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梁军大营五十里的地方,董卓正端坐在营帐之中,听着斥候的汇报。当他听到梁王秦子玉只在身边留下了陌刀军团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梁王秦子玉可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啊!”董卓兴奋地说道,“他难道不知道陌刀军团虽然强大,但面对我军的飞熊军,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吗?看来这一次,我们是胜券在握了!”
然而,与董卓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行的李儒。他并没有像董卓那样对胜利充满信心,反而神情严肃地提醒道:“主公,梁王秦子玉如今已经有了并吞梁州的实力,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地犯这样低等的错误。我认为其中必定有诈,还请主公三思啊!”
董卓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笑着说:“文优啊,你就是太多虑了。那梁王秦子玉就算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抵挡住我军飞熊军的猛攻。有飞熊军在,梁军的所有布置都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李儒见董卓如此自信,心中愈发担忧,但他还是忍不住再次提醒道:“可是,主公……”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董卓粗暴地打断了:“没有可是!你不要在这里信口雌黄,坏了我军的军心!否则,休怪我不念翁婿之情,用军法来处置你!”
李儒眼见董卓如此执意,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自己无论怎样苦口婆心都难以改变董卓的决定,于是便不再多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默默地退下了。
董卓见李儒如此知趣,心中颇为满意,他随即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枪盾兵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向前推进,迅速将战线延伸至梁军大营的附近。
枪盾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紧密地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盾牌在前,长枪在后,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一般,坚定地向前推进。
待枪盾兵们就位之后,董卓一声令下,八十万长弓兵如蝗虫过境一般倾巢而出,他们在后方迅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长弓兵集群。
一时间,锣鼓声、呐喊声、马蹄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都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笼罩。
董卓站在一辆特制的战车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战场,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得意的笑容。只见他手中的令旗一挥,长弓兵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开始了第一轮齐射。
秦子玉在营中听到外面的动静,心知董卓来者不善,为了守住营寨,他当机立断,下令陌刀军团分批次出营阻击。
陌刀军团的士兵们听到命令后,迅速集结,他们手持陌刀,步伐整齐地走出营门,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直面董卓的大军。
与此同时,樊梨花带着薛丁山匆匆赶到李嗣业的营帐,请求出战阻击董卓军。
李嗣业看着眼前这两位英勇的将领,心中略作权衡,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樊梨花的请求。
得到李嗣业的应允后,樊梨花和薛丁山立刻率领大军冲出辕门,然而,他们刚刚踏出营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无数支长箭如雨点般从天而降,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天空都被这些长箭所覆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薛丁山却毫不惊慌,他早已料到董卓会有此一招,于是立刻下令士兵们以小队为单位,迅速张开双臂,组成一道人肉盾牌,以抵挡这如蝗雨般的长箭。
只见一张张牛皮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顶起一般,缓缓升起,第二梯队的士兵们见状,毫不犹豫地迅速上前,在牛皮下方撑起了一道坚固的盾墙。
董卓军的箭雨铺天盖地般袭来,但这些箭矢却如同撞上了铜墙铁壁一般,根本无法对盾墙后的士兵造成有效的杀伤。
樊梨花率领的军队推进速度极快,短短两分钟的时间,便已与董卓军短兵相接。
然而,即便双方已经交织在一起,董卓军长弓兵的箭雨打击却依旧没有停止,连绵不绝的箭矢如蝗虫过境般倾泻而下。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箭矢落在枪盾兵身上时,竟然被弹开了,仿佛这些士兵身上穿着的不是普通的盔甲,而是一层坚硬无比的护盾。
不仅如此,许多陌刀军士兵也不幸中箭,但这些箭矢最多也只是破甲而已,对他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更有甚者,有的箭矢甚至穿透了盔甲,伤到了士兵们的五脏六腑。
秦子玉站在高处,望着战场上快速减员的陌刀军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忍不住叹息道:“真没想到董卓军的盔甲如此坚固,竟然能够硬扛住自家长弓兵如此猛烈的箭雨攻击。”
一旁的诸葛亮也面露凝重之色,他缓缓说道:“据我所知,董卓在三年前于凉州发现了一处殒铁矿,其储量之丰富,足以供给一亿大军十年所需。”
秦子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当机立断,决定将夺回陨铁矿的控制权列为首要任务。
诸葛亮眼见秦子玉的思绪逐渐偏离了正轨,连忙轻声提醒道:“主公,此时我们切不可因陨铁矿而分心,当前的首要任务乃是击溃董卓军啊。”
秦子玉闻听此言,见诸葛亮言辞恳切,心知其所言甚是,遂果断应道:“也罢,那就速速筹备大战吧!”
刹那间,战鼓雷鸣,声震九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撕裂开来。陌刀军团的将士们受到这激昂战鼓的鼓舞,士气如虹,如同一群下山猛虎,悍不畏死地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冲锋。
只见陌刀军团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竟然硬生生地压制住了多达两百万之众的董卓军,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董卓眼见自己的军队被陌刀军团死死压制,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他怒不可遏,当机立断,下令让养精蓄锐已久的飞熊军迅速出击。
飞熊军作为董卓的王牌部队,其战斗力自然是非同小可。他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席卷着战场,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飞熊军的参战,对于陌刀军团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原本势如破竹的陌刀军团,在飞熊军的凶猛攻击下,渐渐陷入了被动。
然而,战场上的许多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生死搏杀中,以至于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所遗忘。
在梁军大营的正中央,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了望塔。站在这座了望塔上,可以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此时,秦子玉正站在塔顶,目光紧盯着正在苦战的樊梨花等人。他的眉头微皱,心中犹豫不决。
一旁的诸葛亮见状,轻声说道:“主公,依我之见,对方的实力已经被我们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正是我们发动总攻的好时机啊。”
秦子玉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一动,脸上露出喜色。他点点头,说道:“嗯,军师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再有所保留了,让项羽和他的霸王军团出马吧!”
随着秦子玉的一声令下,项羽率领着他那威震天下的霸王军团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一般,从侧翼斜插进了飞熊军的腰部。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犹如晴天霹雳,让所有的董卓军都猝不及防。他们完全没有料到梁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顿时阵脚大乱。
即便有一部分飞熊军反应迅速,及时调整了队形,但这也不过是螳臂当车,难以改变整个战局。
项羽的战斗契机捕捉能力堪称一绝,他总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准确地发现敌人的破绽。这不,霸王军团才刚刚冲入战场十几分钟,他便如鹰隼一般,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重创董卓的绝佳机会。
说时迟那时快,钟离昧和彭越心有灵犀地展开了联合作战,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迅速将这个机会牢牢地把握住。
眼见着胜利在望,项羽毫不犹豫地及时补位,如疾风骤雨般杀向董卓。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董卓的谋士李儒显然并非等闲之辈。他似乎对项羽的战术早有预料,竟然提前布下了应对之策。
就这样,霸王军团精心策划的第一次擒王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令人惋惜。