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 > 第1706章 你没学过资本论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步海云这个说法直接本质,只要房价上涨,这个创新方法就是多赢,就是皆大欢喜。

同样,国内房价大涨的时候,其实全球其它国家想的都是,等着你房地产经济崩盘,以你这么大的体量,强行硬着陆,直接能把你国内经济搞崩溃。

眼看你起高楼,眼看你楼塌了,他们就是这个心理。

但是为什么最终房地产都明明崩盘了,动不动就是某房企欠债几万亿,却对整体经济没有什么伤害呢。

就是因为国内在房价一路上涨时,不停地进行调控,往下压房价,发现根本压不住。

很多人有一种论调,认为政府根本不想让房价下降,不然土地卖给谁去,但是不要忘了比起增加财政收入,他们更想自己升官。

你不执行上级命令,阳奉阴违,顶风作案,你以为会有好果子吃,再说了,增加财政收入也好,还是与房地产行业相互勾结也好,能收益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多数是享受不到好处的。

而且政府也没想让房价下降,只是想让它不涨就行,但是,当时的局面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个这么大的利益群体,是无法用行政力量来阻止的。

有人会说,国家想管什么管不住?没看一道命令下来,什么什么就没有了。

房地产市场当时只是想调控,没打算把它一棍子打死,那样岂不是自毁长城,相当于还只是内部矛盾,没有上升到敌我阶段,只用行政力量就行。

但是这个群体不听怎么办?那就上手段,提高首付比例,限制多套房的购买,刚需的话满足你,炒房的话提高你的难度。

房住不炒就是这么来的,因为终究刚需是少数,炒房的才是推高房价的主力。

然后就是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有的地方房价控制住了,有的还在继续上涨,有的是暂时控制住了,很快就迎来反弹。

因为房价上涨,大家都能收到好处,除了刚需购房的例外。

眼见得控制不住,国家只好继续上手段,限制银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贷款,我管不了你房地产市场,还能管不住银行,至少这个行业是在国家的严管之中。

直接把房地产的梯子抽了,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房地产开发商基本上都不是用的自有资金,都是凑点钱买地,然后拿着地抵押,再找人垫资建设,最后提前售期房,赚的钱再买地,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禁止他们将其它业务的贷款用到房地产业务上来。

直接把房地产开发商打趴下了,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尾大不掉了,于是国家只能给他们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们到境外发债融资,只要你有本事,去外面借钱吧。

这就是某大、某桂园等动不动债券到期,为了不违约,只好四处救火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债务,大多数都是国外来的。

为什么国外的人肯借给他们,因为国际游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它们没有可靠的投资渠道,只能购买各种相对可靠的金融产品。

这也是房地产市场崩盘对国内经济伤害不是那么大的原因,正常情况下,房地产崩盘,肯定要拖累金融机构一起崩,可国家早就禁止它们给房地产贷款了,自然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至于个人抵押贷款,这个数字对银行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业务,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有能力偿还的,敢断供的只是少数。

房地产不跟金融挂钩,伤害性就会小很多。

按道理说,漂亮国这边,次级贷款的规模也就几千亿美元,全崩了也就那么回事。

但搁不住那些贪婪的资本家非要作死。

明明这批贷款就如同一团屎,他们先要用精美的包装包装起来,然后高价卖出去;

接手的人呢,再把屎切割成小块,放上调料,再卖出去;

再然后的人呢,又把屎跟其它的金融资产混到一块,却用屎来当卖点,包上金箔又卖了出去,最终几千亿变成了几十万亿,盘子一大,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整个链条崩溃。

所以对于步海云的说法,杨辰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道:“贷款证券化之后,不论是卖这个的,还是买这个的,实际上都知道这笔贷款的巨大风险。”

“他们不是想着怎么把风险降低,而是怎么把风险转嫁出去,于是就在贷款证券化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引入了担保债务凭证cdo。”

“就是把这部分贷款进行详细的划分,再打包进去一部分优质资源,比如有100块钱次级贷款,我先放进去5块钱现金,再放进去5块钱的企业贷款,再把100块钱里面稍微好点的90块钱贷款加进去,形成一个产品,告诉购买人,如果出现违约,先用现金五块钱赔付,然后再用优质的五块钱赔付,这样的话除非是大面积违约,不然的话是没有风险的,然后找评级机构,获得AAA级评级,这就是最高评级了,跟国债一个级别,然后把剩下的再分割,再打包,最终全部卖出去了。”

“这样玩,这帮资本家不怕死吗?”步海云惊讶地问道。

“怕死还叫资本家吗,只要赚钱,绞死自己的绳索也卖。”杨辰一脸你一个学过资本论的人,竟然说这种话的表情。

步海云不太相信:“那这样爆发的话,整个行业就都会受到波及,他们不怕吗?”

杨辰只好再给他解释道:“资本家们也知道这玩意不保险,所以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入了新产品,叫信贷违约掉期cdS,也叫贷款违约保险,对cdo进行再保险。”

“通俗点讲,就是从每月的偿还资金里面,拿出一小部分,交给金融机构,就是说,如果这笔贷款不违约,你就能一直收到这笔钱,但一旦违约的话,你就得赔偿整笔贷款,这样不就完美了,违约也有人赔付,怕什么,放心购买吧。”

“对于提供保险服务的公司来说,道理是一样的,真有人违约了,先从前面的10块钱先赔,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步海云点了点头:“逻辑上是形成了闭环,完美自洽,但依然掩饰不了这批贷款属于不良贷款的现实,照你说的,贷款人都是流浪汉的话,肯定会大面积违约。”

杨辰一拍巴掌:“对呀,由于流浪汉大多数选择的都是前两年不用偿还这种贷款,今年明年就到了集中偿还期,然后他们还不上,贷款公司就只能收房子卖房,然后大规模上市,房子肯定卖不掉,形成违约。”

“前面有这么多保障措施,应该会没那么严重吧?”步海云觉得前面那几种产品都有对冲违约降低风险的作用,应该会有点作用吧。

杨辰看了看他:“我给你说个数字你就明白了,本来这批次贷贷款只有几千亿的规模,然后他们那个cdo产品卖了五万亿,然后他们那个cdS产品卖了六十万亿,美元。”

一听这个数字,步海云顿时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