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尚一喊,那些看热闹的人,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一齐把吃惊的目光转向于虎。
几个人反应特别迅速,其中离于虎最快的那个人,一个饿虎扑食,向于虎打来。
看来这帮人都是经过特别训练过的,所以反应才这么快。
可是他们也低估了于虎,他可是康熙御前侍卫,宫内一流的高手。
反应之快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见对方向自己打来,向旁边轻轻一闪,躲过了他的致命一击,然后飞起一脚,向对方踢去。
对方有点大意了,来不及反应,被一脚踢在地上。
他倒地的那一刻,人们纷纷躲避他,向四下里闪去。
许多人还一时没明白过来是咋回事,一时间,现场陷入了混乱。
许多人以为受到了外来势力的偷袭,有的在找敌手,有的试图躲避攻击。
趁这个机会,于虎向堌堆庙跑去。
身后并没有人来追他,原来事情来的太突然,许多人并不知怎么回事,自乱了阵脚,才给了他逃跑的机会。否则,他是不可能逃跑的。
跑了一段路,见后边没有追兵,便来到一簇草前,停了下来,观察动静,
见那伙人乱了一阵之后,很快恢复了秩序。他们一边扑灭大火,一边组织人开始在周围搜索。
他们以三人为一个单位,开始向周边进行搜查。
由于这块地方是一个平原地带,除了有低矮的草之外,并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而有草的地方,又成为了他们搜索的重点,每到一处,便用刀砍,用枪刺,根本不可能藏身。
为了不暴露自己,保证自身的安全,他选择向更远处撤退。
直到撤到一个绝对安全区域,才又停了下来。
又观察了一阵子,看看天快亮了,那边的动静越来越小,最后彻底没了声响。
于虎也不知那伙人是否在那儿打了埋伏,反正他也不敢回去了,在那儿又待了一会,便急速回河口村去了。
回到了房内,小龙仍在蒙头大睡,根本不知道于虎外出了。
很快,天亮了,他开了房门,见三妹已经起床了,正从池塘洗菜回来,准备做早饭。
于虎告诉她,早饭不要做他的了,他不打算吃了。
“那怎么行?”三女问,“难道我哪个地方招待不周,惹你生气了?”
“当然不是,”于虎说,“其实到嫂子这儿,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一样,并没有感到有身处异乡的感觉。可是我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在柳叔和柳英还未回来之前,我想到外面转转,看一下周边的景致。”
三妹见他说的很坚决,只好同意。
于虎从三女家出来,向阳平城走去。
他没有选择走堌堆庙那条路,怕那儿有埋伏。
贴着堌堆庙的外围走。。
从远处往那边看,一个人影也没有,似乎很平静。
但只有于虎知道,这种平静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虽然他现在不知那伙人来自哪里,但肯定与这片荒凉的地带有关。
珍珠被带到了这里,说明这儿在张信一伙人眼里,一定是一块特别安全的地方。
至少这个地方能够保证珍珠的安全,不会被找她的人发现。
他现在不明白的是,这些人把珍珠抬到那儿,究竟是想干什么。
在没见到珍珠之前,他认为这个躺着的人是一个社会上的人。
他可能有种种理由会被扔入火中处决。
但当他看到这个人是珍珠时,就改变了这种想法。
这珍珠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多方争取的筹码,至少在张信那里,还是一宝。
否则,张信也就不会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把他从京城里带出来了。
如果是仅仅为了复仇,那在京城里就解决了,把他带出来就纯粹是多余的。
昨天珍珠出现在荒野上,肯定是另有目的。
珍姝昏睡不醒的样子,叫人心痛。只是他们把她抬出去,究竟想干什么?
他心里充满了对珍珠的担忧。
但是他也在为自己高兴,为珍珠庆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她的踪迹。那么,离彻底解救他也就不远了。
为了尽快赶到阳平城,于虎走路特别快,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便来到了县衙。
知县姓赵,山东嘉祥人,进士出身,在这儿做县令好些年了,是一个本县通。由于做事公平,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赵青天,几次历任,都被民众挽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好官。。
他在县衙的后堂接待了这位来自京城的大人物。
于虎说明了自己来意,有两点要求,一、这儿发生重大匪情,急需县里出动力量帮助他。
二、他需要了解一下堌堆庙的前世今生,以及那儿究竟发生过什么。
对于于虎所提的要求,赵县令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上执行。
首先,他县里共有十二名捕差,他将一个不留地全部交给于虎管理。
第二,对于堌堆寺,他并不了解。因为一县之官,每天有许多事要处理,他不可能处处走得到。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本县地理情况,那就得向捕头了解。
捕头姓李,名大全,本县姜村人,有武功,在本县当捕头多年了。
全县那里出了案子,都是他去破案。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去问他,全县各处的自然情况,没有他不知道的。
得到于虎急需要他帮助的请求后,县令立即差人去找大全。
原来本县前不久出了一个命案,李捕头一直在忙那个案子。
听到县里有急事叫他返回,他忙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县衙。
在县大堂,见到了于虎。
于虎很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我想听一听堌堆庙所发生的事。”
“怎么,堌堆庙又出事了?”捕头吃惊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