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82章 岳家处理完毕,归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岳家处理完毕,归家!

县令果然是个妙人。

古代穷乡僻壤出来的读书人,要么死读书,要么读死书,多是迂腐不懂变通的。眼前的县令即便出身贫寒,语言却风趣,肚量大,还懂得与人相处,不看贬每一个人。

在郭盛安离开后,县令跟自家夫人可惜:“这郭木匠实属可惜,他爹娘若眼睛好使些,未必不比现在的我走得远。可惜可惜了。”

“他现在这个年龄入学的也不在少数。”

“话是这么说,但我看他没这个心思。况且读书太烧银子了……这样也不错,努力赚钱,将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

县令夫人抿嘴笑。

郭盛安去了趟县衙,亲自将刘家墨和柳敏的事办妥了,才回到岳家。

他是想闹完柳家当天下午去办的,但县令当天晨时领衙役处处排查,看得严,也就耽搁了,拖到今日。

凡重要的事,他都会亲自上手,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确保落到实处。

刘柳两家的事彻底画上句号。

柳氏不禁落泪:“可算把那害人精甩脱了,我们家墨轻松了,终于轻松了。”

郭盛安没提为家墨谋个闲职一事,事情没确认前,他不会节外生枝,以免带来希望的同时,等待他们的还有失望。

又过了几日,衙门终于派来了人。

待人走后,柳氏还呆滞地站在原地。

“好女婿,你快掐掐我,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郭盛安不语,转身去了主屋。

这几日走不开的原因,在老刘头上。

他要为其按摩,还要施针。

施针时借了镇上李大夫的针灸针,一来一回好几次,撞上前来镇上卖药材的柔儿和大山二人。

柔儿将家里情况概述清楚:“新房已夯实地面,在按爹爹的要求打石头了,听爷奶说,这一步是最漫长的,也不知要打多久。家中咸蛋差不多好了,还得爹回去找门路卖。”

郭盛安也说明在岳家的情况,省去了部分凶险,道:“爹爹还得在岳家住几日,待岳父好些再回去。你小舅如今定了衙门的差事,前途不可限量,以后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回去说你姥家的事时,顺带让她歇了来看望的心思,家里事儿多,少了她可不行。”

柔儿觉得爹爹了摸清娘亲的性子,提前将娘要看望姥爷家的心思点出。

不过。

柔儿:“爹爹,我同你一起去看看姥爷吧?正好我学了这么久的医,还没落到实践处。”

郭盛安没拒绝,那这些话只有大山传达了。

柳氏见郭盛安将柔儿带来了,高兴得嘴角都合不拢,“柔儿来了?来看你姥爷?你姥爷好多了,活得像个人样了。”

郭盛安、柔儿:“……”

这几日下来,老刘头有了人样,柳氏过得也没那么行尸走肉。

柳氏会这么精神,除了老刘头,还有刘家那边闹出不小动静的缘故在里头。

刘家发生钱财被夺,哭诉无门之后,便将主意打到被休回来的闺女柳敏身上。

于是,在娘家没待几日的柳敏,很快被嫁给刚死了娘子的鳏夫。

柳母对柳敏的说法是:“敏敏,我们是为了你好,他家虽说刚死了娘子再娶,做法不厚道,但人家是难产,刚好有个没记忆的婴孩接手!你这是白得的孩子啊!你想想你如今的处境,这是你唯一的出路了。”

柳母大约是念及唯一的闺女的,偷偷塞了些粮食,就把柳敏给嫁了。

柳敏二嫁那日很低调,但柳母回来乐了一整日。

若不是还顾及儿子的感受,家里条件又有限,柳母说不准还挨家挨户发糖庆祝,让旁人也感受感受一下她那份喜悦。

郭盛安是夜里上茅房,不小心听到岳母乐乎的墙角的。

“你说说那个柳敏傻不傻,她娘说啥她都信,那刚难产死了娘子就另娶的,能是什么好人?我们拉了那么多粮食过去,没落多少在她肚里,全便宜了柳家!

哦,柳家养育了她,她回报一二也是应该……

呵,当初家墨娶她没少给银子吧?咱们攒了那么多年的银子,一子儿不落给掏空了,柳家可是丁点嫁妆没给她带回来,还整日跟她说为她好?柳敏也是个眼瞎心盲的。

得亏两家不会再有往来,不然我不得憋屈死?

哈,她嫁到那家……看吧,刘家想再占便宜,新亲家可没我们刘家好说话。”

柳家的事,郭盛安并不怎么上心,大闺女来了,便细心教导闺女医治一事。

这孩子心细,能将大人每一句话放在心上,进而学以致用,大人不在时也能自己做主,用心培养,倒是可以做到大场面面前也临危不乱的地步。

刘家墨任职当日,郭盛安带回来几只野味,同刘家吃完饭食,见老刘头伤势差不多了,写下药方交代了几句,便拉着毛驴,毛驴驮着闺女,踏上归途。

在刘家待了小半月,郭盛安还真想家了,若不是老刘头情绪和伤势都不稳定,他早飞回去了。

针灸针归还钱,他顺带扎了自己身上几处穴位,避育成功。

月娘和他身子养得差不多了,待新房建好,新房新气象,就可以酱紫酿样子了。

天知道他素了多久┭┮﹏┭┮

心神澎湃的他,一路上脚底都带着风。

就连柔儿见了,都忍不住歪头问:“爹,是有什么喜事吗?你这么高兴?”

郭盛安张口就来:“把你姥爷治好了,你小舅舅也在衙门找到闲差,定能让你娘高兴。你娘高兴了,你爹我自然就高兴了。”

柔儿看了看郭盛安半晌,才点头,“嗯嗯嗯。”

自此,柔儿心中有了夫妻恩爱的标准。

郭家。

刘家村发生的事还没传到郭家来,谁让古代信息不发达?

即便是县衙排查,闹出这么大动静,但有县令施压,平日村口乱吠的疯犬都能乖乖趴着,否则便做同党处理。郭家也就不知道郭盛安未归的真正原因。

郭家以为亲家发生了事,不过有大山带口信,倒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新房上。

村里有其他声音,但那都无关紧要。

郭家人每日一回家,倒头就呼呼大睡,谁还顾得上那些闲嘴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