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61章 治愈不育之症已传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治愈不育之症已传开

自从治愈后,赵书生感觉自己没以前虚了。

以前走两步都觉得喘,更别提下地干活,地里的活儿都是请人来做,家里也有娘子和爹操心,他只需安心读书就成。

就连房事也……一言难尽。

幸得娘子体谅自己,反安慰他无碍,只要夫妻同心,这世上便无难事。

如今?他能在家帮衬娘子,房事顺心,就连看书也比以前能静下心来。

一开始娘子一直呕吐,吃什么吐什么,他以为是近来吃坏了肚子。

就连有过经验的爹也未看出什么,去临水村请来老郎中。

他与爹在屋外候着,本是想请郭大夫的,到了临水村才知晓郭大夫今日有事外出。

没会儿,郭柔儿才净完手出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恭喜,你要当爹了。”

赵书生一愣,显然没反应过来,眼神空洞地直视前方,话却是对身侧的爹说的:“爹,她说啥?”

实际上,他都听不出来这是自己的声音。

太颤了。

他爹声音更颤:“说,说你当爹了?”

“爹,我要当爹了?”

“你要当爹了。”

“……我有了?”

“你有了。”赵老爹没觉得这话有啥问题。

父子俩对视一下,赵书生喜上眉梢,猛地往屋内一冲。

赵老爹激动地握着随后出来的老郎中手,好会儿都组织不起语言,激动得牙齿打颤。

本来老牙就晃晃悠悠的,这一颤,差点没给颤掉咯。

“我儿有后了!我儿有后了啊!多谢郎中,多谢郎中啊哈哈哈哈!”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老郎中也笑:“我可不敢邀功,都是郭大夫的本事,你当真要感谢,就去感谢郭大夫吧。”

郭柔儿在一侧,道:“诊金你们早就给了,银货两讫,哪需要感谢?若你真想感谢,便多对外说说此事。毕竟我爹现在养猪,投进去许多银子,正缺病患。”

人家不需要你额外感谢金,估摸着给也没有诊金多。还不如多宣传宣传。

赵书生有后,这可是郭盛安医术证明的活字招牌。

“好好好!回头,我就请大家伙儿来喝喜酒!”

至于未满月不外传的说法,早早被赵老爹抛脑后。

就连县里大夫都束手无策的病症,人都能看好,更别提安胎一事了。

赵老爹抹去眼角泪渍,道:“小姑娘,你爹多久回临水村?我好去请几副安胎药。”

柔儿看了看师父,道:“安胎药不能乱吃,如果你实在想安心,就随你儿媳一同来临水村,让我爹给你请个平安脉吧。”

待师徒二人离去,赵老爹还真请了宴,村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被问及为何请宴。

赵老爹脸都快笑烂了,“我儿有后了!”

“你儿不是吃了天成教的药吗?咋好的?”

“不会是你儿媳偷……”

荒唐的话未说完,被旁边的人猛地撞了下手肘,继而被提醒:“你忘了,他儿媳也吃过天成教的药?”

所以,夫妻二人都是天成教的受害者,都子嗣艰难。

那是怎么治好的?!

赵老爹人逢喜事精神爽,压根不在意对方那点不敬了,道:“是郭大夫……就是临水村的郭木匠。”

吃席的人傻眼。

“郭木匠?他不是木匠吗?还能行医看病?”

“我有个亲戚是临水村的,听说这郭木匠不简单,是个过目不忘的天才。”

“啊?真的假的啊?”

“肯定是真的,不然他行医的本事怎么来的?听说到处要医书珍本……”

“自己琢磨的啊?别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赵老爹:“啥瞎猫碰上死耗子?实话告诉你们吧,当初天成教一事出来,县太爷请了郡地名医都没辙,我还想带我儿去其他地方求医,没想到峰回路转……

被天成教嚯嚯过,还想要后代的,口上积点德吧。”

第一次见郭盛安,赵老爹口出狂言,内心抵触;现在?谁敢说郭大夫一句不是,他能当场翻脸!

郭大夫可是他们赵家大恩人!

这顿席面给郭盛安宣传到位。

隔日,赵老爹就提着三只活鸡,一只活鸭,一条漂亮的五花肉。打听到郭大夫喜各行抄本,又知晓郭大夫过目不忘的本事,他将家中他儿的抄本也给背上,来到郭大夫家。

东西太多,他一人背不了,儿子也力气小,所以花钱请了村中两个壮汉,带上儿子儿媳上了趟临水村。

郭盛安今日未出门。

治愈不育之症已传开,待发酵中,等发酵过后,会有不少患者主动上门。

赵家会上门,也是柔儿提过。

郭盛安乐呵呵的,将赵老爹往里面请。

赵老爹先是提及送来的食材,最后才是抄本。

“这些抄本都是我儿恩师以及历代进士对四书五经、法经的原着、注释和见解。”

“法经?可是当朝法经?”郭盛安来了兴致。

赵老爹答不上来,赵书生应:“不止,是三朝法经,废除与添加朝律,其中原由也有备注。”

郭盛安:“为何学得这么偏?你作为学子,不应以科考为重吗?”

赵书生哭笑不得,“郭大夫有所不知,前朝将法经这一块留到乡试以后才着重,如今是院试便着重了。”

郭盛安大约明白当今天子的意思了,是普法的思想。

不过与后世普法不同。后世人人都有读书资格,还有九年义务教育,但现今得家底丰厚,家族有资本。

所以当今天子普法行为没有后世那么广泛。

“多谢了。”

“郭大夫客气了,若不是你……我恐怕不能有后,连科考资格也会剥夺。”

考场不允残疾者参与科举,不育也属于残疾一列。

苛刻了些,但都是历代朝堂传下来的制度,不可更改。

若这类身残者能参与朝政,寓意着宦官也能参政。

宦官参政的悲剧有记载过,有这样的先例在,历代皇帝会杜绝此事发生,从根源上掐断。

即便,有些人天生如此,有些人后天造成,实属无奈。

郭盛安先是给赵书生娘子请了个平安脉,说到安胎药……

他见赵书生父子积极,便改口:“原是不用安胎药的,但你们为求平稳,也可以开几副,喝完安心在家养胎就成。”

“好。郭大夫,还有什么忌的吗?”

郭盛安:“也不能天天躺在榻上,每日多走动走动,你们若是不安,便在自家院子走动即可。肚皮不要养太大,否则不好生,容易难产,但营养也要跟上来,实在拿捏不准的,可以问村中有经验的妇人,不嫌麻烦可以问我或是李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