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25章 郭盛祺两口子再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两家人汇合后,郭昌珉怀中抱着孩子,眼光追随着儿孙。

大周氏先是紧着郭盛安,看着他没事,又跑去看孙女。

她眼中冒泪花,“没事儿就好,平安就好。”

人都是一起回来的,大部分人没了上香的心思,跟郭盛安说了声改日造访后,一一驾着车离开。

大周氏情绪过后,郭昌珉才询问郭盛安:“大郎,还要上香吗?”

“都走到这儿了,干嘛不上?”

小周氏忍不住嘀咕:“大哥真厉害啊,还有闲心上香。”

郭盛安却是听到了,道:“现在下山,官府的人也把着两道出口,会严厉排查,还不如安安心心上完香再下山不迟。

况且此次曼儿也惊了不少,正好香能凝神静气。让她缓缓也好。”

郭曼儿???她是被歹徒惊的吗?是被您给骇的。

寺庙不少佛像,金身完好,应当是香油钱不少,重铸过的缘故。

一一拜完,三家人又去吃斋菜。

斋菜还未买,就被一个小沙弥来询问:“施主可是姓郭?”

“正是。”

“主持听闻郭施主所做义事,特地为施主及家人腾出一间厢房用斋,郭施主请随我来。”

“那斋菜?”

“已备好,请施主放心。”

厢房是来招待达官贵人的,如今下山的达官贵人大半,厢房空了下来,住持又听闻非官府管辖的牙子一事,便请了郭盛安来厢房用斋,也免去人挤人的难处。

普通百姓买斋菜,人挤人,桌椅不够用,都是蹲着吃的。

单独的厢房,还有单独备斋菜,谁不舒心?

不过斋菜倒是没甚特殊,菜干饭以及各种素菜做的荤菜状,胜在吃起来口感清淡。

苦了曼儿,是大鱼大肉的性子,吃完就跟没吃一样。

再一回想与阿爷阿奶碰面前,爹爹说的那番话,脸更苦了。

原本郭家人想用完斋就下山的,但郭盛安被住持单独叫去,其他人只好原地等候。

柔儿关心三妹:“怎么了?从回来就一直苦着一张脸。”

曼儿摇头。

金宝出卖她:“大伯说回去就给曼儿规划规划学习走向。”

雪儿惊奇:“爹连曼儿都不放过?”

放过……

二姐姐太戳了!

爹爹明面上是为着他们好,何尝不是喜欢做夫子那种感觉?

爹爹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们痛苦上的!

不,也不能这么说,大姐姐二姐姐,包括金宝儿都是乐在其中,双方得益,她不是啊。

她是被压着头颅,硬学啊!

她能高兴吗?当然不能。

一学习起来,得少好多找乐子的时间。

苦啊。

曼儿泪眼汪汪地看着雪儿:“二姐姐,还是你了解我,了解爹爹。”

柔儿拍了拍曼儿的肩头,“你也该收收性子了,爹的做法是对的。”

曼儿噘嘴,只当二姐是自己知音。谁知后者被大姐洗脑,煞有其事地点头。

“也对,曼儿你还是认命吧。”

“……我不。”

金宝也劝曼儿:“大伯看上去好说话,但手段多着呢,大山表哥就曾说,惹谁都不要惹大伯。曼儿,你不对大伯作妖,就能少吃苦。”

“难道我命该绝吗?”苍天啊!大地啊!

曼儿心中哀嚎。

金宝:“不该不该,但你往好处想想,你学多了,是不是比你那些小伙伴儿知道得多?他们不懂的,你都能一一答出来,是不是倍儿有面?这不比你只会掏鸟窝抓鱼厉害多了?

哦,现在也不需要你抓鱼了,大伯做的捕鱼网往河里一放,你们少不了鱼吃。”

“……”有点子道理?

……

郭盛安回来后,月娘询问了番聊了些什么。

郭盛安:“无事,就是问及抓歹人的经过罢了。”

除此之外,那秃驴还看出他的不同。

秃驴有些道行,但不深,只说他此番行事功德更甚,往后若遇到麻烦事可上山寻他。

郭盛安自是明白对方想深交的意思,应了下来。

这番拐子一事过后,这些达官贵人会上门,值得深交的便是亲自上门的,不值得的便是派下人送来谢礼的。

倒是收获不小。

郭家人踏上下山的路,在山腰寻到僧人看守的驴车,驾车来到山底。

这会儿衙役都盘问得差不多了,也抓住了牙子,但还是跑了一个。

刘家墨:“姐夫,太爷在前方等你呢。”

这县太爷倒是没什么架子,等起他这个平头百姓来。

郭盛安便让郭家其他人将驴车停到小路外的平地上,自己徒步朝一架马车而去。

下人端来轿凳,撩开车帘,请郭盛安上马车。

马车内只县令一人。

他上车后,因车内高度不够,只双手作揖,“太爷,近来身体可好?”

礼数没做全,对方也不甚在意。

“坐。”县太爷指着对面的位置,待郭盛安坐下后,才道:“听闻我那牢头与你过过招?”

“原来与我过招的是牢头,难怪功夫厉害。”

“……在我面前,就不用恭维他了。他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

“是,大人。”

“那群人真是你制服的?”

“如假包换。”

县太爷沉思了许久,道:“还有一个人没逮住,你和你的家人当心些,近日,我会派一些衙役暗中保证你们安危。”

“谢过大人。”

二人又寒暄两句,县太爷看时辰不早了,便让他先行回去了。

至于郭盛安心中的疑惑,究竟是谁向县太爷通风报信的,暂时不得知。

回到临水村后,经历这么一遭,大家都疲倦了,晚食随便做点吃完,便入睡了。

翌日,郭盛安知晓不太平,所以并不着急回岳家,也让老房子那边也减少走动。

不仅是他们家,其他人家亦是如此。

一道哭嚎打破这场沉静。

是许久不见的郭盛祺和冯玉两口子。

“爹娘!就算你们再看不惯我们,也别拿君君撒气啊!求求你了,爹娘!救救君君吧!”

村里人顾不上昨天发生的一场拐子案,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这不是郭童生吗?这才多久没见?咋瘦成这样了?”

“他娘子也瘦了好多……怀里还抱着一个?是儿子?”

“是儿子,早产儿,瘦得跟猫儿似的,好多人都说养不活。”

冯玉面目可憎:“你说谁养不活!说谁呢!我要上衙门告你去!”

“告啊!你去告啊!谁不知道你啥德行?挨了打,还在公堂上反水救你的人,现下谁还管你家那档子破事?不怕管了惹一身骚?你们两口子是一家人,其他人都是外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