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 > 第1674章 领导说咱们的宣传工作搞的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4章 领导说咱们的宣传工作搞的好

晚上这场酒,喝的很痛快,难得跟大家一块喝酒,而且又赶上了过年,杯觥交错间,氛围迅速上升,场面越来越火热。

不仅杨辰在,韩国强、许丁宁及其它常委,大多数也都在,说是同事节前聚餐,基本上也说得过去,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是定山县委员,只不过其中几个是常委。

气氛上来后,有好几位来打听杨辰过年时的行踪,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杨辰直接告诉他们自己要去老丈人家过年,不用联系。

问话的人大失所望,还觉得跟领导熟了以后,过年能去家坐坐呢,想不到领导还是一点机会都不给。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已经是家常便饭的常事了,过年不去领导家一趟,心里就没底,就发虚,就有被打入冷宫的感觉。

又碰上了杨辰这个不按一般规矩出牌的领导,更是让他们犹如朝不保夕的感觉。

并不是说他们干了什么坏事,而产生的感觉,而是大家都这么做,以前也这么做,现在不这么做,感觉很不习惯。

杨辰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在这方面,他是绝对不会枪口的。

一来他的名声已经打出来了,谁都知道他不收礼,这个金身可不能破。

以前的时候他没有当过主官,不会有人注意这个问题,至于那个乡党委书记根本不入流。

但是他现在当上了县委书记,就得注意这个问题了,有的时候不是你收不收的问题,而是名声的问题,你不收,搁不住有人给你造谣,说你偷偷收,你咋证明。

只有名声打出去了,大家都说你不收,造谣的自然就没有什么市场。

杨辰可不会忘了,未来之后,反腐会反成什么样子,虽然说仍然无法根治,但这股大潮,是绝对不能沾上的。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杨辰跟其它的领导不同,没有发财门路,杨辰又不差这点小钱,干嘛要惹一身骚。

杨辰如果实话实说自己要去香江过年,指不定这些人真跑到香江去找杨辰送礼。

你只要让人家摸到家门,那人家肯定会纠缠不休,杨辰还不想把人丢到香江,那边的媒体混乱程度可是仅次于腐国。

等这些下边的人走后,几个留下的常委又要打牌,杨辰也不好拂了众人的意,也跟着坐了下来。

杨辰不喜欢玩这个,但有人就是喜欢拉别人下水,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类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就比如不抽烟的人,在一个抽烟的群体中,就总会有人想让你尝试。

不过偶尔也要给大家个面子,不然的话就是不合群。

到了第二天,因为好久没有这么大喝了,杨辰有点宿醉,一上午,头都是昏昏沉沉的。

到了下午才算好点,杨辰打了个电话,让宣传部长胡英英过来一趟。

胡英英一来,杨辰就对她不客气地说道:“胡部长,咱们县开展工作作风大整顿这么大的事,宣传口就一点动作都没有,要你们干什么?”

很久没被杨辰当面说这么重的话,胡英英的心里就是一机灵,她可是知道杨辰这人,要是不客气起来,那可是一点都不客气,赶紧说道:“杨书记,这种事,要是报道出来的话,有损咱们政府的威信呀,多丢人呀。”

确实有人在她面前提过,但是也有人反对,单纯的整治行动那个会议是报道了,但具体内容都没有对外多宣布。

自个整治自个,自个知道就行,怎么能叫底下的民众知道呢,特别是后来那些丢脸的事。

杨辰虽然要求公示,但是也说了,公示的时候,可以用李某某、刘某某代替,不用写全名。

这些人就以为,杨辰也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没看虽然 是公示,可是都公示在机关内部了。

杨辰正色对她说道:“政府的公信力,不是靠隐藏就能保住的,别这样,越有人胡乱猜想。”

“而且我也不是让你把咱们处分那件事报道出来,而是整个活动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这个行动,又要达到什么效果,具体都有哪些工作内容,包括我让设立的那个热线电话,做个专题节目和专栏出来,这个还需要我指点你吗?”

胡英英顿时知道了,领导这是要拿这件事大作文章呢,好歹也是宣传口的人,再加上杨辰来了以后,确实比以前有所长进,知道这是领导要把这件事当政绩来宣传。

这就跟一般的工作或新闻有区别了,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连篇累牍地宣传,营造出全县皆知的局面。

说不定还会象以前那样,再往上推,上上市里或省里的新闻,要知道就是因为这样,定山县的宣传工作今年才在市里拔了头筹,被赵部长好一通夸奖,说杨书记来了定山,果然各项工作都起来了。

对了,这件事忘了给杨书记汇报了,于是胡英英赶紧说道:“杨书记,忘了跟你汇报,前几天在市里的宣传工作表彰会上,赵部长很夸你了,说你来了我们定山,定山县的各项工作都大有起色,说您有能力呢。”

杨辰笑了起来,点了点头:“知道了,赵部长这是嫌我没有找他汇报工作,点我呢,我这两天就去。”

其实也是让送礼的意思。

胡英英赶紧点头答应。

然后, 按照杨辰的要求,县里的媒体开始大规模集中宣传这次整顿行动,而且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开了一个专题节目,每天请一个单位的人上去讲他们单位是怎么开展这个行动的,下一步又准备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

倒的搞的不错。

但是热线电话设立以后,一天了都没有一个电话打进来,督察室的人都觉得是不是找个托打两个电话,不然的话没法向上汇报。

可巧这个时候电话响了,接听之后,人家自报家门,说是一个热心群众,热心不热心的督察室的人不管,就问他什么事。

“我见每个单位门前都贴了一下公示,说谁谁谁在整顿行动中存在什么错误,为什么规划局那没有贴呢?我可是听说有人把它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