还不完善,更没有单独放珍宝的地点。

而安抚南方将领的情绪稳定,又成为任务的重中之重。

他决定修一所楼,明面上用来饮酒作乐,宽慰南方将领思念故乡的情绪。而背地里,在一层修了间密室,把自己认为最贵重的东西,放到里面。

这些东西,最有可能是他从北元手中缴获战利品。

一定很贵重,并且对帝国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醒帝王们不要忘了这个东西,他就编了一个瑞国的故事。

并且一再规定,这所楼无论坏到什么程度,都要保持住它的存在。其实并不是要保护这座楼,而是保护密室不被人发现。

“我敢肯定,在一楼的某处,一定有一间密室,”魏忠贤说道。

“如果有的话,一定在底楼的西部,瑞国的故事中,密室就修在西部。”

“很对,如果朱棣严格按照故事里说的办,密室就应该修在西部。天那,想不到流传在大明皇帝间的秘密,竟然被我们破译了,”魏忠贤兴奄地说道,

“也别高兴的太早,万一里面的东西被哪位帝王取出来了,”

“我认为不会。从朱由校那儿探听到的情况看,这个故事有效传承,并没有说有人去密室的事,我认为它介还是完整们。”

“它这也太妙了,希望东西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