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的尘土被风卷着,黏在马背上的酒坛布套上。小知鹤数着路边的芨芨草,忽然扯了扯初昕的衣袖:“嫂嫂你看,那石头缝里是不是锁阳?”
折颜赶上前拨弄开丛丛骆驼刺,果然见一截暗红的根茎半埋在沙里,像块浸了血的玉。“这东西得带点沙土挖才好存,”他摸出小药锄,“等会儿教你们辨认,戈壁上的草药都带着股倔脾气,藏得越深,药性越足。”
东华正给药箱换绑带,闻言抬头望向远处:“前面该有牧民的土坯房了。”风里果然飘来些羊粪的气息,混着沙枣花的甜,与塞北的羌活香、江南的薄荷气都不同,却同样带着人间烟火的暖。
土坯房的主人是个络腮胡汉子,见他们背着药箱,忙端出沙枣汤。“前些日子来了商队,说你们在塞北用沙棘果治咳嗽,”汉子粗糙的手掌搓着衣角,“我家娃子总咳,能不能……”
初昕刚要应,小知鹤已摸出麻纸本翻到沙棘果那页:“这个我会!要和陈皮一起熬,像塞北的阿爷教的那样。”她说话时,玄女正往陶锅里添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梢,竟比在江南晒药材时多了几分沉稳。
夜深时,沙砾打在土墙上沙沙响。东华借着月光整理草药,金铃偶尔轻响一声,像在给帐外折颜和汉子的谈话打拍子。初昕坐在油灯下翻看锦袋,忽然往里面添了粒刚收的沙枣核,圆滚滚的,倒和江南的菱角有几分神似。
“明日往深处走,”东华吹灭油灯时轻声道,“听说有片胡杨林,里面长着专治风湿的麻黄。”
帐外的风还在啸,却吹不散药箱里锁阳的温、沙枣汤的甜,还有锦袋里越来越沉的故事。小知鹤的梦话混着磨牙声传来:“戈壁的石头……要比江南的红呢……”
初昕往她被角掖了掖,触到锦袋里花叶的碰撞。这声音,分明是在说:路还长着呢。
胡杨林的影子在晨光里拉得老长,树干上的裂痕像老人手背的皱纹。折颜蹲在一棵倒木旁,指尖捻着片灰绿的叶子:“这便是麻黄了,茎秆中空,嚼着发苦,却能把骨头缝里的寒气逼出来。”
小知鹤学他的样子掐了段茎秆,汁液沾在指尖黏糊糊的,倒比江南的薄荷多了些韧劲。“玄女姐姐你看,”她举着茎秆晃,“这纹路像不像药箱上的金铃绳?”
玄女正将晒好的锁阳装进布袋,闻言抬头笑:“等攒够了功德,我便用这麻黄杆给你编个小铃当玩物。”风卷着沙粒打在她衣袖上,磨得布面发毛,却比在塞北时更显利落。
东华在林边挖了个土灶,正用火石引燃枯杨枝。初昕蹲在他身边剥沙枣,果肉的甜混着烟火气漫开来,倒比江南的桂花酒多了些粗粝的暖。“方才那汉子说,往西走三日有片盐湖,湖边长着种白刺果,能治腹痛。”东华往灶里添了根枯枝,“正好顺路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