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1667章 大家好,吃了么您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7章 大家好,吃了么您呐?

“各位观众大家好,呢度系内陆通用型计算机技术发布会现场……”

电视上的画面切成女主持人后,孝武才从聚精会神的状态中回魂。拿下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兜里掏出软布轻轻擦拭。

之前的整整二十五分钟,他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电视画面。虽然内陆的计算机只是在镜头中惊鸿一瞥的出现过几次,但一部片子从头至尾,透露出了太多内陆的高科技。

尤其是两次画面中出现高科技时,“拉家常”似的提到了设备于“安南事件”中的应用。寥寥数语所描述的东西,完全颠覆了孝武对内陆于战争中表现的认知。

小巧的对讲机已经下放到了班排一级,甚至单兵了么?

战场侦察不靠人力,而是部署带夜视功能的监视器。发现敌人直接炮火覆盖?

老美也没有如此先进吧?

孝武第一反应肯定是怀疑。

但是,他很清楚,安南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比落后的内陆更加落后的安南了,配有大量毛子提供的先进武器和装备。

虽说毛子在科技方面明显落后于老美,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可不落后。从坦克到直升机再到火炮导弹,很多方面都丝毫不弱于美西方。

即便有所不足,也只是处于劣势,大体上是同一技术层级的……

他看过的情报显示,内陆确确实实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安南精心构建了多年的防线。

甚至可以说,安南人从头至尾都没做出过像样的抵抗。全程都在挨打,溃败,重新组织防御,再次挨打,再次溃败中循环往复……

之所以持续了好几个月,是内陆在停止攻势后,花费了大量时间清理了过去一些年,援助给安南的一切物资和设备。

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一律毁掉……

兵对兵,将对将,装备对装备,通过以掌握的情报,在配合上刚刚看到的东西,足可见内陆的军事实力,早已不是五十年代的内陆了。也不知美西方以为的内陆。

毛子的武器装备配上毛子一手训练出了安南兵,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万幸,他们的海、空军一直是落后的……

“呼~”

孝武重新戴好眼镜时,呼出了胸中压的浊气。

悄悄平复好情绪,一副关切的语气问:“军用对讲机那种级别的技术装备,下放至民用,不担心泄密吗?”

“不会~”曲卓似乎很困,一直强打精神坐在旁边,完全没有察觉到孝武之前的异样表现。

不在乎的说:“军用和民用是两种频段,也不包含加密模块。除了基础技术,没有太多关联之处。”

“哦~”孝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寻思了一下,又问:“刚才出现的那个监视器,真的可以夜视?”

“嗯,最基础的主动红外夜视。”曲卓的语气依旧随意。

“……”孝武点点头。

他留意到了“最基础”三个字,也就是说与对讲机一样,内陆军品使用的技术,比民品要高级非常多。

如此看来,内陆拿出来的计算机技术,也不会是最先进的。

他们的电子科学,到底已经进步到了何种境界?

孝武默默消化听到的内容,并满脑子瞎联想时,电视机的画面已经进入了会场内部。

摄像师在会场侧面,将镜头对上一组又一组的来宾,边上的主持人压低声音介绍镜头中来宾的身份。

只稍微听几耳朵,孝武的心绪就又被冲击到了。

来之前他就听说了,美西方和亚洲大多数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都派人来了,而且含金量十足。

听到介绍才知道,何止是“足”呀。每个国家最顶级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基本都来了。

只这一点,就侧方面的印证了内陆的计算机科学,已经高到了何种地步。如若不然,不会让那么多国家都如此重视……

距离两点半还有一分钟时,烫发修眉略施淡妆,一身浅蓝色西服套装,后腰别着无线麦克设备,线束从领侧引出,一边耳朵戴着精致耳麦的黄令仪,站在了舞台侧边。

叶雅媛赶忙示意摄像师将镜头对过去,同时配音介绍:“大家见到嘅,系今次发布会嘅主持人黄玲义女士。

黄女士做主持人只系客串,佢真正嘅身份,系内陆通用型计算机项目组嘅软件负责人。

黄女士能够从内陆多如繁星嘅计算机科学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大项目负责人,足可见其有几咁优秀。同为女性,我与有荣焉……”

叶雅媛语气隐含激动的介绍黄玲义时,黄玲义在努力的做深呼吸,以平复紧张到砰砰乱跳的心脏。

还好,当过计算机所的室主任,又当了不短时间的计算机中心副主任。大会小会没少开,也没少在大群人面前发言。

所以,虽然因为今天的场合,和台下分量十足的来宾而不可抑制的紧张,但大体上还绷得住。

眼看时间快到了,抬起左手接着舞台侧边的灯光,抓紧最后的时间再熟悉一遍手心里扣着的流程表。

“十秒倒计时,十…九…八……”

听到耳机里响起石导演的倒计时声,黄玲义放下左手,最后做了一次深呼吸。

幅度很小的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脸上拿捏出近几日不断练习的,最具亲和力的笑,迈步走上舞台,站到中央的指定位置。

“砰~”

大功率射灯启动,电流冲击与电路振动发出一声不算大的闷响。笔直的光柱从上方射下,将舞台中央的黄玲义笼罩其间……

“distinguished Guests, good afternoon…wele to the General-purpose puter technology Launch Ev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huang Lingyi, the hostess of this event.(大家好,欢迎,吃了么您呐?)”

一段有意放慢语速,发音标准的英文开场白后,黄玲义脸上的笑容放大。

按照“训练”微微侧头,显得更加有亲和力和亲切,用一口虽然一板一眼,但很标准的粤语说:““港岛嘅朋友仔,大家好,我系黄玲义。””

“哗~~~”

观众席中的港岛人当先回应起热切的掌声,随着各国来宾也纷纷鼓掌,容纳了一千二百余观众的大汇堂主厅呢,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掌声持续间,笼罩着黄玲义的大功率射灯强度转暗,一组功率稍小的射灯组缓缓亮起,照亮了黄玲义身后一排分开摆放的计算机。

这一刻,虽然在纪录片里惊鸿般闪过几次的通用型计算机,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可惜距离太远,除了现场较前排的观众能看到相对比较清楚,中后排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只能大概看到一点轮廓。

就在这时,观众席上方悬着的大光圈投影仪无声启动,将观众席中间位主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投射到黄玲义身后的大幅电影幕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